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特点
第三章 个体行为规律 第一节 关于个体行为的几种解释
编辑ppt
1
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行为主义心理学正是产生于20世纪初叶,第一次世 界大战爆发的前一年(1913)的美国,当时美国资本 主义发展已进入新的垄断阶段,迫切要求充分利用人 的全部潜力来提高生产效率,最大限度地创造利润, 最稳定地维持社会秩序。而要提高生产效率就要提高 身体动作的效率,要维持社会秩序也要靠人们的行动 来遵守社会秩序。因此,探索和掌握行为的规律,预 测和控制人的行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量及其效率 是机器大工业生产的迫切需要。这是美国现代资本主 义社会对人的总要求,也是研究人的总目的。
操作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创 制斯金纳箱,发明著名的教 学机器,设计程序教学方案, 行为矫正术的开创者
斯金纳(1904-1990)
编辑ppt
8
新行为主义的主要特征:
1.不排除意识经验,承认有机体内部活动 的作用,重视对动机和认知机制的研究,提 出中介变量的概念。(托尔曼)
2.重视操作分析的客观方法,力图用科学 操作使心理学术语客观化,摆脱那些不能进 行客观观察或科学论证的问题。(斯金纳)
(2)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者采用可观察、可测量的 客观实验法(观察法、测验法),强调研究的客观性 和数量处理的精确性,这在避免研究的主观思辩方面 迈出了长足的一步。
编辑ppt
5
(3)研究内容
本能理论: 反对本能 环境决定论 教育万能论。
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和我可用以培养他们的特 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证随机选出任何一个,不问 他的才能、倾向、本能和他的父母的职业及种族 如何,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 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或 乞丐和小偷。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美国现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 影响西方心理学甚巨,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第一势力, 其根本特点是排斥意识,主张以行为为心理学的研 究对象。
编辑ppt
3
John Broadus Watson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坚持心 理学等同于自然科学,心理学的 研究对象不是心理和意识,而是 人和动物的行为,反对使用内省 法,主张采用客观方法,否认行 为的遗传和本能的作用,是教育 万能论、环境决定论的倡导者。
编辑ppt
2
行为主义由华生于1913年创立,其形成和发展可 分为两个时期:1913——1930 为古典行为主义(华 生、拉什利);1930——1960年初为新行为主义 (广义和狭义):狭义(托尔曼、斯金纳),开始 注意对动机和认知机制的研究;广义的又叫新的新 行为主义(助手和学生),他们将意识、思维和心 象回归为心理学合法研究对象。
刺激
个体的心理特征
对刺激的个人解释
行为反应
刺激反应机理
编辑ppt
14
• 美国肯塔基大学教授华莱士提出了个体行为与 绩效模式 见p59图3-2。
• 任何具体的行为或行动能否产生绩效,要依赖 于组织对个人的期望或要求。组织中的两个成 员也许以一种几乎相同的方式行动,但如果他 们的工作要求有不同类型的行为,那么,一个 人的行为可能有效,另一个则无效。只有在有 明确的标准并了解组织的期望与要求时,我们 才能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能否产生有效的个体绩 效。
• 以上内容见p59图3-3。
编辑ppt
15
(二) 个体行为特征 目的性 社会性 自主性 连续性 持久性 可塑性
编辑ppt
11
赫尔的主要观点
赫尔坚决主张动物和人的一切适应性行为,从根本上 说是物理的、非心理的。他认为建立一条从简单的电 子质子运动一直延伸到复杂的目的性行为(包括理性 行为和道德行为)的连续不断的逻辑链索,是科学的 理所当然的目标。赫尔特别赞赏欧几里得和牛顿等人 关于数学和物理的演绎系统,并把它作为模型用来发 展成一种普遍的和形式化的行为系统。这就是他所倡 导的假设-演绎系统。假设-演绎系统开始于假设,每 个假设充分地完满地与一个逻辑系统相结合,从中演 绎出结论(定理)来。如果结论与经验事实相符合, 假设就保留;否则,假设就得加以修改或排除。
编辑ppt
6
情绪理论:情绪是遗传的动的行为,否认在脑中 发生
人格理论:是一切动作的总和,是所有各种习惯 系统的最后产物,以占优势的习惯系 统为根据的
编辑ppt
7
二、新行为主义
(Burrhus frederick skinner) 美国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
编辑ppt
12
三、勒温的观点
• “场理论” B = f(P、E) B:行为 P:个人 E:环境
• 用于群体动力的研究, 诸如:规范、沟通、领导等
编辑ppt
13
第二节 个体行为规律
一、个体行为规律 (一)个体行为模式
不同个体的行为特征不同,如需要、情绪、意志、 兴趣、能力、气质、态度以及社会经历都有差异,对 同一刺激产生不同的反应,即不同的知觉。
华生(1878-1958) 刺激
反应
编辑ppt
4
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1)研究对象上,将人的外显行为作为其唯一研究对 象,并将对动物的研究结果简单地推演到人的身上, 关注的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人的一切心理 活动都是有机体外部的行为,即S—R联结,神经系统 不过是在感觉和反应器官之间起联络和传导作用而已。
编辑ppt
10
3.操作强化原理的教学应用-程序教学 批评当时教育实践的缺陷 (1)学习的强化方式是消极的 (2)行为和强化之间时间间隔太久 (3)缺乏巧妙程序 (4)班级教学使得对单个学生的行为 强化太少
程序教学的原则:小步子原则、积极反应原则 (提问普遍化,促使学生对每一步教学内容的思 考和反应)、及时强化、自定步调原则
编辑ppt
9
斯金纳主要思想观点:
1.对行为的分类:一种是应答性行为,特定刺激 引起的行为(经典);另一种是操作性行为,个体 操作环境的行为,构成行为的反应是自发的。这类 行为是动物和人类中最多的。
2.操作性条件反射:以有机体的行为作为获得奖 赏和逃避惩罚的手段或工具,又叫工具性条件反射。 重视强化的作用,强化有正强化(增加某种刺激, 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物是正强化物)和 负强化(刺激消失,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是负 强化物,力图避开的厌恶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