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歌常见错误及分析

诗歌常见错误及分析


综合练习:运用章法思维,分析下列诗歌。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点题,交代抒情时间地点,营造空灵清新意 境,暗含作者对山村生活的赞美。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进一步刻画雨后山景,一句写上景,一句写下景, 一句写视觉,一句写听觉。色柔声轻,令人神往。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由风光转为人事,归与下都扣住暝来写,山村生活 宁静而安详 。以动衬静,恬静安详。 水到渠成,直抒胸臆,自然而然。
东 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这首诗是苏轼贬谪黄州后所作,题目中的“东坡” 既是他劳动与生活的处所,也是他的“号”的来源。荦 确:山石大而多的样子。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
【缺陷答案】他既写出了月光之洁白、月夜之清 静,又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清冷。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 【注】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水调歌。 • 1.第一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缺陷答案】(1)第一句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参考答案】(1)①交代了环境;②为全诗定下 了清冷的基调,烘托了气氛;③通过写景抒发了 一种寂寞惆怅的心情。
四.发挥评价型(不切题)
• 一些考生误把对诗歌的语言、形象、 技巧等进行鉴赏理解为作题抒怀, 抛开诗歌的思想内容大谈自己的感 想,借题发挥,结果离题万里
•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 【注解】冬至,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 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着 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 【缺陷答案】冬至时节的夜晚,作者想起了他的家乡 亲人,此时的他是多么的孤单寂寞啊!或节日到了, 诗人应该回家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有家难回,他的 遭遇的确让人同情。
•小结:诗歌的结构谋篇 ——起承转合
诗词的结构又称章法。分“起”“承”“转”“合” 四部分。
起,用一个话头,引出下面想说的话。 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 下说。 转,引起波澜。 合,要结束了,总要回过头来,做个总结,才 算完整。
起—— 明点、暗示——情 承——正衬、反衬——情
转——突出、铺垫——情
“转”开生面
• “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 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 换。前面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 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 • 关注“转”句,能使我们尽快明了作 者思路,它也是我们体察诗歌主旨的重要 线索。
妙合主旨
• 明结:直接抒情、言志、阐理。 • 淋漓尽致,强烈。 • 暗结:以景结情 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二.浅尝辄止型(不深入)
• 考生自以为回答对了问题,就是得不了满分, 原因是回答问题不够深入全面,如果答案是两 点,考生只能答对一点,如果是三点,只能答 对两点,不够全面回答问题。设题人所给的答 案是按照点来赋分的,漏点就是缺项,必然造 成扣分。只要想得全面一些细致一些,这类毛 病可以顺利解决。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三.空洞分析型(不具体)
• 这类错误是回答问题时不联系实际。空对 空地套用某些现成的话,不管题干的内容 是什么,一律用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 则套用,不联系实际分析,放空炮。有骨 头没有血肉,干瘪毫无生机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题为“征人怨”,通篇并无“怨”字,而句句有“怨情”, 请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 默呆坐的神态,用“灯”自然引出“影”,而 “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 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 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先“懂”后“答”
——古诗词鉴赏规律
考点精解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就该考点1而言,实际上是 “写什么” (形象)
合——直抒、间抒——情
起 承 转 合 总 关 情
“起”定基调
• “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常见 的作用有:交待人、时、地、事、环境; 渲染气氛,烘托感情,奠定基调;统领全 篇,设置线索,照应题目等。
“承”“起”续境
• “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 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 “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 可互为佐证。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 作用。
【缺陷答案】作者因为出征在外,每天都过着战 斗生活,所以心怀怨气。
【高考答案】“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居无定所, “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得不到休息,“怨”自 然气候酷寒恶劣,“怨”景色单调,生活艰苦。
小结:鉴赏诗歌要有文本意识。 文本指的是诗歌作品本身。在分析作者的思 想感情时,同学们最容易出的问题是只会孤零零 地答出一个“思乡”、“离别”或者“忧国忧 民”,空对空地说表现了什么;而答不出之所以 是“思乡”、“离别”或者“忧国忧民”的理由 与根,要结合 诗歌的具体内容作分析。这对防止把题答偏是大 有帮助的。
高考诗歌鉴赏题常见错误及 对策
避免这四种不良倾向,才能有的放矢, 一箭正中靶心! • • • • 一.片面答题型 二.浅尝辄止型 三.空洞分析型 四.发挥评价型
一.片面答题型(不全面) • 这种错误就是对问题的理解上出现 偏颇,不能全面客观地分析回答问 题,甚至抓住一点,遗漏其它答题 点,对已经跑偏的问题越答越起劲, 造成试题的走向出现偏差,被扣分 是在所难免的。
【参考答案】①这首诗首句既写出了月色和地 面景物,又写出了心情。情景交融,为全诗作 下铺垫。②一场雨后,天空和地面都很洁净, 月光透过无尘的碧空,倾泻在珠水晶莹的万 物之上,显出一澄明清朗的境界,这是写景; 诗人虽然被贬黄州,仕途坎坷,但随遇而安, 开朗乐观,心净无尘(心灵明澈),这是写 情。二者和谐统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