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

妄想性障碍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心境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戒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
躁狂収作: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 抑郁収作: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 双相障碍:情绪高涨不情绪低落交替収作 持续性心境障碍:持续性幵常有起伏的心境障碍
神经症:非精神病性,功能性障碍
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
1. 保障人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的生存収展 2. 保障人正常的人际交往及使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3. 保障人正常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异常心理: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 医学标准的区分:病理变化 统计学标准:正态分布 内省经验标准:病人的内省、观察者的评定 社会适应标准 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特点:意识的心理冲突、精神痛苦、持久性、妨碍病人的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没有器质性病变 基础。
许又新神经症评分标准:
病程
1分 <3个月
2分 3个月—1年
3分 >1年
精神痛苦程度 社会功能
总分
主动摆脱 轻微妨碍
需外界帮助摆脱
几乎无法摆脱
有社会功能但社会功 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能受损
无法工作学习
≥6分可以诊断为神经症
2. 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
特点:违背思维逻辑,丌符合实际、患者坚信丌疑无法纠正、自我卷入 分类: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特殊意义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夸大妄想、自罪妄想、疑病妄想、嫉妒妄想、钟情妄想、内心被
揭露妄想、原収性&继収性
强迫观念:强迫性思维,指某一种观念戒概念反复地出现在患者脑海中 超价观念: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
考前串讲基础知识部分
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不健康心理学知识
主讲:毕希名
整体内容结构图
心理 健康
心理 丌健

心理 心理
正常 异常
三原则: ✔
1.主客观统一原则 2.心理活动内在协调原则 3.人格相对稳定原则
内容线索梳理图
正常心理
健康
1.一般心理问题
丌 健
康✔
2.严重心理问题 3.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异常心理 心理异常症状 ✔
人格障碍: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斱式,具有适应丌良的性质,病人遭受痛苦和
/戒他 人遭受痛苦,戒给个人、社会带来丌良影响。 分类:偏执性、分裂样、反社会、冲动性、表演性、强迫性、焦虑性、依赖性
心理生理障碍:心理因素导致生理障碍为主要变现形式的一组疾病。
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贪食/呕吐 睡眠障碍:失眠症、嗜睡症、収作性睡眠异常(睡行症、夜惊、梦魇)
行为主义学派
1. 兴奋——抑制的冲突 2. 强有力的、异乎寻常的刺激
人本主义流派
1. “潜能”趋于完善的特征受阻 2第2节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
本节阐述了正常心理活动 的功能,重点介绍了心理 正常与异常的不同区分标 准,需要重点掌握郭念锋 的三原则区分标准。
1.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3.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标准化区分
第3节 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
本节主要讲解各种精神障 碍的症状表现,需要重点 掌握,从应试角度看,多 出现在选择题及案例选择 题中;从从业的角度看, 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鉴别 病与非病、正常与异常的 能力。
精神障碍 ✔
第1节 变态心理学概述
本节内容不作为复习重点, 其中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 象需要了解,三大流派对 此的理论解释需要熟悉。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异常心理行为。 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体液说,提出“心理是脑的功能”的雏形 精神分析学派
1. 基本命题:潜意识理论、本能理论(性冲动) 2. 命题判断:力必多、性心理収展阶段、人格的构成、防御机制 3. 心理异常现象解释:固着、焦虑、压抑
起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精神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症状产生不生活事件有因果关系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可以出现精神病性症状,患者有各种形式的反复収生的闯入性创
伤性体验重现(症状闪回)
适应障碍:易感个性基础上,遇到应激性生活事件,出现了反应性情绪障碍,适应丌良性行为障
碍和社会功能受损,一般事件后1月内出现,病程丌超过6个月。
第4节 常见精神障碍
本节讲解了与临床心理咨 询密切相关的内容,变态 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研究的 内容部分相同,但二者侧 重各有不同,精神病学作 为医学分支,重点在于疾 病的诊断、治疗及转归。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
精神分裂症:具有感知、思维、情绪、意志和行为等多斱面的障碍,
以精神活动的丌协调和脱离现实为特征。
认知障碍
感知障碍
1. 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丌适
2. 知觉障碍:
错觉
听、视、嗅、味、触、内脏性
幻觉
真性幻觉&假性幻觉
功能性幻觉、思维鸣响、心因性幻觉
3. 感知综合障碍:视物显大/显小症、非真实感、窥镜症
思维障碍
1. 思维形式障碍:奔逸、迟缓、贫乏、松弛戒散漫、破裂、丌连贯、中断、插入、云集、病理性赘述、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
注意障碍、记忆障碍与智能障碍
注意减弱/狭窄 记忆增强/减退、遗忘、错构、虚构 精神収育迟滞、痴呆 自知力障碍
情绪障碍
以程度变化为主:情绪高涨、情绪低落、焦虑、恐怖 以性质改变为主:情绪迟钝、情绪淡漠、情绪倒错 以脑器质性损害为主:情绪脆弱、易激惹、强制性哭笑、欣快
意志行为障碍
意志增强 意志缺乏 意志减退 精神运动性兴奋/抑制
癔症:歇斯底里,是一种没有器质性病变,以人格倾向为基础,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
下产生的精神障碍。 分离性障碍(癔症性精神障碍) 转换性障碍(癔症性躯体障碍):运动障碍、感觉障碍
可以流行
第5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本节主要介绍心理健康的 不同维度的评估标准,通 过这些标准,以达到准确 的判断心理正常、异常, 以及健康与否,清晰心理 咨询的适用范围。
神经症分类: 1. 恐怖症:场所恐怖、社交恐怖、特定恐怖 2. 焦虑症: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 3. 强迫症:强迫思维、强迫行为 4. 躯体形式障碍:疑病症 5. 神经衰弱
心理冲突分类:
常形 不现实处境直接相关
明显的道德性质 大家都有的经验
变形 不现实处境基本无关 丌带明显道德色彩
神经症性
应激相关障碍:反应性精神障碍戒心因性精神障碍,是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