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课前预习白颊长臂猿白颊长臂猿几乎常年都在树上生活。
行动的时候,能用单臂把自己的身子悬挂在树枝上,双腿蜷曲,来回摇摆,像荡秋千一样荡越前进,一次腾空移动的距离就有3米远,每次可以连续荡越8-9米。
雌白颊长臂猿还让刚出生不久的幼仔把手脚抱在自己的胸前,带着它一起在森林的上空飞速行进。
它们的动作灵活、自然、轻松、优美,如同飞鸟一般,有时在半空中还能做出“鹞子翻身”、“苏秦背剑”、“蜻蜒点水”等高难动作,使人感到惊心动魄,称之为高空“杂技演员”。
我国古代传说有一种叫做“通臂猿”的动物,神通广大,来去如飞,两臂相通,具有自由伸缩的能力,能够把一侧臂缩短,而使另一侧的臂变长,这种传说的来历,可能就是由被神化了的长臂猿而想象出来的。
白颊长臂猿的喉部长有喉囊,又叫音囊,喊叫的时候,喉囊可以胀得很大,使喊声变得极其嘹亮。
它是哺乳动物中的“歌唱家”,特别喜欢鸣叫,形式有雄兽的“独唱”、雄兽和雌兽的“二重唱”和雄兽及其家庭成员的“大合唱”等等。
特别是气势磅礴的“大合唱”,一般是成年雄兽首先发出引唱,然后成年雌兽伴以带有颤音的共鸣,以及群体中的亚成体单调的应和,“呜喂,呜喂,呜喂,哈哈哈”,音调由低到高,清晰而高亢,震动10谷,几千米之外都能听到。
每天至少鸣唱1-2次,有时多达3-4次,一般与天气变化有关,主要是在清晨和傍晚,每次鸣唱持续的时间短的只有2-3分钟,长则在20分钟左右。
遗憾的是,它们高昂悦耳的歌声也给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因为偷猎者正是根据歌声寻找到它们的。
白颊长臂猿的分布范围极为狭窄,仅限于云南南部的勐腊、江城、绿春和建水等几个县境内,在国外还见于越南、老挝、泰国等地。
白颊长臂猿上世纪60年代初期在云南勐腊县尚有一定数量,甚至在县城中每天清晨都能听到它们的叫声,总数约有500-600只。
从70年代起就已经逐渐绝迹,目前仅剩70只左右,即使在森林中,也很难听到白颊长臂猿的叫声了。
【请你想一想】通过阅读《白颊长臂猿》,你都知道了白颊长臂猿的哪些信息呢?知识精讲【说明文】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
2、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3、说明文的分类1)、事物说明文:如《松鼠》。
2)、事理说明文:如《假如没有灰尘》。
4、如何掌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对象即文章说明的话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
二是抽象事理。
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篇说明文仅仅明确了说明对象是不够的,读者要进一步理解说明文的内容,还要重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而要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
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从分析标题入手。
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有的标题用陈述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
2)、从分析材料入手。
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
然后归纳小结。
在文章中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文章中有足以概括特征、本质的语句。
通过对全文的阅读分析,可以把它找出来;二是文章中没有全面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本质的语句,或者虽然有,但不集中,需要通过对全文的分析把它概括出来。
5、说明顺序三大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表时间的词语;2)、空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表方位的词;3)、逻辑顺序就是以思维的规律为序。
一般来说,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常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构造的,常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常用逻辑顺序。
6、“九大”说明方法(巧记:分列作下举,打摹作画图)1)、分类别:这是一种把说明对象按类分项(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逐一说明的方法。
其作用是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例句: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
2)、列数字:即用列举数字来体现说明特点的一种说明方法。
其作用是能把说明对象的特点说得更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例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3)、作比较:即选用具体的或人们熟知的并且和要说明的事物有着某种外部的或内在联系的事物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或用数字等作比较,从而突曲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一种方法。
其作用是更加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征。
例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4)、下定义:即用简明扼要的话对被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做周全、周密地规定地说明。
它用一种基本固定的判断句式。
揭示出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属性。
作用是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使说明对象更加严密。
例句: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5)、举例子:即举出实物来说明事物。
其作用是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
例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6)、打比方:即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对事物作形象的说明。
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7)、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
例句: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
千态万状。
惟妙惟肖。
8)、作诠释:能通俗地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的特点或特性。
其作用使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被说明的事物。
例句: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9)、画图表:这是一种运用直观的示意图和表格等形式,说明事物和事理的一种说明方法。
其作用是使读者一目了然。
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7、说明文的语言特性:说明文语言具有准确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若是在表达中“失之毫厘”,其结果就会“谬以千里”,所以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无误,给读者以科学的认识。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说明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门学科的教科书、科普读、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都是说明文。
可以说,说明文和我们日常学习、生活、工作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例题解析(一)判断下面各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A.下定义B.作比较C.列数字D.打比方E、摹状貌F、举例子1、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2、大礼堂的主席台有小会场那么大,可以容纳三百多人。
()3、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4、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5、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
()6、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
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着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来,有时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二)阅读《白蚁》,回答问题。
白蚁常言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998年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一些堤坝出现“管涌”就是蚁害所致。
当然,这里所说的“蚁”不是普通的蚂蚁,而是土白蚁。
土白蚁行踪诡秘,为害隐蔽。
外表看来完好无损的河堤土坝很可能已经遭受严重破坏。
如荆江大堤上飞驰的小吉普竟然全车陷落在土坝中,至于行人、水牛跌入坝中“陷阱”的情形更是屡见不新了。
那么,小小的白蚁为什么能掏空千里之堤,使之毁于一旦呢?科学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我国的白蚁大体上可分为三类:“木栖生白蚁,土栖性白蚁和土木两栖性白蚁。
破坏堤坝的白蚁主要..是土栖性白蚁,却专在土中筑巢的一类白蚁。
一个成年蚁巢内的几百万只白蚁在一起过着”有组织、有纪律”的群体生活。
白蚁的社会有严格的分工:蚁王、蚁后专门繁殖后代;兵蚁负责安全保卫;工蚁数量最多,从事筑巢、觅食等基本劳动。
土白蚁的巢穴在地上可深达2米,主巢大约..1-2立方米,主巢周围的副巢多达百余个,巢穴之间有四通八达的蚁道相连。
由于土白蚁不断在堤坝内分群、蚕食、筑巢,使得堤坝中蚁巢星罗棋布。
一旦汛期来临,水位高涨,水流溢入蚁道、蚁穴,就会出现堤坝管涌、渗漏和滑坡等险情。
如果不及.时.排除,则会堤崩坝垮,出现灾难性后果。
土白蚁对人类而言是一种有害昆虫。
土白蚁蚁群庞大,繁殖迅速,习性隐蔽,破坏力强,要彻底消除它的危害并非易事。
近年来,科学工作者已在这方面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千里之堤,固若金汤”的远景必将成为现实。
1、上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
2、上文的说明顺序是。
3、再给短文加一个标题。
4、末段的“固若金汤”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用得好是否恰当,谈谈你的看法。
5、第二段中加点的字,仔细体会它们的作用,说一说文中语言的主要特色。
(三)阅读《昆虫的“鼻子”---触角》,回答问题。
昆虫的“鼻子”---触角○1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无数蚂蚁集结而成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
○2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计!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推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3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这全凭着它头上长得两个小“犄角”—触角!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
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吧:蟋蟀的触角向一簇;蝴蝶的触角像两个;白蚁的触角像一串;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
○4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麋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
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5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
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6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
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它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嘤嘤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7仿生学家们因此受到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