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衡水中学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河北衡水中学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解析 在解答本题时,首先看用品的名称和有效成分 是否对应,再看用途是否正确。小苏打的有效成分为 NaHCO3,而不是Na2CO3,Na2CO3俗名为苏打。
考点串讲
专题一
3.“分类”是一种思想方法,在化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①根据水溶液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专 题 栏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专题一
[考纲要求]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本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专 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
栏 目
概念。
开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的特征与鉴别方法。
(√ )
(2010·山东理综,13A)
本 (5)光导纤维、棉花、油脂、ABS 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
专 组成的物质

( ×)

(2010·浙江理综,7A)

开 关
(6)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 ×)
(2012·山东理综,7B)
考点串讲
专题一
(7)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
( ×)
(2012·山东理综,8A)

而气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A错误;
氧化还原反应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分类标准不同,
B 错误; 钾盐与钠盐是根据盐中的阳离子进行分类的,碳酸盐是根
据盐中的阴离子进行分类的,C 错误。
考点串讲
专题一
方法与技巧
1.一般采用“概念对比法”或“反例否定法”等,化学基
本概念的有关知识比较零碎,容易混淆,在复习时,要


考点串讲
专题一
对点专练
1.判断正误
(1)KMnO4、K2Cr2O7是氧化剂
(√ )
本 专
(2010·北京理综,7D)


(2)酸酐一定是氧化物

( ×)

(2010·上海,5A)

(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 )
(2010·上海,5C)
考点串讲
专题一
(4)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
专 题
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


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
反应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考点串讲
专题一
解析 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因此①错;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②对;
考点串讲
专题一
高考对专题内容的考查往往出现在选择题的某个选项 本 中,多为一些对基本概念的考查,主要围绕两点命题:一 专 是以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的概念为出发点,以反映重大科技

栏 成果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为切入点,将有关物质组

开 成、变化、分类的概念融合于试题中,二是将胶体的基础

知识与科技、生产、生活相结合来考查。复习时,要注意 以下三点:
专 题
⑤升华
⑩卤化 ⑪硝化 ⑫酯化

⑬裂化 ⑭油脂的硬化

开 关
注 意 (1) 化 学 变 化 : 同 素 异 形 体 之 间 的 相 互 转 化 、
CuSO4·5H2O 的脱水、蛋白质变性、电解质溶液导电、浓硫
酸脱水。(2)物理变化:金属导电、盐析、活性炭吸附、渗


注意关键字的理解和记忆,一般中的特殊情况,这是解


这类化学题的关键。

开 2.此类题有不少是选择题,同学们可以充分利用选择题的

特点,采用筛选法、排除法、估算法等各种方法,这样
会使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大大提高。
考点串讲
专题一
考点二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考查
1.对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认识

(1)从宏观上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反
本 (8)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
专 题
为离子化合物
( ×)
栏 目
(2012·山东理综,8C)
开 关
(9)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 ×)
(2012·山东理综,7D)
考点串讲
专题一
(2019.北京理综6)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 B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本 变化,如NaCl晶体熔化、SiO2晶体的熔化,分别破坏了离
专 题
子键、共价键,但属于物理变化。
栏 目
(3)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有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过程中
开 关
未必有化学变化,观察到一定的实验现象不一定是发生化
学变化造成的。
考点串讲
专题一
2.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九化”
专 题
之则为物理变化。这里的新物质生成所能实现的仅是原
栏 目
子与分子(或离子)的相互转化,在整个过程中原子核没

有发生改变。一种原子变为另一种原子涉及原子核的变

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考点串讲
专题一
(2)从微观上看,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同时
有新化学键的形成,但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未必就是化学
变化 比较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①蒸馏

三馏
干馏

②分馏

栏 目
①显色反应 ②颜
开 关
四色
焰色反应 色 反 应 ③ 指 示 剂
变色反应
五解
潮解
①分解 ②电解 ③水解 ④裂解
考点串讲
专题一
①氢化 ②氧化 ③水化
① 熔 化 ② 汽 化 ④风化 ⑤碳化 ⑥钝化

十九化 ③ 液 化 ④ 酸 化 ⑦催化 ⑧皂化 ⑨歧化
考点串讲
专题一
1.对于物质分类的复习,首先明确分类的标准,选择
有共性的分类标准归纳、总结;其次运用多种分类方法,
本 综合理解物质的性质。
专 题
2.对于物质的变化,要真正理解概念的内涵及外延,
栏 目
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开 关
3.对于胶体的有关问题,要认识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
系的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理解胶体的性质。
考点串讲 考点一 物质类别的正确判断 1.物质常见的分类情况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专题一
考点串讲
专题一
2.物质分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金属氧化物不一定属于碱
本 专
性氧化物,如 Na2O2 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氧气,故不
题 栏
属于碱性氧化物;Mn2O7 属于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

物也不一定属于酸性氧化物,如 CO、NO 等。
本 专
溶液和浊液均无丁达尔现象,③错;
题 化学反应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目 ④对。因此选A。

关 答案 A
考点串讲
4.下列逻辑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专题一
( D) D


题 栏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物质的分类标准。根据分

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