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为切实加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设想、方针目标与推进路径,进一步实施文化兴企战略,培育和创造适合公司实际、催人奋进、开拓创新、永创一流的企业精神,营建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促进公司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公司整体发展目标和实际需要,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育xx集团公司成员企业理念为核心;以构建和谐企业,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创建学习型企业,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秉承“三为”理念,按照“五个一流”总要求,着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切实把企业文化融入公司产业发展链条中,充分体现到组织、员工、产品和服务上,通过培育价值观念、树立企业精神、提炼经营理念、推动行为规范、完善企业制度、创新管理机制、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团结和凝聚公司广大员工,努力建设能够与创建具有一流水准现代能源投资企业目标相适应,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丰富管理内涵、独特魅力与活力的先进企业文化体系。
二、基本思路围绕“一个目标”,抓好“两个重点”,谱写“三篇文章”,培养“四种意识”,实现“五种能力”。
一个目标:就是着眼于实施xx集团区域发展战略,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营造人本和谐的企业发展环境,推进xxxx公司科学、协调、持续、和谐发展,创建国际一流投资控股公司。
两个重点:以坚持与企业战略目标相结合,着力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抓好理念系统的设计和宣导,塑造企业“灵魂”;以坚持与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相结合,立足xx集团VI视觉识别系统,抓好识别系统的推广和规范。
着力以规范制度文化突出管理文化,切实提高公司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以推进“6S”行为管理标准,建立并完善公司“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大力推进行为文化;以制定并实施公司《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安、健、环”体系贯标认证等打造安全文化和绿色发展文化,进而建立和规范企业行为识别系统,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三篇文章:以“三为”理念为统领,引导价值取向;强化学习文化,提升团队素质;铸造品牌,展示“xxxx”形象。
四种意识:立足市场的竞争意识;面向未来的发展意识;放眼山西乃至全国、全球的开放意识;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
五种能力:强大的企业凝聚力;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强烈的领导感召力;旺盛的员工创新力;持久的品牌形象影响力。
三、总体目标立足公司发展战略,按照“五个一流”要求,建立和培育反映公司特色的一流文化体系,创建一流的文化建设机制,营造一流的文化创建环境,凝聚一流的文化建设人才,打造一流的文化品牌,形成一流的发展软实力。
通过企业文化的创新和建设,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增强公司凝聚力,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实现公司企业文化与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公司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统一,企业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和谐统一,为推进公司战略规划实施,创建国际一流企业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四、建设原则导向性原则:贯彻和体现党、国家、人民的意志和xx集团意愿,履行社会责任,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公司战略目标实现,促进公司科学发展。
适应性原则:符合公司实际,使企业文化建设与公司发展战略相适应。
科学性原则:尊重企业文化的建设规律,系统思考,综合协调,全面推进。
操作性原则:注重原则性和可行性的结合,从实际出发,重于建设,便于操作,突出实效。
特色性原则:凸显公司产业特点,彰显企业个性, 追求卓越,塑造特色企业文化。
创新性原则:坚持传承与创新相辅相承,探索新理论、开创新局面、形成新成果。
五、框架体系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主要由文化体系建设、子文化体系建设、文化载体建设和文化推进体系建设等部分构成。
(一)公司文化体系建设。
文化体系是企业文化建设体系的核心,是其它体系建设的基础。
主要内容:公司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主要内容包括: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
1.精神文化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一种企业意识和文化观念,它是一种以意识为形态的深层企业文化。
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
主要包括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宗旨、企业价值观、企业经营理念、企业作风、企业伦理准则等内容,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属于公司文化的理念识别系统MI(Mind Identity)。
2.行为文化指企业人员在生产经营、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是以人的行为为形态的中层企业文化,它以动态形式作为存在形式。
主要包括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的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
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折射出企业精神和企业的价值观,属公司文化的行为识别系统BI(Behavior Identity)。
3.制度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实践中产生的一种文化特征和文化现象,它是企业文化中人与物、人与企业运营制度的中介和结合,是一种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它既是企业为了保证实践目标而形成的一种管理形式和方法的载体,又是企业从本身价值观出发形成的一种制度和规则。
