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腹腔镜单纯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0例经验总结
发表时间:2011-06-09T15:07:10.7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张楠
[导读] 单纯性肾囊肿是成人最常见的囊肿性肾脏疾病。
男女比例1.4~1.6:1。
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
张楠(郑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河南郑州 450003)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2-0048-02
【关键词】腹腔镜肾囊肿泌尿外科
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我们实施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 例, 男16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51.4 ±10.5)岁。
囊肿直径(4.8 ±
2.5)cm。
患者囊肿位于左肾13例 , 右肾17例。
术前行彩超及肾脏CT 平扫加增强检查,确定囊肿的位置、大小、数量、以及与肾实质、肾血管的关系。
术前均行心电图、胸片及常规实验室检查。
1.2 方法: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健侧卧位,腰部抬高呈“折刀状”。
后腹腔操作间隙的制备及穿刺点位置见文献[1]。
进入后腹腔间隙后,首先寻找腰大肌及腹膜返折,用超声刀在腰大肌表面纵行切开肾周筋膜及脂肪囊,根据术前彩超及CT提示的信息,在脂肪囊与肾纤维膜之间相对无血管区游离肾背外侧或腹侧,至肾脏上下极,内侧至肾蒂,若囊肿大部分位于腹侧,将肾脏牵向背侧;若囊肿大部分位于背侧,将肾脏牵向腹侧;再根据囊肿位于肾蒂的上方或下方,确定相应的分离方向,即可看到紫蓝色的囊肿。
沿囊肿壁表面用超声刀向四周适当游离,尽量多暴露囊肿壁。
距肾实质约5mm切除囊壁,碘伏棉球涂擦囊腔。
游离部分带蒂脂肪囊填塞囊腔,并将其与囊壁边缘用一枚结扎锁固定。
留置引流管,其头端放入囊腔内。
肾脏复位,退出腹腔镜及套管,依次关闭各切口。
1.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失血量、术后止痛剂用量、术后恢复饮食、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等。
手术时间定义为从皮肤切开到切口关闭的时间;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临床数据进行均数、率等统计分析。
2 结果
30例手术均获成功。
平均手术时间(35.2±13.2)min。
术中平均出血量(26.7±8.9)ml,无输血病例,无肾蒂损伤、肾实质损伤、大出血、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腹膜损伤1例,直径< 2cm,用结扎锁夹闭。
术后平均下床活动时间(30.1±8.3)h,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0.5±8.6)h,术后平均哌替啶用量(42.4±16.1)mg,术后平均引流量(89.3±35.0)ml, 术后平均住院日(6.8±1.3)d。
出院前复查肾功能及电解质均处于正常范围内。
病理诊断结果:均为单纯性囊肿。
24例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3-12) 月,均无复发。
3 讨论
单纯性肾囊肿是成人最常见的囊肿性肾脏疾病。
男女比例1.4~1.6:1。
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
1993年Ravine[2]等统计,50岁以上患病率约50%;70岁以上患病率达90%。
目前认为它不是先天性遗传而是后天获得性的良性肾肿疾病。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体积较小时,一般无特殊临床表现,也不需要治疗。
当囊肿直径>4.0cm,或有严重的压迫症状,或并发有出血、感染、结石、血尿、高血压、肿瘤等并发症时,则需要治疗。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开放性囊肿去顶减压术、彩超引导下肾囊肿穿刺术以及腹腔镜囊肿去顶术等。
1992年Morgan[3]等首次报道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 国内那彦群[4]等1994年首次开展腹腔镜治疗肾囊肿获得成功。
目前,腹腔镜手术已成为单纯性肾囊肿的首选。
我们回顾性分析30例后腹腔镜下单纯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资料,具体总结如下:(1)术前根据彩超、CT对囊肿进行确切的定位,术中可以快速找到肾囊肿。
我们根据影像学特征,将肾囊肿分为肾蒂背外侧上极型、肾蒂背外侧下极型、肾蒂腹内侧上极型、肾蒂腹内侧下极型。
术中根据不同的类型,分离相应的部位,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分离,节省手术时间。
(2)术前对肾囊肿进行确切的定位,可以进一步明确囊肿与肾蒂血管、肾盂的关系,有利于保护上述结构,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3)术中用碘伏涂擦囊壁,游离部分带蒂脂肪囊填塞囊腔,并将其与囊壁边缘用一枚结扎锁固定。
可以降低囊肿复发。
本组30例,平均手术时间(35.2±13.2)min,无严重并发症,中位随访6月,均无复发。
冯照晗[5]等报道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开窗术100例,平均手术时间44min,中转开放3例。
曾国军[6]等报道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468例,平均手术时间均手术时间53.18±0.95min,15例出现尿漏、感染等术后并发症。
总之,术前根据影像学资料对囊肿确切定位,术中采取不同的路径寻找囊肿,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术后住院日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术中用碘伏涂擦囊壁,游离部分带蒂脂肪囊填塞囊腔,可以降低囊肿复发。
参考文献
[1]张楠,翟振波,金雷等. Hem-o-lok在后腹腔解剖性根治性肾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08,14(12):123-1234.
[2]Ravine D, Gibson RN, Donlan J, et al. An ultrasound renal cyst prevalence survey: specificity data for inherited renal cystic diseases[J]. Am J Kidney Dis. 1993,22(6):803-807.
[3]Morgan C Jr , Rader D. Laparoscopic unroofing of a renal cyst[J]. J Urol ,1992, 148 :1835-1836.
[4]那彦群,李双利,郭应禄.腹腔镜切除肾囊肿[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4,15(5) :342-343.
[5]冯照晗,刘乃波,张冠等.后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囊肿开窗术100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8,8(3):262.
[6]曾国军,饶晟,朱育春等. 经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治疗468例单纯肾囊肿疗效观察[J].华西医学,2008,23(6):1277-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