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协会调查情况
一、老年协会作用
老年协会是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老年群众组织,是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平台,是基层老龄工作的重要组织载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老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基层老年群众组织,在维护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调解涉老纠纷、维护老年权益、推进移风易俗、活跃文体活动、关心下一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我市老年协会情况
我市各老年协会组织在市老龄办指导下,大力开展老年文体活动,从老年学校到基层社区,老年人绘画、书法、健身舞蹈等活动蓬勃开展,开展了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树立了老龄工作品牌。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老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全社会老龄化意识不强,社会支持力度不够。
有些单位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缺乏老龄意识。
2、老年服务业发展滞后,老年人享受社会公共服务相对较少。
一是老年福利服务设施数量少简陋。
二是居家养老服务欠缺。
据调查显示,70%的城镇老人在选择养老方式时选择居家养老,与此形成反差的是目前我市社区居养老服务设施不全、服务组织欠缺、志愿者服务队伍不稳定,能够提供的服务项目很少,不能适应老年人的需求。
三、对策和建议
1、强化舆论宣传,营造老龄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要积极开展老龄宣传工作,广泛宣传老龄工作的重大意义和成功经验,宣传老年法律法规,宣传老龄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宣传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和社会新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开展孝亲敬老之星评选,敬老文明号创建,组织开展好敬老月活动,要把敬老、爱老、助老作为各类文明创建的重要标准,形成人人尊重关心老年人、支持老龄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2、发展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
一是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强化居家养老服务支持政策,健全社区养老服务实施和网络,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居家养老服务。
统筹社区内养老服务机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等,整合力量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和质量。
二是推进医养融合发展,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
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
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三是培育老龄产业新的增长点,完善相关规划和扶持政策。
引导企业开发生产经营适应老年人需要的用品和提供相关的服务。
探索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老龄产业和培育老年人消费市场的政策措施,支持老龄产业园建设,养老产业项目建设。
积极发展健康养老、老年家庭服务业、老年旅游业和老年消费品等老龄产业。
3、加强老年人法律服务和优待服务。
深入宣传贯彻《老年法》和新修订的省实施《老年法》办法,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司法保障、社会参与的老年维权机制。
加强老年人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法律维权服务。
推动法律援助工作向基层社区村
居延伸,便于老年人就近得到法律援助。
完善老年人交通出行、旅行休闲、门诊医疗等优待照顾政策,落实优待规定,扩大优待范围,提高优待水平。
4、鼓励老年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鼓励和引导公益性、互助性、服务性老年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支持各类基层老年组织参与公共服务项目的组织实施、参与城乡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管理。
鼓励老年人参加基层老年协会等各类基层社会组织,参与“银龄行动”等公益服务活动,在治安稳定、环境保护、城市治理、社区共建、卫生绿化、关心下一代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老龄工作不仅仅是政府需要重视的工作,也是社会各界都应大力支持的工作。
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弘扬“老吾老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才能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