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屋顶简析
第五位:悬山顶。民居、神橱、神库。 第六位:硬山顶。民居。
故宫太和殿
天坛祈年门
庑殿顶出现的很早,在殷商的甲骨文、周朝的青铜器、 汉朝画像石与明器、北朝石窟中都可发现庑殿顶。汉朝 的阙楼和唐朝的佛光寺大殿是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建筑。
台湾国家戏剧院
香港仿唐建筑志莲净苑的大雄殿
孔脊顶
•十字脊顶是古代中国建筑屋顶形式的一种。十字脊顶 是由两个屋顶九十度垂直相交而成,可以是悬山式,也 可以是歇山式。 •《清明上河图》中就有很多民居采用十字脊顶,其山 面多采用悬山顶。后来宋代的《金明池夺标图》就出现 了歇山式的十字脊顶,即四个山面都是歇山式,故又称" 四面歇山顶"。
•十字脊顶建筑典型代表有北京角楼、阅江楼、光岳楼、 金陵大学钟楼(今南京大学北大楼)、南京农业大学教学 楼等。
十字脊顶
盔顶
屋顶曲线流畅,陡而复翘,宛如古代武士的头 盔,名叫盔顶。 盔顶是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样式之一,其特征是 没有正脊,各垂脊交会于屋顶正中,即宝顶。 在这一点上,盔顶和攒尖顶相同,所不同的是, 盔顶的斜坡和垂脊上半部向外凸,下半部向内 凹,断面如弓,呈头盔状。盔顶多用于碑、亭 等礼仪性建筑。 现存最大的盔顶建筑是湖南的岳阳楼。
中国传统建筑屋顶样式
我国传统建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建筑有"反宇飞檐"的屋顶形态,其独 特的屋顶风格造就了建筑本身美丽而端庄 的造型特征。
屋顶样式
•中国传统屋顶样式主要是坡屋顶 •坡顶常见有一坡顶、两坡顶和四坡顶 •两坡顶根据屋顶与山墙的关系分为硬山和悬山
•四坡顶一般有四坡五脊庑殿顶和四坡九脊的歇山
盝顶
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顶部有四 个正脊围成为平顶,下接庑殿顶。盝顶梁结构多 用四柱,加上枋子抹角或扒梁,形成四角或八角 形屋面。顶部是平顶的屋顶四周 加上一圈外檐。 盝顶在金、元时期比较常用,元大都中很多房屋 都为盝顶,明、清两代也有很多盝顶建筑。例如 明代故宫的钦安殿就是盝顶。
优点
顶 •此外还有卷棚顶、攒尖顶(其中分为三角攒尖、
四角攒尖、六角攒尖、八角攒尖、圆攒尖等)、
盔顶、盝顶、十字脊。
象征等级
依照清代屋顶之规制,屋顶等级由高到低 第一位:重檐庑殿顶。重要的佛殿、皇宫的主殿,象征尊贵。 第二位:重檐歇山顶。常见于宫殿、园林、坛庙式建筑。 第三位:单檐庑殿顶。重要的建筑。
第四位:单檐歇山顶。重要的建筑。
攒尖顶
•攒尖顶,即攒尖式屋顶,宋朝时称“斗尖”,清 朝时称“攒尖”,是中国、日本、朝鲜古代建筑的 一种屋顶样式,其特点是屋顶为锥形,没有正脊, 顶部集中于一点,即宝顶,该顶常用于亭、榭、阁 和塔等建筑。
•攒尖顶的垂脊和斜面多向内凹或成平面,若上半 部外凸下半部内凹,则为盔顶。
天坛祈年殿
•攒尖顶有单檐、重檐之分,按形状可分为角式攒 尖和圆形攒尖,其中角式攒尖顶按垂脊数分为三角、 四角、六角、八角等式样。圆形攒尖则没有垂脊。
1.造型美。 2. 不积水,防水性能好。
3. 节能:夏天聚热于顶部.冬天又不感觉室内冷。
缺点:
1. 屋顶自重较大,造价高。 2. 屋顶面无法利用。 3 不便维修。
•卷棚顶,即卷棚式屋顶,又称元宝顶 •卷棚顶是两坡出水,其特征在于前后两坡相接处没有 明显外露的正脊,而是成弧线曲面。根据左右山墙的悬 山式和硬山式不同,卷棚顶可分为悬山卷棚、硬山卷棚, 另外,卷棚顶也可以是歇山式,因此可以看作是歇山、 悬山、硬山的变形。
•卷棚顶线条流畅、风格平缓,因此多用于园林建筑, 在宫殿中也多用于太监、佣人等所居的边房。承德避暑 山庄宫殿区建筑都采用了卷棚顶,以表现此为离宫,和 正式宫廷相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