CRP-C 反应蛋白检测临床意义CRP1. catabolite activator protein 分解代谢物激活蛋白;2. cathode-ray tube/keyboard printer 阴极射线管 / 键盘打印机;3. cyclic-AMP receptor protein 环磷酸腺苷受体蛋白CRP 是作为诊断细菌感染和严重组织损伤的一项诊断指标。
C 反应蛋白( CRP )。
正常参考值≤ 10mg/L 。
CRP 的临床意义与血沉相同,但不受红细胞、HB 、脂质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是反应炎症感染和疗效的良好指标。
类风湿活动期明显增多,与血沉增快相平行,但比血沉增快出现的早、消失也快。
CRP 含量愈多,表明病变活动度愈高。
炎症恢复过程中,若 CRP 阳性,预示仍有突然出现临床症状的可能性。
C 反应蛋白简介CRP=C reactive protein , C 反应蛋白CRP ,肺炎球菌细胞壁c 多糖蛋白,一种急性时相(期)蛋白,亦称C 反应蛋白,正常参考值≤10mg/L 。
本身由肝细胞产生能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糖蛋白,能监测疾病的发展情况为非特异性的检验指标,很多疾病时都可以表现出来。
C 反应蛋白CRP 是一种环状五聚体蛋白,其一级结构包含 5 个相同的亚单位( 23KD) ,亚单位间以非共价键相结合,每个弧单位在其表面都含有 CRP 配体结合位点 ( 与配体的结合需 Ca2+ 参与 ) ,其另一面含有 Clq 及 FcTR 结合位点 [1] 。
这种五聚体蛋白具有显著的耐热及抗蛋白酶降解的能力。
白细胞介素一 6(interleukin-6 , IL 一 6)是 CRP 合成的主要刺激因子。
在 mRNA 水平还受到白细胞介素一 1(interleukin 一1 , IL 一 1) 、皮质激素等影响。
与五聚体蛋白家族的另一成员血清蛋白 P(serum protein P , SAP) 不同, SAP 经过糖基化修饰,而 CRP 经过未知的翻译后修饰。
主要功能CRP 与补体 Clq 及 FcTR 的相互作用使其表现出很多生物活性,包括宿主对感染的防御反应、对炎症反应的吞噬作用和调节作用等。
与受损细胞、凋亡细胞及核抗原的结合,使其在自身免疫病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 CRP 的检测被广泛用于监测不同的炎症状态,也可用于监测对炎症的治疗效果。
随着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的不断发展,CRP 还是心血管疾病强的预测因素,并且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介质。
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研究发现,在小鼠的狼疮性肾炎中发现, CRP 能延迟狼疮性肾炎的发病、降低抗体水平、提高了小鼠的存活率并使尿蛋白症状减轻。
依赖钙离子, CRP 还能与受损组织以及某些病原微生物结合,表现出其在天然免疫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CRP 与 FcTR 的相互作用诱导前炎性细胞因子 (IL 一 6 等 ) 的产生,从而放大了炎症反应。
CRP 在 IL 一 6 、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 , TNF) 及其他细胞因子的诱导下能在肝脏快速合成,通常炎症刺激后 24 ~ 48 h 血清 CRP 水平出现峰值,血清 CRP 水平会从每毫升小于 1 p-g 增加到每毫升几百微克,而且随着疾病的消除, CRP 能从血循环中快速清除。
由于CRP 不受年龄、性别、贫血、妊娠等机体状态和治疗药物等因素的影响,因此 CRP 是感染性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
CRP 与获得性免疫系统的重要介质——免疫球蛋白具有很多相同的特征。
与免疫球蛋白 IgG 相似, CRP 能与 Clq 结合,活化补体经典途径,对不同的病原体具有调理素作用。
与 IgG 不同的是, CRP 不具有特异识别不同抗原表位的能力,但能识别自身的改变和外源性分子,这种识别作用会导致前炎性反应信号的产生,激活获得性免疫系统,从而提高了机体防御能力。
最近的研究发现, CRP 通过与细胞表面 Fc7 受体的结合而与免疫细胞产生相互作用,因此可能在天然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间架起了桥梁,从而提供了早期、有效的抗菌反应,这是 CRP 对机体防御反应的主要机制之一。
此外, CRP 能抑制机体对脂多糖的损伤性炎症应答,因此阻止了细菌代谢产物对机体的致命性作用。
人类 FcTR 至少有 3 种类型,高亲和力受体 CD64 和两个低亲和力受体 CD32 和CDl6 ,人 CRP 的 FcTR 主要存在于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1]各种因素对 CRP 的影响1. 病人的年龄:儿童较正常成年人 CRP 结果低,重新合成有关2. 吸烟:吸烟可影响病人的 CRP 水平基线3. 营养状况:严重的营养不良可以消弱 CRP 的产生4. 激素状况:严重的激素不足可以消弱 CRP 的产生5. 怀孕:怀孕期间 CRP 水平有少量的增加,在分娩时达到 20mg/L6. 临床状况:并发感染的过程将影响 CRP 的水平7. 疾病的持续时间: CRP 水平在发病的第一个 12 小时内可能是正常的8. 感染类型:病毒和表浅细菌感染只引起较低水平的 CRP 水平增高,全身性的和深度的细菌感染引起大幅度的 CRP 水平的增高9. 治疗药物的影响: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的治疗将影响 CRP 水平10. 单个和连续的测量:连续的 CRP 测量和单个样品的测量相比,通常有更好的诊断价值和疗效评价的意义健康状况下的 CRP 正常范围临床上一般 <8mg/L 为正常,所有年龄段 <6mg/L (平均低于 1mg/L )新生儿: <3.2mg/L (平均 0.32mg/L )儿童: <2.2mg/L (平均 0.16mg/L )成年男性: <5.2mg/L ( 0.55mg/L )成年女性: <4.6mg/L (平均 0.42mg/L )吸烟者:中值为 11.5mg/L孕妇: <20mg/LCRP 的临床意义1. 鉴别诊断细菌、病毒感染。
