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会改革与发展系列报告作者:来源:《学会》2018年第12期全国学会优秀改革案例汇编课题组分支机构是全国学会根据开展业务或活动的需要,依据业务范围或者会员组成的特点而设立的专门从事本学会某项业务活动的机构,是全国学会的组织基础。
全国学会的分支机构可以称分会、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等。
分支机构接受全国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领导,不得另行制定章程,在全国学会授权范围内开展活动,开展活动时应使用全称。
近年来,随着全国学会分支机构的快速发展,中国科协发布了《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对分支机构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分支机构设置,加强分支机构管理,实现学会分支机构设立科学、管理规范、良性发展。
《中国科协2017 年学会改革工作要点》明确要求,各学会要制定适应改革要求的分支机构管理办法,建立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加强分支机构建设和管理,对长期不开展活动的分支机构进行清理和调整,规范分支机构活动开展,要做到分支机构“日常管理有专人,设立解散有规则,各项服务有办法讲效率,分支机构活动合法合规有活力”,为全国学会分支机构的运行与管理指明了方向。
一、分支机构设立经过全国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充分酝酿讨论,履行民主程序,决定分支机构的设立和人员组成。
分支机构名称前应冠以全国学会的全称,不得在名称中使用“中国”“中华”“全国”“国家”等字样,英文译名应当与中文名称一致。
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人任职年龄一般不得超过 70 周岁,连任不得超过两届。
公务员、参公管理人员、军人等兼任全国学会分支机构负责人,应按有关干部人事管理规定进行审批。
分支机构的设立应具备如下条件:①名称规范,不与已设立的分支机构业务范围、名称相同或相似,不得以各类法人组织的名称命名,不冠以行政区划名称,不带有地域性特征;②有学术带头人和一定规模的专家学者群体;③有符合全国学会章程所规定的业务范围;④能在授权范围内独立开展相应的业务活动;⑤有固定的住所;⑥有合法和相对稳定的经费来源。
在具体实践中,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航空学会和中国防痨协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的工作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案例参考(32):中国自动化学会(资料提供者:唐竹青张楠王坛)(一)改革背景根据自动化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及应用的发展需要,中国自动化学会按照相关规定设立分支機构,包括专业委员会以及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分支机构)。
分支机构是学会开展学术活动和科技活动的主体,接受中国自动化学会的直接领导。
经过数十年的科学发展,目前学会下设 42 个专业委员会,9 个工作委员会,基本覆盖自动化及相关专业领域及新兴前沿交叉学科,促进学科发展。
(二)改革措施为规范中国自动化学会分支机构的组织和学术活动,中国自动化学会于2015 年 1 月 8 日十届二次常务理事会通过《中国自动化学会分支机构工作条例》,工作条例中明确了分支机构的创建、组织、评估、财务管理等,建立了权责明确的管理机制。
1. 规范分支机构创建流程。
(1)申请。
创建新的分支机构需有至少 40 名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员中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联名提出创建申请。
(2)审核。
中国自动化学会秘书处收到创建新分支机构的申请后,经秘书长工作会议提交常务理事(学术工作组)考查其创建的必要性,并在 2 个月内告知申请人是否能够提交常务理事会审议。
根据常务理事(学术工作组)意见,秘书处可要求申请人作口头陈述。
对不能提交常务理事会的申请,秘书处要告知发起人拒绝的理由。
(3)批准。
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会根据拟创建分支机构的申请报告和常务理事(学术工作组)对拟创建分支机构的审查意见决定是否同意成立该分支机构。
依据学会章程,经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后,在 1 个月内向中国科协报备。
对未获常务理事会批准的申请,学会秘书处在常务理事会做出决议后 10日内告知发起人结果和未批准理由。
2.坚持学术本质,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
分支机构每年根据各自特点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如科技创新活动、专题学术研讨会、学术年会、学术论坛、沙龙,组织会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技术展示会,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有力地促进自动化、信息与智能科学领域学术交流和合作。
3.建立年度评估制度,良性健康促发展。
为规范中国自动化学会分支机构的工作,促进分支机构的健康发展,提升分支机构的学术影响力,表彰激励优秀分支机构,根据《中国自动化学会分支机构评估办法》和《中国自动化学会分支机构工作条例》的相关规定,中国自动化学会每年开展分支机构评估工作。
评估工作是中国自动化学会加强分支机构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措施,对于推动中国自动化学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增强中国自动化学会服务社会的功能十分重要。
(三)案例小结中国自动化学会制定了《中国自动化学会分支机构工作条例》和《中国自动化学会分支机构评估办法》,规范了中国自动化学会分支机构创建组织管理评估等相关工作,促进了分支机构的良性健康发展,提升了分支机构学术影响力,保证学会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能力。
案例参考(33):中国航空学会(资料提供者:林伯阳)(一)改革背景中国航空学会章程规定,每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新一届理事会讨论确定当届的所有分支机构设置、专业分会和会员工作站挂靠单位。
经学会理事会确定的分支机构挂靠单位,均要与学会签署《中国航空学会分支机构挂靠协议》,全面保障学会分支机构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改革措施在设立程序上,工作委员会由学会理事会讨论确定设立,会员工作站由常务理事会根据会员分布情况和原有学会组织工作情况讨论设立。
新设立专业分会按照以下程序进行:首先由该领域最有影响的牵头单位向学会提出申请,组织工作部对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后,提交组织工作委员会根据现有的专业分会设置情况进行讨论,讨论通过后由学术工作委员会从学科和专业角度讨论其设置的必要性与合理性,经学术工作委员会会商通过后由组织工作委员会提交常务理事会最后讨论审定。
