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肃民用航空产业基地建设项目

甘肃民用航空产业基地建设项目

***********民用航空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名称***********民用航空产业基地建设项目二、基地选址根据《甘肃省十三五通用航空发展规划》,选址确定为南坝乡,焦家庄者来滩。

三、项目性质新建四、建设内容1、飞行区场道工程:①跑道②站坪③联络滑行道④防吹坪及跑道端安全地区⑤升降带此工程规模为:跑道2300米×45米,站坪120米×80米,联络道180米×18米。

2、飞行区排水工程3、附属设施:(1)围场路(2)围界(3)其它附属设施4、助航灯光工程:①进近灯光②顺序闪光灯③精密进近坡道指示系统(PAPI)④跑道灯光系统⑤滑行道灯光系统⑥滑行引导标志牌⑦电缆敷设⑧防雷接地4、助航灯光计算机控制与监视系统5、供电、供油工程6、航管工程(1)塔台(2)航管楼7、通讯工程 8、导航工程 9、气象工程10机场消防救援工程①飞行区消防②机场消防站③航站楼消防系统④航管楼消防系统⑤机场使用油库消防11、辅助生产工程(1)公安安检办公楼(2)场务用房(3)特种及普通车库(4)机场办公业务用房(5)其它用房12、生活服务设施工程(1)救援(医疗)中心(2)职工家属宿舍食堂、浴室、锅炉房13、公共供电供排水设施配套工程五、项目环境概况与评价1、项目建设条件及区位优势***********地处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中端,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东临武威、民勤,西接山丹,南依肃南、青海门源,北与金川区接壤,总面积7439平方公里,自古以来是东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通道上的咽喉要塞,具有“坐中四联”的独特区位优势。

永昌地貌类型多样,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原、绿洲,荒漠东西展开,南北更替,原始森林、草原、雪山、冰川、沙漠等风光构成了一幅秀丽多姿的画卷。

地域辽阔,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是甘肃省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之一,也是重要的畜牧业地区。

第一,永昌地处欧亚大陆桥的战略要地,河西走廊的东部,位于著名丝绸之路旅游带黄金地段,是西至嘉峪关、敦煌、新疆,东至武威、兰州的必经之地,国家西部开发建设的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部位。

直接受惠于丝绸旅游线路的联动作用,发展旅游业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第二,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等政策,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增长,也为发展低空观光旅游提供了动力。

第三,在旅游规划中,实施了点、区、群、带开发战略和X骨架重点发展战略,要把整个河西走廊打造成一个旅游“宽带”。

这个宽带就是把左右两边的资源都要开发出来,然后让低空飞行这个线路变成一条巡回线路或者是来回走的螺旋式线路来走。

永昌是其“三城五线”之一走向世界生命线(--金昌--嘉峪关-敦煌)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正好满足了旅游宽带左右摇摆的需要。

甘肃省原旅游局局长邓志涛先生曾形象比喻:“如果丝绸之路是一条珍珠项链的话,那么金昌就是这条项链上的一颗明珠,现在过金昌这段缺个珠子,要让金昌旅游发展起来把这颗珠子补上。

”第四,永昌旅游业的发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县努力将旅游业建设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

第四,旅游行业管理不断规范,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保障。

文化气息浓厚,不但有汉、蒙、回、藏、满等30多个民族造就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也具有新石器时代和汉、唐、元、明等不同朝代的文化遗存。

目前,全县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1处。

旅游资源类型多样,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对均衡,结合紧密,相互交融。

金川峡、祁连山豹子头、皇城水库、西大河水库、窟窿峡、北海子等自然景观具有原始生态性;钟鼓楼、圣容寺、高昌王墓、汉明长城、骊靬遗址、云庄寺、西路军指挥部遗址等文物古迹构成了旅游发展所依托的文化性;自然淳朴的民风民俗又具有强烈的休闲性;神秘的骊靬文化也给永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空前机遇。

县城社会安定、通讯便捷、电力充足、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保险、金融、服务等各行业协调发展,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工贸小区、住宅小区、休闲小区初具规模,村村实现五通(柏油路、自来水、电、、有线电视),互联网基本普及。

2、地质地貌在震旦纪以后南部地槽区开始下降,祁连山海槽逐渐形成,至奥陶纪,地槽区发育到全盛时期,地壳强烈下降,接受巨厚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并伴有大规模的中、基性海底喷发和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的侵入,形成了一套典型的优地槽沉积。

志留纪末,强烈的加里东运动,使地槽全面回返褶皱成山,结束了地槽的发展历史,该区渐趋稳定。

上古时代,处于相对稳定期,只在山间盆地有少量的泥盆系山麓堆积和流纹质泥炭岩沉积。

石碳纲,局部地段有海相或海陆交互相沉积,夹有煤系地层。

三叠纪,仅在山间盆地中接受了陆相碎屑沉积,局部夹有煤系地层。

至第三纪末,再次普遍褶皱上升,相对在河西走廊一带发生坳陷,接受沉积,形成河西走廊过度带。

新生代,由于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金昌市全区继续上升隆起,祁连山、大黄山龙首山等上升为剥蚀区;永昌、潮水盆地相对沉降,主要接受冲积、洪积、风积和湖相沉积,局部低凹处淤积,形成绿洲。

