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目的 (1)2编制依据 (1)3工法试验工点 (1)4适用范围 (1)5施工准备 (1)6技术要求 (2)7施工工序与工艺流程 (2)7.1施工工序与注浆顺序 (2)7.2拱顶注浆工艺流程 (2)8施工要求 (3)8.1施工准备 (3)8.2注浆施工要求 (4)8.3注浆施工 (4)8.4封孔 (5)8.5几种特殊情况处理 (5)9劳动组织 (7)9.1组织模式 (7)9.2人员配置 (7)9.3设备机具配置 (7)10注浆质量控制及检验 (7)11质量保证措施 (9)12安全及环保要求 (9)12.1安全措施 (10)12.2环保要求 (10)13 施工照片 (10)璧山隧道DK283+755~DK283+955段拱顶注浆施工工艺工法1目的明确隧道拱顶注浆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规范隧道拱顶注浆施工作业。
2编制依据⑴《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⑵《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3-2010⑶《成渝铁路客运专线施工图(璧山隧道)》⑷《铁路隧道防排水》成渝施隧参033工法试验工点璧山隧道DK283+755~DK283+955段拱顶注浆施工首件工程试验工点。
4适用范围成渝铁路客运专线CYSG-5标隧道拱顶注浆施工。
5施工准备核实现场注浆孔设置情况,查看注浆孔是否堵塞,并逐一记录。
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
6技术要求6.1试验室要做好水泥浆液配合比选定试验,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6.2试验室对注浆用料原材料进行试验检测,不合格材料禁止使用。
6.3注浆压力达到0.3MPa时停止注浆,并记录注浆量,填写注浆记录表。
6.4水泥浆液强度M20。
6.5注浆必须在衬砌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进行。
7施工工序与工艺流程7.1施工工序与注浆顺序施工工序:设备、材料进场检验检测→检查预留注浆孔→疏通管道→安装注浆孔接头及止浆阀→制备水泥砂浆(掺防腐剂、膨胀剂、减水剂)→注浆→注浆孔封堵→清洗注浆场地注浆顺序:注浆施工自较低的一端开始,向较高一端推进,即沿线路上坡方向进行,注浆过程中要时刻观察注浆压力和流量的变化。
7.2拱顶注浆工艺流程工艺流程详见下图:拱顶注浆施工工艺框图8施工要求8.1施工准备8.1.1注浆孔布置衬砌施工时根据施工设计参考图在拱顶预埋注浆管,预埋注浆管采用φ100波纹注浆管,注浆管伸入混凝土顶端紧靠防水板,用密度纸包住端口,防止衬砌砼灌注过程中堵塞注浆管。
注浆管按3~5米埋设一处,注浆管埋设于隧道拱顶。
8.1.2注浆施工前准备工作a.材料及机械设备: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水、膨胀剂、防腐剂、减水剂、注浆机、制浆机、简易移动台架、运输车、发电机。
b.浆液配比按试验室提供的已审批的配合比执行,注浆过程中先灌注稀释后的浆液,然后按配合比拌制的浆液注浆。
c.注浆前检查注浆管接缝处,对可能漏浆的部位及时作密封和加固处理,对预埋注浆管要全部清通,以保证注浆时排气畅通。
8.2注浆施工要求a.注浆管接头采用φ25mm钢管长度15cm,一端焊接300mm×300mm×5mm钢板,中间及四角穿孔;其一端与止浆阀连接。
b.注浆应采用微膨胀性的水泥浆。
c.注浆顺序沿隧道线路上坡方向进行,注浆过程中要时刻观察注浆压力和流量的变化。
8.3注浆施工8.3.1注浆压力和注浆量控制正常注浆情况下压力控制在0.05~0.2MPa以内,用压力控制进浆量。
8.3.2注浆结束标准达到下列标准之一者可视为该孔注浆结束:a.在设计注浆压力下,注入量不大于5 L/min,延续灌注15 min后;b.漏浆严重,采取间歇性、低压、浓浆灌注,经反复多次(3次以上)仍不能恢复注浆的,宜采取加入速凝剂的特殊方法结束注浆;c.注浆时,附近待注浆孔渗浆,经反复停、注,仍然漏浆的。
8.4封孔达到设计强度方可拆除接头及止浆阀,注浆孔和检查孔施工检查结束后,使用M20水泥砂浆将管孔封填密实,封堵注浆孔时,可适当添加膨胀剂。
注浆前预先在φ100波纹管内打膨胀螺栓固定,膨胀螺栓长度不得小于14cm,每个孔至少后置埋设2根,外露长度不小于5cm,其插角宜根据现场操作情况取最大值。
封孔后水泥砂浆面应与衬砌表面齐平。
8.5几种特殊情况处理8.5.1达到设计压力下不进浆采用0.05~0.1 MPa压力冲压,调整浆液配比(试验室进行调制,将调制好的配合比交各架子队),压灌5~10 min,使局部堵塞部分冲压畅通,以达到浆液灌注到孔周围,并充实脱空处。
用正常注浆压力与配合比注至不吸浆为止,然后持续灌注5 min即可停注封孔。
8.5.2吸浆量较大注浆过程中如果吸浆量较大,则采用更浓的水灰比与间歇注浆方式综合进行,间歇注浆一般停注待凝2~3h后再注。
