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翻译要谨慎
谢天振
日前把前两年买的一本评述伽达默尔哲学思想的专著1找出来阅读。
书写得不错,对伽氏的哲学思想作了很细致的梳理。
但读到书后所附的一篇内容很重要的译文时,其中几个重要人名的翻译错误却使我对该书的良好印象大打了折扣。
如这一句:“譬如欧根尼·宁达(Eugene Nida)就在其论翻译科学的著作中,引证了保罗的一例熟悉短语。
”(第286页)从此句上下文中不难猜出,此人是位研究翻译的学者,但这个“欧根尼·宁达”是谁?假如你去问国内译学界的人士,一百人中就有一百人不知道。
但如果你问“尤金·奈达是谁?”国内译学界的大多数人肯定都知道,因为他是当代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他的著述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已介绍到中国来了,且有多种。
我不懂译者依照何种方法要把Eugene Nida译成“欧根尼·宁达”(与英语发音相去实在太远)。
即使不知道奈达其人,如果不自作聪明,而能老老实实查一下《英语姓名译名手册》的话,Eugene Nida也断不至于译成“欧根尼·宁达”,前者有现成的“尤金”译名,后者虽然没有现成译名,但根据类似姓名,也不难译出“奈达”两字。
如果说,译者因不从事翻译研究,对译学界人士不熟悉,“奈达”人名的误译尚情有可原的话,那么,把Schleiermacher不译成“施莱尔马赫”而非要译成“施耐尔马赫”就令人费解了。
“施莱尔马赫”这一译名早已被国内有关著作,如《德国文学史》、《西方翻译史》等采用,而且几乎所有的解释学著译作也都采用这一译名。
译者也即该书的作者应该读过有关阐释学的著作,但译者为何还要别出心裁地译成“施耐尔马赫”呢?(在该书的正文里也采用这一译名)根据德文发音也没有“耐”这个音啊。
上面两个人名的误译还仅仅是译音上的差异,至多是译名不够规范,且因附有人名的外文原名,所以问题倒还不算太大,但另外两个人名的误译问题就比较严重了。
第290页有一段译文:“在英国文学作品中,一百年的时间鸿沟使得作品在语言上有某些改变,因此解释华滋华斯(Wordsworth)、坡(Pope)、弥尔顿(Milton)、莎士比亚(Shakespeare)或乔叟(原译文未附外文名—引者)的问题时,要涉及两种对立的历史世界和语言学世界的遭遇,并且对于从未去过英国的美国人来说,还有更深的隔阂。
”这里的“坡”显然又是译者想当然译出的,然而这次的错误就不光是译音的差异了,因为这里的Pope指的是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伯(Alexander Pope, 1688-1744),而不是美国作家坡(通译爱伦·坡,Edgar Allan Poe, 1809-1849)。
此段文字明明讲“在英国文学作品中”,外文原文也是Pope,怎么会冒出一个与此无关的美国作家“坡”来呢?
还有一个人名的翻译,错得更是离奇。
Raleigh按发音应译成“雷利”(无论是《英语姓名译名手册》还是《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都有现成译名),但译者却仍要自作主张译成“拉列”,这且不说。
更加荒谬的是译者为他的“拉利”所做的一条注释。
有关的译文是这样的:“也许,正像批评家拉列评论《失乐园》(Paradise Lost)一样,它是一个‘死亡观念的纪念碑’吗?”(第288页)译者在同页为“拉列”所做的注释是:“拉列(Raleigh, Sir Walter,1552-1618),英国探险家、政治家、朝臣、历史家及诗人。
”看了这条注释,我断定译者找错人了:此“拉列”非那“拉列”(姑从其译)。
因为,《失乐园》的作者、著名英国诗人弥尔顿要到1608年才出生,10年后,即1618年,当这位“拉列”先生离开人世时,弥尔顿才10岁,他怎么能写出《失乐园》来?自然,也更谈不上“拉列”为之写评论了。
顺便说一下,此“拉列”的生年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当为1554年。
另外,《失乐园》
1严平《走向解释学的真理――伽达默尔哲学述评》,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要到1667年才出版,其时,这位“拉列”先生已经去世半个世纪了。
其实,为《失乐园》写评论的雷利(不是拉列)也并不难找,就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紧接着那位“雷利”下面还一个“雷利”的词条,所附的英文原文是:Raleigh, Sir Walter (Alexander),(1861.9.5-1922.5.13)。
词条介绍说这位雷利是英国文人,评论家,1904年曾任牛津大学英国文学教授,著有《风格》、《华滋华斯》、《莎士比亚》、《约翰逊六论》等书。
很巧,这两位雷利都被册封为沃尔特爵士,若不仔细,的确很容易搞混。
但后一位雷利在括号内注明他的名字叫“亚历山大”。
我猜想,这个雷利才是写《失乐园》评论的雷利。
2翻译学术著作、尤其是在翻译人名以及为人名作注(因为作注也是翻译的一部分)时,要谨慎小心。
一般而言,应尽量采用约定俗成的译名,没有约定俗成的,要参照“译名手册”译,不要随意乱译。
做注释时,要多查辞典及相关工具书,否则就会闹出让美国作家混入英国诗人的队伍、或者让去世已经半个世纪的死者为他从未见过的诗作写评论的笑话。
学术著作的人名翻译要谨慎,这也应该视作学术规范的一部分。
(原载2002年9月25日文汇读书周报)
2因译文正文未附“拉列”的外文名,根据译注中的外文名作此判断,因此只能算是“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