ØCRP 与血常规一起检测更有实用价值。
Ø 病毒感染时 CRP 测定值没有明显增高。
ØCRP 6—12h 后浓度开始升高。
ØCRP 24—48h 后达到最大值。
Ø 反复的炎症刺 ,CRP 水平可持续上升。
发热患者连续的 CRP 检测对诊断更有价值。
<12h <20mg/L 不能确诊细菌感染8--12h 再测升高确诊细菌感染浮动不大确诊病毒感染2. 监测疾病的活动情况和严重度。
a. 内科感染性疾病细菌性肺炎平均增高 200mg/L活动性结核升高与 ECR 比较不受性别、贫血、高球蛋白、妊辰影响。
膀胱炎<30---50mg/L肾盂肾炎高值 230mg/L ,中值 75mg/L ,底值 >10—20mg/L肝脏异常CRP 合成降低败血症均值 150---200mg/L心内膜炎脑膜炎骨髓炎b. 全身感染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200mg/L 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60mg/L 并发细菌感染恶性肿瘤高达 300mg/L 出现转移或细菌感染>10mg /L (治疗中)预后不好白血病>100mg/L 考虑感染再障病人CRP+ 血培养区分细菌、病毒感染c. 外科疾病和感染时间CRP 值诊断少于 12h 可能正常含糊几小时升高有价值备注与 WBC 综合分析是最佳指标。
二项均正常可排除,某一项升高全面考虑是否手术。
d. 组织损伤和术后感染Ø 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比较,前者 CRP 均值 20mg/L ,后者 CRP 均值 100mg/L 。
(胆囊切除)Ø 术后 6—8 小时 CRP 开始增加, 2—4 天达最高峰。
6 天后 >75mg/L 提示有并发感染。
Ø 肝移植排异反应不会引起 CRP 上升,术后细菌感染 CRP 可大幅度上升。
Ø 肝功能减退的病人,蛋白合成障碍 CRP 会低于正常。
(评估 CRP 时应考虑肝功能影响。
e. 妇科及孕妇的感染怀孕期6mg/L分娩期20mg/L顺产后60mg/L顺产 24h 后25mg/L妇产 48h 150mg/L表示感染超出或更高f. 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意义广泛心肌梗塞160mg/L轻度心肌梗塞40mg/L不稳定心绞痛略高稳定心绞痛正常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CHD )高敏 C- 反应蛋白新指标( HSCRP )动脉栓塞 / 静脉栓塞前者高 / 后者底(与缺血时间相关)3. 观察治疗效果。
时间CRP 值疗效3---4 天下降疗效满意2---4 周正常备注否则应考虑更换抗菌素4. 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有提示性作用。
二例肺炎患者治疗后 CRP 、 WBC 变化试验 WBC×109 CRPmg/L天数 1 2 3 4 1 2 3 4病例病例 1 13.8 7.2 6.3 4.4 168 141 70 18病例 2 8.6 7.0 4.8 4.6 220 74 35 22上表说明:* CRP 在抗生素治疗前后变化幅度值明显 > WBC 值说明 CRP 敏感性较高。
* 单一观察 WBC 值可能会掩盖对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效果观察。
WBC 正常幅度较大: 4 .0 - 10.0×109/L 。
有些低 WBC 人, 8.0 已是高值;即使出现 WBC 升高,亦在 24h 后。
*CRP 动态观察可以较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在心血管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CRP 与心血管疾病目前的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 AS) 不仅仅是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而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过程,前瞻性研究已明确 CRP 是 CVD 存在和将来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应用乳胶增强凝集免疫比浊法测定 CRP ,可以检测到较低水平的 CRP ,即超敏 CRP(high sensitivity CRP , hs—CRP) 。
CRP 水平与腰围及体重指数 (BMI) 呈正相关,另外吸烟者 CRP 水平明显高于不吸烟者。
目前, CRP 已成为 CVD 的重要预测性指标, CRP 预测 CVD 的发生独立于其他传统预测指标,这些万方数据传统指标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肥胖等,而且, hs—CRP 和总胆固醇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率联合使用比单一因素能更强地预测 CVD 的发生。
多变量分析表明, CRP 是急性代偿失调的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这也表明了炎症是这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的重要成分。
hs—CRP 不仅能预测具有亚临床 CVD 症状的老年女性将来 CVD 的发生趋势,而且也能预测中年男性在今后 6 ~ 7 年 CVD 发生的高度危险性,甚至对表面看似健康的个体也能预测将来 CVD 发生的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