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初步设计及EPC阶段设计管理总结

关于初步设计及EPC阶段设计管理总结

中贵线设计前期了解到管线通过甘肃鸡峰山自然保护区边缘, 但未对保护区坐标进行核实。今年3月经核实方补做专项评 价。
一、设计工作中存在主要共性问题
中贵线初步设计单位选线时未对阆中规划区进行详细了解, 施工图设计时地方规划部门依据规划要求改线,调整线路 12km,一个阀室位置也进行了调整。
中贵线长江穿越因地方规划不同意,两次改线,施工方案 由盾构调整为钻爆隧道,耽误了后续工作的开展。
管道水工保护等相关保护措施工程量考虑不足,给后续工 作带来极大的隐患
中贵线初步设计水工保护量考虑不足,各标段施工图设计均有超量,尤 其是二标段,超量近50万方。
兰成线十二条控制性隧道伴行路水土保持工程量不够,遭受了去年和今 年两次洪灾,造成多处塌方、滑坡、泥石流。2011年4月,项目部组织 对藤家湾隧道、菜籽坝隧道、八海河隧道、金子山隧道、牛角尖隧道、 李家湾隧道、唐家尖隧道、苏家大梁隧道等8条隧道伴行路进行了实地 踏勘,沿路已有滑坡体、崩塌体、危岩对伴行路及管线的危害,补充增 加主要水保量(浆砌石)16万方,增加水土保持工程量总概算7859.56
在西二线穿越工程设计中,由于勘察深度的问题,勘察成果与实际地 质状况出现偏差,如岷山2#隧道共发生10次围岩等级变更,变更长 度440.8米,占总长度的28.91%。密岭1#隧道、莲花形隧道也存在同 样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初设阶段只是在隧道两端钻孔取芯, 仅凭数量有限的钻孔不能全面反映隧道围岩的情况。
一、设计工作中主要存在问题
EPC阶段设计变更主要方面
初勘深度不够,造成EPC阶段工程量调整 目前初勘因受勘察人员责任心、勘察周期短以及其他因素制约,具体地质情况反映 不准确,地质资料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对后续工程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陕京三线永定河隧道及南庄隧道初勘与详勘比较,地质情况变化较大,增加 了围岩支护和衬砌工程量,致使招标费用调整量超过原合同价的三分之一, 影响隧道开工时间滞后二个多月。
一、设计工作中存在主要共性问题
初步设计阶段线路选线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结合不充分,对 地方规划、保护区设置等相关政策了解不够
中贵线甘肃大鲵自然保护区于2009年10月由省政府批准为省 级自然保护区。初设在选线时对自然保护区未进行了解, 2010年8月在开展环评工作时才开始着手办理相关手续。大 鲵自然保护区通过权办理前后历时7个月,甘 肃省政府领导、 集团公司领导出面才予以解决。
前言
设计分包和勘查管理问题。 可研阶段遗留上下游界面划分问题给初步设计带来很大
困扰。如兰郑长、锦郑线与炼厂及销售油库的衔接问题。 初设阶段应明确站场水源,以及应进行超前勘察工程等。
前言
EPC计阶段的主要存在问题: EPC承包商对初步设计确认不重视,控制性工程判
断不足,造成工期计划安排失误,非控制性工程变为控 制性工程;控制性工程不能满足投产工期,以临时投产 方案应对,如上海支干线温圳抚河盾构等。 EPC设计缺少对初步设计文件及施工图技术统一规 定研究,出现施工图设计不符合初步设计文件。 EPC缺乏设计计划的管理控制,报表真实性、有效 性、可靠性差,纠偏赶工措施缺少可操作性。 EPC阶段设计变更随意、不及时,并且有虚报变更 工程量情况。

环相接有关问题的通知 3.关于中缅天然气管道与相关干线输气管道站场合建 有关问题的通知 4.关于中贵联络线与中缅原油管道昆明—重庆段并行
2.关于中贵线在宁 夏同心县预留分 输口有关问题的 批复
报告<管道〔2009
〕145号> 2.关于中贵联络线
敷设有关问题的通知 5.关于中缅、中贵联络线等管道项目可研方案有关问 题的通知 6.关于组织编制典型泵站、压气站工艺操作原理设计 规定等文件的通知
陕京三线门头沟段初设路由虽然获得北京市规划委批复, 但与地方规划结合不够,在 EPC施工图设计中,门头沟区 政府提出永定镇和王平镇两处大的改线,涉及线路改线长 度7km和西马各庄隧道的调整。
一、设计工作中存在主要共性问题
站场、阀室选址时未充分了解国土、规划部门的政策 中贵线西吉清管站、南充分输压气站进站道路初步设计全部
西二线海原、灵台、潼关、枣阳、洛宁、武穴、南昌压气 站外电初步设计滞后综合计划。
一、设计工作中存在主要共性问题
EPC施工图设计单位对初步设计技术方案的理解偏差 秦沈线EPC施工图设计中,组合式过滤分离器高度超过4米
的情况下未设置操作平台,检查要求整改时设计单位答复 初设未包含此部分。说明施工图设计单位不清楚初设阶段 与施工图阶段设计深度区别,现场又缺乏相应的技术人员 予以及时指出问题,增加了项目后期整改量。
二、1~8月份设计考核
技术处对1—8月份11个运行设计项目(含初设存 在以下具体问题:
对勘察工作监管不严,造成初勘和详勘成果出现重大偏差。 如陕京三线的永定河隧道增加投资350万元;漠大线勘察时未发现 AD061+650—AD061+2545区段内的冻土层,为防止冻土融溶对管道 产生过应力,变更管材壁厚,造成投资增加240万元。
运行单位 无
设计原 因

