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

选择题1. PPP协议是协议。

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高层2.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是A. 突发错B. 计算错C. CRC错D. 随机错3.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是A. 线路控制B. 流量控制C. 差错控制D. 以上都是4. 下列产品中是在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进行互连的。

A. 中继器B. 路由器C. 网关D. 网桥5. 以下对PPP协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具有差错控制功能B. 仅支持IP协议C. 支持动态分配IP地址D. 支持身份验证6. 以太网的协议标准是A. IEEE802.3B. IEEE802.4C. IEEE802.5D. IEEE802.67. 不属于数据链路层协议考虑的范畴A. 控制对物理传输介质的访问B. 相邻节点之间的可靠传输C. 为终端节点隐蔽物理传输的细节D. 定义数据格式8. HDLC帧格式中标志序列(F)是A. 11111111B. 11111110C. 011111111D. 011111109. 曼彻斯特编码和4B/5B编码的效率分别是A. 100%和100%B. 50%和80%C. 80%和50%D. 50%和50%10. 采用串行线路连接到网络时,如果希望能够支持动态分配IP地址,那么数据链路协议应该采用协议。

A. SLIPB. PPPC. HDLCD. SDIC11. 下面协议包括CSMA/CD,令牌总线和令牌环。

A. IEEE801B. IEEE802C. IEEE803D. IEEE80412. IEEE802.3标准采用A. 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和1-坚持算法的CSMA媒体访问控制方法B. 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和0-坚持算法的CSMA媒体访问控制方法C. 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和1-坚持算法的CSMA/CD媒体访问控制方法D. 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和0-坚持算法的CSMA/CD媒体访问控制方法13. 采用星型拓扑的10Mbps基带双绞线以太网可以表示为A. 10Base-5B. 10Base-2C. 10Base-TD. 100Base-T14. 以太网采用的发送策略是A. 站点可随时发送,仅在发送后检测冲突B. 站点在发送前需侦听信道,只在信道空闲时发送C. 站点采用带冲突检测的CSMA协议进行发送D. 站点在获得令牌后发送15. 在不同网络之间实现数据帧的存储转发,并在数据链路层进行协议转换的网络互联器称为A. 转换器B. 路由器C. 网桥D. 中继器16. 最准确地描述了循环冗余检查的特征。

A. 逐个地检查每一个字符B. 能够查出99%以上的错误C. 不能够查出有偶数个位出错的差错D. 不如纵向冗余检查可靠17. 下列协议中, 使用带位填充的首尾标志法组帧。

A. DDCMPB. HDLCC. BSCD. SLIP18. BSC 被看成是 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A. 面向位的DDCMPB. 面向字节计数的C. 面向字符的D. 面向分组的19. 以下关于误码率的描述中, 是错误的。

A. 误码率是衡量数据传输系统正常工作状态下传输可靠性的参数B. 对于一个实际的数据传输系统,要求的误码率越低,传输系统设备的造价就越高C. 实际应用中数据传输系统的误码率可以达到零D. 在实际测量一个数据传输系统时,只有被测量的传输二进制码元数越多,才会越接近真正的误码率的值。

20. 二进制比特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称为A. 纠错率B. 误码率C. 最小数据传输速率D. 最大数据传输速率21. 为了避免传输中帧的消失,数据链路层采用的是A. 发送帧编上序号B. 循环冗余编码C. 海明码D. 计时器超时重发22. 在面向字符型协议的BSC 的10个传输控制字符中,用于询问的是A. SOHB. ACKC. ENQD. EXT23. 下列协议中不属于TCP/IP 协议族中的是A. ICMPB. TCPC. DNSD. HDLC24. HDLC 常用的操作方式中,传输过程既能由主站启动又能由从站启动的是A. 异步平衡方式B. 非平衡异步响应模式C. 非平衡正常响应模式D. A 、B 、C 都可以25. HDLC 常用的操作方式中,只能由主站启动的是A. 异步平衡方式B. 非平衡异步响应模式C. 非平衡正常响应模式D. A 、B 、C 都可以26. 下列属于循环冗余校验所具有的特征的是A. 逐个校验每一个字符B. 能查出任意奇数个比特出错的差错C. 查不出偶数个比特的差错D. 没有奇偶校验可靠27. 采用HDLC 传输比特串011111111000001,位填充后输出为A. 0101111111000001B. 0111110111000001C. 0111101111000001D. 011111101100000128. 根据下面滑动窗口状态,可以看出通信双方所处的状态是A. 发送方发送0号帧,接收方准备接收0号帧B. 发送方发送1号帧,接收方收完0号帧C. 发送方发送0号帧,接收方准备接收1号帧D. 发送方发送1号帧,接收方接收完1号帧接收方29. 在选择重传协议(SR )中,当帧的序号字段为3bit ,且接收窗口与发送窗口尺寸相同,发送窗口的最大尺寸为A. 2B. 4C. 6D. 830. 下列协议中,不会发生碰撞的是A. TDMB. ALOHAC. CSMAD. CSMA/CD31. 在监听到信道忙时,仍然继续监听下去,直到信道空闲为止。