主要包括:公司规范、规章制度、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等,属公司文化的行为识别系统范畴BI(Behavior Identity)。
4.物质文化是由公司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它是一种以物质为形态的表层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文化和企业精神文化的显现和外化结晶。
主要包括:公司标识(VI)及其应用、文化传播网络(公司书籍、文化展览、宣传画册、宣传音像制品、xx内部刊物等)、信息网络平台、员工文化活动,属于公司文化的视觉识别系统VI(Vision Identity) 。
结构组成:1.形象识别体系(1)视觉识别系统建设。
以xx集团《CIS视觉识别系统手册》为基础,在推广确定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和产业特色的公司名称和标识,编制《xxxx公司视(听)觉识别系统管理手册》。
(2)一流环境建设:实施“6S”管理,确定“6S”管理方案,抓好工作环境的治理,通过建立和推行《生产现场管理办法》和《公司环境形象建设标准》,建立“一流环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创造和谐、融洽的企业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2.文化理念体系(1)理念识别系统建设。
在对公司现状进行全面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导入CI系统,逐步梳理和提炼出反映公司产业特点,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和丰富管理内涵的理念体系,打造具有xx公司自身特色的学习文化、安全文化、质量文化、环境文化以及创新文化、廉洁文化等。
积极实施公司企业形象战略,编制《公司理念识别系统管理手册》,倡导业绩第一、责任第一、诚信第一和讲发展、讲大局、讲规则、讲精神的理念,同心同德,用心工作,创新发展,追求卓越。
建立体现时代精神、彰显企业特色、符合公司发展需要和员工心理需求的精神文化体系。
同时,增强文化理念宣贯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使之深入人心进而指导行动,并通过有序渗入组织传播体系、制度文化体系、行为文化体系和物质文化体系,实现理念文化的落地扎根。
(2)理念体系构架:主要包括核心理念和应用理念。
核心理念涉及企业使命、企业愿景、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等,应用理念涉及人才理念、安全理念、质量理念、成本理念、廉洁理念、诚信理念、创新理念、客户理念、市场理念、管理理念等。
3.行为规范体系(1)行为识别系统建设:结合公司理念和行业特点,确定并推广职工行为养成管理标准;完善《公司员工行为规范》,积极推进落实,将文化理念转化为一系列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
以明确准则、积极宣贯、促进自觉执行为主线,通过入司教育、岗位培训、日常管理、绩效考评、评先选优与聘任合同的全流程管理,促使企业文化理念进入日常管理执行系统,促进员工文化素质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
公司行为识别系统:包括企业行为准则、员工行为准则、职业道德规范、职业礼仪规范、公共关系规范、日常礼仪规范等。
(2)制度文化体系建设:包括决策管理制度、战略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
以“科学创新、优化流程、精细规范、务实求效”为原则,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权责明晰、规范严谨、执行有力”的制度文化体系。
并通过持续的改进完善,促使制度体系在“在传承中创新,在适宜中成长”,不断增强制度的生命力和适宜性。
(二)子文化体系建设子文化体系是文化体系的延伸、细化和塑造,主要包括:1.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建设着力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升关爱生命的理念,强化员工的全程安全意识,这是公司经营发展的生命线,是公司发展的成功之本。
安全文化包括安全理念、安全机制、安全措施、安全氛围等。
安全文化体系:安全方针、安全价值观、安全性研制流程、安全性评审准则、安全行为规则、安全管理程序、安全管理制度等。
安全文化建设实施主要途径:建立装备的安全健康性标准体系;开展基建、生产安全现场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机制、基建运营过程的安全性控制流程、装备的安全性评审体制和准则;开展员工安全培训;组织开展以安全文化为主题的活动;编写安全文化手册等。
2.质量文化质量文化重在提炼并提升对质量价值观的认同度,注重细节,倡导精细、精益、精诚管理;推进现场管理和六西格玛管理。
质量文化体系:质量方针,质量价值观,质量行为准则等。
质量文化实施载体主要包括:强化质量意识;开展质量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开展员工质量文化培训;建立健全质量案例档案;建立健全质量问题曝光制度、质量信息发布等相关制度;编写质量文化手册等3.成本文化成本管理是公司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
成本文化着力于使全体员工树立成本意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和物质保障条件等。
成本文化体系:成本方针,成本理念,成本目标,成本价格体系,成本管理制度体系等。
成本文化实施载体主要包括: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建立目标成本控制系统;制定成本控制工程建设纲要;编写成本文化手册等。
4.经营文化经营文化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特有的思维方式与行为,由企业经营观念与经营行为方式两个层次构成。
经营观念是指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和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制定的思想。
经营行为方式是指企业员工在经营行为中共同遵循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它是经营观念的体现与贯彻。
公司经营文化将通过宣贯、培训等形式,以建立和树立现代经营观念为基础,以培育现代经营行为为重点,逐步变经营文化理念倡导为经营文化行为,形成全体员工和企业企业自觉的、稳定的行为规范、行为模式。
5.廉洁文化廉洁文化建设是公司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着力于牢固树立廉洁从业理念,规范廉洁自律行为,打造廉洁型干部队伍,促进廉洁企业建设。
廉洁文化体系:廉洁从业建设原则,廉洁从业理念,员工道德规范,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领导干部廉洁规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