常务理事会决定设立后,由组织工作部完成有关备案工作。
中国航空学会成立新的专业分会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第一,随着航空科学技术的发展,该专业已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有一定的科研及产品、市场领域,有明确的研究内容、活动范围和交流的需要;第二,有一定数量的专门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科技队伍和学科带头人;第三,有一批热心学会工作、愿意参加学会活动的科技骨干和科技管理干部,能选配专职或兼职、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工作人员;第四,能够独立组织开展国内外学术活动,具有编辑出版学术刊物和学术资料的能力,具备开展科学普及、科技培训、科技咨询等相关业务领域的能力;第五,有明确的挂靠单位,并具备开展活动所需的人、财、物、办公地点等必要条件,挂靠单位领导热心并支持学会工作。
(三)案例小结中国航空学会不断规范分支机构设立的程序,科学、合理设置分支机构。
出台了《中国航空学会专业分会管理细则》,从设立条件、申请、审批、组织机构、职责、挂靠以及考核等方面對专业分会管理做出了全面的规定,为科学管理专业分会提供了制度保证。
案例参考(34):中国防痨协会(资料提供者:成诗明樊海英)(一)改革背景中国防痨协会成立于 1933 年,是我国结核病防治唯一的国家一级学会,也是国际防痨与肺部疾病联合会的成员单位,2013 年获民政部中国社会组织评估 4A 等级。
目前,协会设有11 个分支机构,包括 5 个专业分会、5 个工作委员会和 1 个青年工作委员会。
(二)改革措施1.组织分支机构年度总结评估,制定实施年度工作计划。
在每年召开分支机构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工作会议上,要求分支机构负责人对年度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协会汇总统筹后,发布协会和各分支机构年度活动计划。
2.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分支机构充分发挥作用。
为了充分发挥各分支机构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和促进学科发展的作用,规范分支机构开展学术活动,中国防痨协会制定了《中国防痨协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和《中国防痨协会分支机构学术活动管理办法》。
对各分支机构财务实施统一管理,分支机构各项经费收支由协会统一核算,促进分支机构规范、有序地开展活动,并充分发挥作用。
(三)案例小结中国防痨协会制定了《中国防痨协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和《中国防痨协会分支机构学术活动管理办法》,有效规范分支机构开展学术活动。
在分支机构管理方面,协会开展了分支机构年度总结评估,制定实施年度工作计划;协调各分支机构开展工作,促进分支机构充分发挥作用,推动了分支机构有序地开展活动。
案例参考(35):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资料提供者:杨瑾)(一)改革背景分支机构是学会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开展相关专业性较强的学术、科普、培训等活动,对满足科技工作者的需求起了重要作用。
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其一切行为的法律责任由领导它的学会承担。
因此,加强对分支机构管理、规范运行保证其健康发展尤为重要,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保证分支机构开展活动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二)改革措施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根据新形势下分支机构管理需要,于 2016 年对原制定的《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下属分支机构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
《条例》中明确了分支机构成立的条件、活动组织、工作评估等,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保证了分会的活力和存在的价值。
建立严谨的分支机构成立条件。
10年前,为了促进专业分会的发展,学会规定只需 2~4 名学科带头人提出就可以申请成立分会,学会专业分会快速增长。
自2015年起,学会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对专业分会设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 5 名以上来自不同省份和地区的理事发起,向学会提出申请,由分会管理委员会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将参加答辩,答辩通过后提交理事会审议,理事会审议通过后正式成立。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会相关工作的组织开展,目前,学会设有 7 个工作委员会和 14 个专业分会,覆盖了国内大部分细胞生物学相关领域。
分支机构每年以不同形式举行学术交流活动,如研讨会、培训班等,有力地推动了细胞生物学领域各专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保证了学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能力。
(三)案例小结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制定了《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下属分支机构管理条例》,保证分支机构开展活动时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明确了分支机构成立的条件、活动组织、工作评估情况等,通过加强对分支机构管理,有效把控了分支机构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分支机构管理与服务全国学会必须加强对分支机构的有效管理,完善分支机构运行机制,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
分支机构管理应坚持的原则:(1)坚持发展理念。
全国学会应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科技发展趋势、学科发展需求及自身工作需要等开展分支机构设立、调整工作。
(2)依章依规管理。
全国学会设立、变更和撤销分支机构应当经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充分酝酿讨论,履行民主程序通过,以会议纪要形式记录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