***********地形复杂,山峦起伏,河渠纵横,川原山峰相间,戈壁绿洲相连。

项目区所在地为永昌中部,该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包括龙首山、枸子山、武当山、风门山、龙口山等属龙首山系的平行山脉和山间盆地,海拔在1600—3000米之间。

该区除花草滩、大小青羊口滩、露泉滩为山间盆地,植被较茂盛,属半荒漠草场外,其余多为石质低山丘陵,植物稀疏,属山地荒漠类草场。

***********地形复杂,山峦起伏,河渠纵横,川原山峰相间,戈壁绿洲相连。

境南祁连山层峦叠嶂,境北龙首山巍峨绵延,大黄山、武当山夹居其间,形成县境内3个隆起带、两个狭长走廊平原和一块残丘戈壁荒漠区。

地势走向西南高东北低。

西南部冷龙岭主峰海拔4442米,为县内最高峰;东部戈壁沙漠区的张家坑海拔1327米,为县内最低处。

县城所在地海拔1978米。

南部中、高山山地包括县境南的大黄山和祁连山冷龙岭、北松林、盖掌大坂等一系列的平缓山脉和山间盆地,海拔在2500—4000米以上。

阴坡有成片天然乔、灌林覆盖,阳坡为山地草场,为该县主要的林区和牧区。

中部低山丘陵地区包括龙首山、枸子山、武当山、风门山、龙口山等属龙首山系的平行山脉和山间盆地,海拔在1600—3000米之间。

该区除花草滩、大小青羊口滩、露泉滩为山间盆地,植被较茂盛,属半荒漠草场外,其余多为石质低山丘陵,植物稀疏,属山地荒漠类草场。

北部沙漠戈壁地区包括龙首山以北、阿拉善台地南缘,海拔1700米以下,地势平坦,戈壁茫茫,风积沙丘集中分布于土窝铺,面积数平方公里。

接近绿洲北部有较平缓的剥蚀丘陵、麻岗植被,覆盖面在15%左右,仅适宜耐寒、耐盐碱的植物生长。

走廊平原绿洲地区包括祁连山、龙首山之间狭长平川地带和洪积淤积细土平原地带,海拔在1400~2500米之间。

地势平坦,物产丰富,为县内主要的粮、油、果、菜产区。

3、水文气象条件***********属内陆河石羊河水系。

地表水由祁连山山区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组成,形成东大河、西大河及18条小沟小河,贯穿于县境南北。

地表水多年平均总资源量为5亿立方米。

其中,东大河发源于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由县城南部入境,全长67公里,年平均径流量为3.20亿立方米,最大丰水年为4.98亿立方米,枯水年为2.35亿立方米;西大河发源于祁连山冷龙岭北坡,于县城西南部入境,全长61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54亿立方米,丰水年为2.83亿立方米,枯水年为0.97亿立方米;18条小沟小河的总控集雨面积127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0.81立方米/秒,年径流量为0.26亿立方米。

***********的地下水多系地表水转化而成,据1983年水资源调查,总量为2.?7亿立方米。

其径流补给以东、西大河水流渗入为主,占总补给量的70%以上。

据历史记载,全县共有大小泉眼5.78万余处,多年平均泉水流量7.01立方米/秒;年径流量2.21亿立方米。

诸泉水依其地势汇流形成金川河、清河,纵贯境内北部与东北部。

金川河、清河除泉水外,又分别接纳西大河、东大河、西营河汛期部分洪水和非灌溉季节余水。

因此,***********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同出一源,互相转化,组成西大河——金川河、东大河——清河两大水系。

主河流总长约400公里,集雨面积4500平方公里。

据水能调查,水能供给蕴藏量为11.6万千瓦,可开发量为3.38万千瓦,年发电量为2.0l亿度。

至2011年,已开发利用864千瓦,年发电量6500万度,占可开发量的21.7%。

已建成中小型水库6座,总库容2.16亿立方米。

建成小型水电站6座,装机容量133千瓦,年发电量61.35万度,建成机井796眼。

***********地处中纬度,深居内陆,高山环绕,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常年干燥多风,光照充足,温差悬殊。

四季中,春暖回缓,夏无酷暑,秋温骤降,冬季严寒。

全年日照时数2884.2小时,年平均气温4.8℃,年平均降水量173.5毫米,年蒸发量2067.9毫米,全年无霜期一般为134天。

由于境内地形复杂,在不同的地区气候大不相同:①川区。

包括朱王堡镇、水源乡和河西堡乡、六坝乡等地,海拔在1400~1700米之间。

年平均气温6.5—7.4℃,最热月(7月)19.2—23.6℃,最冷月(1月)为一零下10.6—10.4℃,无霜期136—144天。

年降水量为135~158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884~2933小时。

②浅山区。

包括北海子乡、焦家庄乡、东寨乡、六坝乡部分地区和新城子镇、红山窑乡的农业种植区,海拔在1700—2500米之间。

年平均气温1.2—6.5℃,最热月(7月)为14.3—19.2℃,最冷月(1月)为-13.1—-10.4℃,无霜期为108~136天。

年降水量为158—311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210—2884小时。

无明显夏季,冬季长达214天,其余季节只有151天左右。

③山区。

海拔高度在2500~40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为0—1.2℃,无霜期小于108天,年降水量311—400毫米,年日照时数小于2210小时。

无夏季,冬长272天,春秋两季相连。

最大的特点是雨量丰富,气候湿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