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行政问责制与责任政府的建设试卷 93[考试时限]:60分钟 00 17 24[及格分数]:60分[考试说明]:1、政治家常说要对历史负责,实际上,政治家并不能真正地对历史负责。
正确2、对公务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开展问责制的培训,是时代的必然。
正确3、在我国,问责其实刚刚开始。
正确4、问责持续的以“风暴”的形式存在,是一种正常状态。
错误5、问责与党纪、政纪处分,互不替代。
问责不能代替党纪、政纪。
正确6、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问责制,相比较中国大陆来说,其问责对象非常多。
错误7、乡(镇、街道)党政领导成员不在问责对象范围之内。
错误8、权责对等意味着直接责任大于间接责任。
正确9、在问责的个案中,主要应考虑的是领导应承担直接还是间接责任,而关于领导的主观意识是善意过失还是故意,则不在考虑之列。
错误10、结果责任是公共服务强调结果导向产生的责任。
正确11、我党推行的问责文化,是治国必先治党,治党无比从严。
在从严治党的时代,对领导干部问责,要保持一种高压态势。
正确12、在我国,有责必究是通例,从轻问责、免责的情况不可能出现。
错误13、尽管责任有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之分,但是集体责任必须转化为个人责任,否则所谓具体责任就有可能落空。
正确14、责任个人化原则并不意味着在出现事故责任后,由官员个人承担结果责任。
错误15、所谓责任政府必须是可问责的政府。
正确16、领导要为自己的决策和行为负责,但不必为下级的行为负责。
错误17、领导对下属的工作失误和过错,承担的是政治责任、间接责任。
正确18、对于问责,虽然各地区、各部门情况千差万别;同类事件处在不同的背景下,后果和影响应该是一致的。
错误19、《暂行规定》对需要问责的情形,应采取哪种问责方式,作出了具体规定。
错误20、对群体性事件、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要问责领导。
正确21、(2008年)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实行以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22、问责的全部正当性,在于( B权为民所授)23、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经济学家( A萨缪尔森)在所写文章《为什么我永远也不会进入政府部门工作》中,描述政府部门的官员来自“下面的反对,上面的压力;成功时的寂静,失败时的喧嚣;随时随地、任何时候官员都被纳入行政问责制的框架”。
24、我国第一次问责最高级别,即国务院总理的案件发生在哪一年哪一次事件中(B 1979年“渤海2号”钻井船翻沉事故)25、2003年兴起的“问责风暴”,成为胜利战胜( B 非典)的转折点。
26、1988年,(A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事故发生后,导致时任林业部的部长杨钟被撤职。
27、( C2008)年,被媒体称为“问责年”。
28、1995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最早引入了( B责令辞职)形式。
29、2004年,(B 《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实施,对辞职做了分类,明确各种辞职的条件。
30、2006年1月1号实施的( D《公务员法》)对各级、各类公务员,尤其是公务员中的党政领导干部的问责,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
31、(D2009 )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明确了问责和党纪、政纪处分的关系,实现了党政官员一体问责。
32、2009年7月分出台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选用狭隘的问责含义,表明问责跟党纪、政纪处分,互不替代。
33、我党推行的对领导干部的问责,最早来源于(C 中国香港)。
34、(B 2002)年,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在香港推进官员问责制。
35、问责的方式和党纪、政纪处分的问责方式,它们是( A并列)的关系。
36、(A权责一致)是行政问责的核心原则。
37、英国启蒙思想家密尔在他所著的(D《代议制政府)一书中指出,如果能将权利和责任统一起来的话,就可以放心地将权利交给任何人。
38、()原则,是从严要求的体现,它意味着有过错必须承担过错责任。
39、严格责任除了有过错要承担过错责任以外,领导干部还必须承担另外一个责任即(A结果责任)40、问责制本身是西方国家政党政治的产物,表面看来仅仅是涉及到官员个人的问题,但从最终的效果看,问责是( B执政党)的表现。
41、在我国,( B 组织人事部门或纪检监察部门)负责调查和提出问责的建议。
42、问责决定机关作出问责决定后,被问责官员觉得问责不当的,可以( D申诉)43、2003年,香港财政司司长( A梁锦松),因买车涉嫌避税风波辞职。
反映出香港问责文化对官员的严格的要求。
44、(D责任全面)原则意味着有责必究是通例。
45、(D 2009)年,重庆市实施《促进开放条例》,规定:开放工作发生失误,未达到预期效果,或者造成一定损失,但符合所规定三个条件的,可以免责。
46、(A 2007 )年,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规定只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使工作发生失误或造成一定损失,有关人员可予免责47、(B责任个人化)原则是问责的落脚点。
48、2009年4月1号,《( B广州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第3条规定,应予问责的事项,由领导班子集体决策的,按照党政领导干部各自所起的作用和应负的责任分别问责49、( A《公务员法》)第82条规定:“领导成员因工作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应当引咎辞职。
”50、(B“三聚氰胺”事件)事件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指责部分领导干部对人民的生命安全麻木不仁。
51、2001年4月21日,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第15条规定:“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社会影响特别恶劣或者性质特别严重的,由( A 国务院)对负有领导责任的省长、自治区主席、直辖市市长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
”52、( C《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4条规定:“给予公务员处分,应与其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相适应”。