8.5.3串浆灌注前面孔时,注意观察后面孔,如有冒浆现象,用木塞临时封堵,待灌至设计压力,持续灌注5 min后即可封孔并移孔灌注下一孔。
注浆过程中发生串浆。
如果串浆孔具备条件,可采用同时进行灌注,一泵一孔。
否则必须将串浆孔堵塞,待注浆孔注浆结束后,对串浆孔再进行通孔、冲洗,而后继续注浆。
8.5.4冒浆、漏浆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封堵、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注浆或掺加速凝剂等方法进行处理。
8.5.5注浆工作因故中断若注浆过程因故中断,按以下原则进行处理:及早恢复注浆,否则立即冲洗孔,而后恢复注浆,若无法冲洗或冲洗无效,则用凿子将该孔凿通,而后恢复注浆;恢复注浆时,采用开灌前水灰比水泥浆进行灌注,如果注入率与中断前相近,改用中断前水灰比级的水泥浆继续灌注;恢复注浆后,如果注入率与中断前相比减少很多,且在较短时间停止吸浆,则必须采取补救措施;吸浆量大、注浆难以结束地段,采用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注浆或掺加速凝剂注浆等方法处理。
9劳动组织9.1组织模式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主要配置一个队长和技术主管以及技术、质检、试验、安全、施工员。
9.2人员配置人员配置详见下表:人员配置表9.3设备机具配置为实现隧道安全、快速施工的目的,并结合隧道施工工期要求,进行施工机具及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10注浆质量控制及检验10.1主控项目10.1.1浆液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试验室负责现场进行配合比选定试验。
10.1.2注浆的浆液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每50m3留置3组抗压试件做抗压试验。
10.1.3注浆必须保证注浆密实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500m2检验一次。
检验方法:采用无损检测法检测。
10.2一般项目10.2.1注浆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和统计。
10.2.2注浆孔的数量、布置、间距以及深度及注浆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
10.3注浆效果检查采用物探法或锤击法对注浆质量检查进行评定,脱空范围和程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在脱空较大、串浆孔集中以及注浆情况异常的部位布置检查孔,向孔内注入水灰比2:1水泥浆液,在规定的压力下,初始lOmin 内注入量不超过5L,认为合格,否则不合格。
11质量保证措施a.挑选水平高、素质好的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b.召开施工技术交底会,树立以质量为本的管理观念,抓好每一环节、每一步骤的监控,并责任到人,狠抓落实。
c.严格执行“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d.按照注浆机操作规程进行严格执行。
e.按照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并作好现场施工记录f.原材料进场前,由试验部门进行试验,不合格材料一律不得进场。
g.每次注浆作业前,做好人员、机具、物资、技术、试验、运输等准备工作。
h.施工技术人员对注浆作业环节进行认真检查,严格把关。
i.制浆时严格控制水灰比,现场必须有试验员旁站指导。
j.注浆时,严把压力、流量关;严格执行注浆结束标准。
k.注浆后必须进行注浆封孔。
12安全及环保要求12.1安全措施a.施工时,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尘口罩、水靴、橡胶手套和反光背心。
b.移动台架必须搭设平稳、牢固,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系挂安全绳,防高空坠物,严禁随意乱丢物件。
c.注浆操作手必须控制好注浆压力,严格执行注浆结束标准。
d.施工用电采用“一机一闸一漏一保护”,配电箱应装在牢固开关箱内。
e.注浆结束后,应清洗注浆机及管路,避免堵管炸裂伤人。
f.为确保施工安全在注浆作业前对工作点前后50米范围处设置警示标识。
12.2环保要求a.注浆施工前为确保对二次填充面、拱墙衬砌、沟槽等成品外观质量的保护采用彩条布对注浆点6米范围内进行遮盖并将污水、废浆等排入中心沟内。
b.生产中的废弃物及时处理,并运至弃碴场弃置。
13 施工照片图1 接头图2 安装接头图3 制浆图4 注浆图5 检查及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