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文诵读教案

古诗文诵读教案


课前修改
5
总第 5 教时
教学内容 《忆江南》
第 1 教时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 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4、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有感情朗读。在读中 教学重点 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课前修改
8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第 1 教时
1、知道诗的大致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杭州西湖的美,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




课前修改
一、激情导入 1、用一个词来形容荷花或荷叶。(课件出示:荷花、




一、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有关春天的诗? 二、知诗人、解诗题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关春天的古诗——江南春。读 了课题,你了解了哪些信息?江南在哪儿? 诗的作者杜牧,有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 三、抓字眼、明诗意 江南有哪些迷人的风光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首 诗,把字音读准了。(出示视频) 听听看大家读得怎么样?(先指读两人,再带读,然后小 组读,最后齐读。) 结合书上的诗读一读,跟同桌说说看,从这首诗中,你仿 佛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四、想意境、悟诗情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么美丽的江南景色, 你能把刚才的所见所闻连起来,诗、图结合在一起,完整地说 一说整首诗的意思吗?先自己说一说,再四人一小组交流。
12
教学内容 江南春
第 1 教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学会一个生字“旗”,理解“酒旗”及诗句的意思。 3、在反复诵读诗句的基础上,体会古诗的意境。
在反复诵读诗句的基础上,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
在反复诵读诗句的基础上,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古诗录音磁带、古诗配画一幅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教学准备




Hale Waihona Puke 一、创设意境 释题入情 播放江南春景图,诵读有关赞江南的诗文佳句。 二、 探究诗意 以知促情 1、 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顺、流畅。 2、 指正读音(注意“谙”这个生字,读准字音,区别与 “音”的发音) 3、 齐读。 4、 指导学法。 (1) 我们以前是怎样学习一首古诗的?(交流:借助工 具书,查阅资料, 伙伴讨论交流,借助书中的注释等方法去了解诗的意思、 诗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 (2) 迁移学法: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学习古诗的这种方法 来学习这首词,在学 习和交流中去领略词中的景,感悟词中的情。 5、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诗意。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教 师多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6、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学习,掌握学情。
荷叶) 2、 一千多年前的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和你们一样看
到那么美的荷花,作了一首诗,脍炙人口,传诵至今,我们一 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古诗)
二、学习古诗 1、自读古诗,读正确。 2、指名读古诗。(男女各一)。 3、那些词语的意思你一看就明白了。 4、还有那些不明白的我们一起来讨论。 三、再次学习交流。
教学准备 乐曲《阳关三叠》




一、音画时尚导入: 1、师:播放两首有特色的乐曲,引导学生想象情境,再根据 情境联想诗歌。 2、生:交流汇报并背诵相关的诗句。 3、导入新课,板题,解题,读题 (解题)凉州词:为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 词,不是诗题,而是一种曲调名。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 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二、初读感知 1、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1)将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要求读准,读通。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3)将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或写下来。 2、学生按要求学习 3、汇报 (1)指名读文,齐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3)质颖
3
总第 3 教时
教学内容 《赠汪伦》
第 1 教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 的深厚情谊。 3.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 好习惯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图片

课前修改
试着连起来解释题目的意思。 全班齐读古诗。
4.为什么是“赠汪伦”呢?(点名答)
4
总第 4 教时
教学内容 《别董大》
第 1 教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 的思想感情,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写; 3、培养学生对祖国是个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诵 读诗歌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 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再读读这首诗, 四、深入研究学习。 1、你还想深入了解些什么?
9
总第 12 教时
教学内容
石灰吟
第 1 教时
教学目标
1、搜集有关于谦的资料(老师也做适当的准备,可以准备一些 书面资料) 2、了解石灰的一些知识、石灰的原料,大概的生产过程等。
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二、指导理解
1、放录音古诗——清明。
——这首诗的名字叫什么?
——作者叫什么名字?
2、学生初读古诗
3、出示图片,教师讲解古诗含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译:清明节那天下起了雨,路上的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去
上坟、扫墓,来怀念去世的亲人或朋友。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课前修改
7
总第 7 教时
二、读准古诗
1、学生自由读一读,老师行间指导。
2、指名试读,老师、学生相机更正、强调。
3、齐读 三读古诗、读好古诗
课前修改
小组交流
10
总第 13 教时
教学内容
游园不值
第 1 教时
教学目标
《游园不值》这首七言绝句描写了作者游园未遂,红杏出墙的动人情景。 表现了春天有压抑不了的生机,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一、导入 1.中国,是诗的国度,我们学过很多古诗,这些千古绝句
让我们动情,令我们落泪,催我们奋起……今天,我们一起 学习《赠汪伦》
二、学习古诗《赠汪伦》。 1.这节课就让我们步入历史的隧道,去感受历史上那著名 的诗人 -----李白的心路历程吧! 2.被称为“诗仙”的李白,诗篇内容丰富多样,一些佳句 名篇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以前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诗,《黄 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出示。 全班齐读:从诗中我们体会到的是诗人怎样的心境? 3.题目中的“赠”是什么意思?(解题)
教学准备 课件




一、直接揭题
1、我们今天将学习一首古诗:石灰吟(师板书课题)
2、大家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简介于谦。
(1)学生自己说一说。
(2)老师做适当小结、概括。
3、释题:
(1)看题目你觉得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吗?
(2)理解“吟”(是一种文体,有赞扬、称颂的意思)
(3)师小结:这也就是一首赞颂(石灰)的诗。
2010 至 2011 学年度第一学期
备课
年级 学科 教师
三年级 校本 赵秋艳
职工子弟小学小学
1
总第 1 教时
教学内容 《凉州词》
第 1 教时
教学目标
1、学会 2 个生字,练习写好 6 个汉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通过读这首古诗,感悟边关将士悲苦的生活。
教学重点
品读悟诗情。
教学难点
品读悟诗情。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 教学难点 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名曲《送别》学生:预习,搜集相关的资料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历过和亲朋好友分别的事 谁想说 给大家听. 那么你知道古人分别时是怎样的一种情景么 我请大家搜 集了一些送别古诗,你愿意给大家朗诵一下么 2、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送别诗,体会一下诗人的情感. 3、指名读诗题,评价,谁读的最像和好友分别. 齐读课题. 4、释题 你都知道了些什么呢 (介绍时代背景)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诗. 2、要求:读通读准 3、指名读,齐读. 4、自学古诗,想象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打上 问号,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5、汇报
课前修改
6
总第 6 教时
教学内容 清明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的含义。 2、会背古诗,会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3、培养学生对我国古文化的热爱之情
第 1 教时
会背古诗,会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教学重点
会背古诗,会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古诗录音磁带、古诗配画一幅




一、 引入
说说你说知道的清明节。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课件




课前修改
11
一复习检查 二学习新诗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 小扣柴扉久不开 。 春色满园关不住 , 一枝红杏出墙来 。 1、教师可采用配乐范读,来感染学生,引入情境; 2 可以启发学生对诗中所描写的景物进行想象;根据诗意, 自己画画等方法,来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 3、凭借情境,品味诗句。教学不是教师一字一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