采用该种方式的CSMA 协议称为A. 1-坚持型CSMAB. 坚持型CSMAC. p-坚持型CSMAD. 非坚持型CSMA32. 在以太网中,实现“给帧加序号”功能的层次是A. 物理层B.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C.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D. 网络层33. 以太网中,在第5次碰撞之后,一个节点选择的K 值为4的概率是A. 1/8B. 1/16C. 1/32D. 1/6434. 在某CSMA/CA 网络上,计算机A 有1个2时槽的帧间间隔,计算机B 的帧间间隔是6时槽,计算机C 的帧间间隔是4时槽,则具有最高优先级的设备是A. 计算机AB. 计算机BC. 计算机CD. CSMA/CA 中不能分配优先级35. 在同一局域网上的两个设备具有相同的静态MAC 地址时,其结果是A. 首次引导的设备使用该地址,第二个设备不能通信B. 最后引导的设备使用该地址,第一个设备不能通信C. 这两个设备都不能正确通信D. 两个设备都可以正确通信36. 10BaseT 网络采用的传输介质是A. 双绞线B. 同轴电缆C. 光纤D. 微波37. 下列不能分割碰撞域的设备是A. 集线器B. 交换机C. 路由器D. 网桥38. 对于由交换机连接起来的10Mbit/s 的共享式以太网,若共有10个用户,则每个用户能够占有的带宽为A. 1Mbit/sB. 2Mbit/sC. 10Mbit/sD. 100Mbit/s39. 数据链路层必须执行:链路管理、帧传输、流量控制与 等功能。

A. 流量控制B. 面向连接确认服务C. 差错控制D. 面向字符型40. 在通信过程中产生的传输差错是由随机差错与 共同组成的。

A. 字节差错B. 连接差错C. 突发差错D. 字符差错41. 下属协议中, 不是链路层的标准。

A. ICMPB. BSCC. PPPD. SLIP42. HDLC 协议中通常使用的成帧方法是A. 字符计数法B. 字符填充法C. 比特填充法D. 物理层编码违例法43. 3比特连续ARQ 协议,发送窗口的最大值为A. 2B. 3C. 7D. 8注:当用n 个比特进行编号时,若接收窗口大小为1,则只有在发送窗口的大小12-≤nT W 时,连续ARQ 协议才能正确运行。

44. 计算机接入Internet 时,可以通过公共电话网进行连接。

以这种方式连接并连接时分配到一个临时性IP 地址的用户,通常使用的是A. 拨号连接仿真终端协议B. 经过局域网连接的方式C. SLIP/PPP 协议连接方式D. 经分组网连接的方式45. 数据链路层协议是A. 为终端结点隐蔽物理拓扑的细节B. 定义数据格式C. 控制对物理传输介质的访问D. 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性传输46. 下列哪一个产品是在OSI的数据链路层进行互连的A. 中继器B. 路由器C. 网关D. 网桥47. 采用串行线路连接到网络时,如果希望能够支持动态分配IP地址,那么数据链路协议应该采用协议。

A. SLIPB. PPPC. HDLCD. SDLC48. HDLC协议的帧结构由起始标志字段、地址字段、控制字段、信息字段、字段和结束标志字段六大部分组成。

A. 起始B. 逻辑C. 说明D. 帧校验序列49. 同步协议分为面向字符的同步协议、和面向字节计数的同步协议三种同步协议。

A. 面向数组的同步协议B. 面向比特的同步协议C. 面向帧的同步协议D. 面向报文的同步协议50. 最常用的差错检测方法有奇偶校验和等。

A. 海明码B. 纠错码C. 循环冗余码D. 归零码51. 在10BASE-T的以太网中,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最大的网段长度是A. 2000mB. 500mC. 185mD. 100m52. 支撑树算法被用于A. IEEE 802.1DB. IEEE 802.3C. IEEE 802.4D. IEEE 802.553. FDDI采用的物理拓扑结构是A. 光纤总线B. 光纤双总线C. 光纤环型D. 光纤双环型54. IEEE802.11系列协议是的技术标准。

A. 宽带局域网B. 光纤局域网C. 无线局域网D. 无线广域网55. 虚拟局域网的技术基础是技术。

A. 带宽分配B. 路由C. 冲突检测D. 交换56. 网络接口卡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转换、通信服务和A. 数据传输B. 数据缓存C. 数据服务D. 数据共享57. 对局域网来说,网络控制的核心是A. 工作站B. 网卡C. 网络服务器D. 网络互连设备58. 网络操作系统为网络用户提供了两级接口:网络编程接口和A. 传输层接口B. 操作命令接口C. NETBOIS接口 C. socket接口59. IEEE 802.3标准规定,若采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在无中继的情况下,同轴电缆的最大长度不能超过A. 500mB. 200mC. 100mD. 50m60. 大多数情况,星型网络拓扑结构比总线网络所用电缆总长要A. 长B. 短C. 相同D. 不一定61. 通常使用命令来测试本地主机的TCP/IP配置是否正确,测试地址为。

A. ipconfigB. pingC. tracertD. RouteA. 127.255.255.255.B. 127.0.0.0C. 127.0.0.1D. 12.0.0.162. 网络独立于协议,网桥最高层为数据链路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