53、按照《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问责由组织部门、人士部门、或者纪检部门、监察部门调查,并且提出处理建议;在提出处理建议的基础上,由问责决定机关根据(B 实际情况)来综合考虑。
54、决策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要问责( A领导)直接负责人直接领导决策人55、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被称为( B 特别重大事故)56、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被称为(A重大事故)57、《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要问责( A 领导)58、2006年1月1号实行的《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记过12个月;记大过18个月;降级、撤职( D24个月)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
59、《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员受到党内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A一年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
”60、《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62条规定:引咎辞职、责令辞职、降职的干部,在新的岗位工作(A 一年)以上,实绩突出,符合提拔条件,可以重新担任或者提拔担任领导职务。
61、《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中,关于健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的要求中,明确指出,市县政府要(ABC)建立健全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建立健全专题法制讲座制度,制定年度法制讲座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健全集中培训制度,做到学法的计划、内容、人员、效果“五落实”62、根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问责对象包括以下哪些类型的官员( ABCD)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门及其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领导成员;上列工作部门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乡(镇、街道)党政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国有金融企业领导人员,参照执行63、根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问责的方式包括(ABCD )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64、《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第三条,明确指出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要坚持以下原则和要求( ABD)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依靠群众、依法有序65、权责一致原则,包含内容有(AB)权责对应权责对等66、权责对应中的“责”,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的责任(ABCD )政治责任道义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67、过错责任主要表现在领导干部在工作岗位上( ABD)违法履行职责不当履行职责履行职责不力68、《问责暂行规定》第3章关于“实行问责的程序”规定,问责的程序包括(ABC )调查和提出问责建议作出问责决定申诉69、问责的依法有序原则,除了要求问责的对象、事由、方式和程序等法定外,还涉及到(BC)因素的补充。
政治惯例问责文化70、有责必究包含( AB)方面的内容。
谁有责就问责谁有什么责就应当追究什么责71、《暂行规定》指出,党政领导干部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从轻问责(AB)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或者挽回影响的积极配合问责调查,并且主动承担责任的72、由官员个人承担结果责任,能够起到以下哪些功能和目标(AD)平息民众愤怒防止社会震荡73、责任个人化原则实现了( ABC)基本的要求。
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必到底74、问责制的运行规则包括(ABC )客观事实责任制副职负责制连带责任制75、民警违反公安部五条禁令的,(AB )对所在单位直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纪律处分民警违反规定使用枪支致人死亡的,或者持枪犯罪的,对所在单位直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撤职76、“可问责”的政府问责的是(AC)岗位责任领导责任77、以下哪些情况属于“重大”或“特别重大”的事件、案件范围内的( ABC)给人民群众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给党和国家形象以及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78、政府存在滥作为或不作为、违法作为引发了( ACD)要追究领导干部在管理活动滥用职权、违法行为或者不作为的责任。
群体性事件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网络公共事件79、《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规定:(ABC )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
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80、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后如果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应(AB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审批手续应征求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