二、1~8月份设计考核
大沈线施工图阶段初设外变更情况
上级指令
地方政府
运行单位
设计原因
自然原因
1.辽鞍分输站增
加计量装置(初
设审查后邮件通
知) 2.增加维抢修机 具(初设审查后 邮件通知)
1.抚顺末站3次换站址
2.抚顺支线沈阳段路由受规划原 因一直未定
3.大连末站地方要求调整进站路 位置
项目设计进度滞后。 如南宁支干线,计划要求站场施工图在6月25日完成,到 目前才完成51%;日东线施工图也比计划要求滞后半年; 陕京三线阳曲站外电设计滞后2个月;平泰支干线防洪评 价工作严重滞后,制约河流工程的顺利实施。
个别设计人员未予尽责,方案漏失或前后不一。如西气 东输二线中卫站调压流程初设与施工图设计不一致,湘 潭末站去忠武线调压系统漏掉超压关断逻辑,山东管网 激光周界报警数量有误等,均暴露出个别设计人员在细 节处理上存在问题,专业间衔接不够,我行我素的思想 观念依旧存在。
二、1~8月份设计考核
初设阶段主要问题分析
排序 1 2 3 4
问题分项
项目数 占考核项目%
数据单不准确、遗漏等问题 9
81.8
上报初设进度滞后
8
72.7
防洪评价滞后
6
54.5
“三化”执行不到位
3
27.3
二、1~8月份设计考核
排序 1 2 3
EPC或施工图阶段设计存在主要问题
问题分项 施工图设计进度滞后
项目数 5
占考核项目% 71.4
勘察质量问题
4
技术方案问题
3
57.1 42.9
二、1~8月份设计考核
设计变更 项目实施过程中,受上级指令、地方政府、运行单位及 设计原因等影响,设计变更贯穿项目全过程,对设计变 更原因的分析可以提高项目实施中的前瞻性,规避项目 风险。 通过对中贵线及大沈线分析可以看出,在项目初设及可 研阶段,上级部门对设计输入条件的调整占主要因素; 施工图阶段设计变更主要因项目不同的特点而不同。中 贵线因与兰成管道并行、与西二线有合建站场,主要为 运行单位对并行及站场衔接提出变更;大沈线主要变更 为大连、抚顺及营口等地方规划及征地问题。
1.松岚分输清管站
供水方案从拉水改
为打井、最后改为
管道供水; 2.B03号阀室由监 视改为监控,初设 单位未修改技术规 格书,增加外电及 自控、建筑等相关 工程量
万元。
一、设计工作中存在主要共性问题
外电线路设计方案滞后于项目整体设计,设计单位对外电 设计分包商缺少监管力度
陕京三线阳曲压气站外电初步设计于2011年8月底完成,滞 后原设计计划2个多月,管道初步设计单位对外电设计分包 商缺少监管及管理机制,制约了后期电气设备的采办及施 工图设计工作,成为阳曲压气站按期投产的瓶颈。
兰成线由于施工图地质详勘资料与初设地质初勘资料在黄土湿陷性评价方面 有部分不同,临洮泵站、陇西减压热站、武山热泵站建筑物地基处理方案及 工程量产生大的调整,增加了桩基及换填土工程量 。
一、设计工作中存在主要共性问题
兰成线陇南清管分输站根据详细勘察报告,采用强夯处理地基,强夯 面积为27448m2,但在初步设计文件中对地基未考虑任何处理方式。
二、1~8月份设计考核
中贵线变更情况比例
施工图阶段变更总数 各阶段变更总数
施工图变更数占总变更数 百分比(%)
5
19
26.3
二、1~8月份设计考核
大沈线可研初设阶段变更情况
上级指令
地方政府
1.关于重新编制大连-沈阳天然气管道可行性 无
研究报告(调整版)的函<计划函〔2010〕73
号> 2.关于研究大沈天然气管道分输阀室设置有 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初步设计及EPC阶段设计管 理总结
目录
一、目前设计工作中存在主要共性问题 二、1~8月份设计考核 三、相关建议及措施
前言
目前项目核准制的实施、地方政府维权意识的增强以及 相关专项评价的要求,制约初步设计工作的顺利实施。 目前初步设计阶段的主要存在问题: 初步设计输入条件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如兰郑长、锦 郑线、长呼线及独乌线等输入条件多次调整。 设计资源紧张、设计周期短及设计理念老化, 设计人员缺乏施工及运行操作经验,急需提高技术人员 素质。
设计成果漏项或提供的工程量不准。 根据设计文件要求,未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如陕京三线15#、 19#、27#监视阀室遗漏通讯传输方式,造成后期投资增加;西气 东输二线ESD切断电源控制逻辑失误,造成后期改造;日东线首站 提交的电缆接近实际使用电缆的2倍,造成采购浪费和EPC工程量 增加。
二、1~8月份设计考核
4.大连保税区要求增加分输阀室 5.大连金州新区调整路由 6.大沈线A03 号阀室放空管无位 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