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 小说欣赏》

《 小说欣赏》


2、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 作者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以八股取士的 科举制度,刻画了一批面目各异的封建知 识分子、市井奇人以及下层劳动人民的形 象,显示了社会的种种病态,揭露了官场 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败及其对人性的伤 害。
3、曹雪芹的《红楼梦》
我国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峰。 在总的思想倾向上,打破了传统的大 团圆结局,写了一出彻头彻尾的悲剧。 在爱情婚姻问题上,突破了传统的郎 才女貌、一见钟情的才子佳人俗套,提倡 以思想倾向的一致作为爱情基础的知己之 爱,对爱情这一题材进行了丰富深入的描 写。
1、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历史演义小 说,也是中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 在创作风格上小说达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 主义的有机结合。在艺术结构上小说恢宏壮阔 而又严密精巧。作者以蜀汉为中心,以蜀、魏 矛盾为主线,井然有序地展开故事情节,既曲 折多变,又脉络分明。在人物塑造上,尽管存 在着类型化与定型化的缺陷,但许多人物性格 鲜明、栩栩如生。
二、唐传奇
唐传奇被认为是中国小说的自觉时代, 标志着中国小说的真正开端。 代表作品:沈既济的《任氏传》、 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 李朝威的《柳毅传》、
蒋防的《霍小玉传》、
白行简的《李娃传》、
元稹zhěn的《莺莺传》等 。
三、宋元话本
话本始于唐代,盛于宋元。它是当时“说 话”艺人演讲、说唱故事所用的底本。 话本用白话讲故事,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 过程中的“一大变迁”。话本突破了六朝小 说和唐代传奇描写社会上层或非现实情节的 局限,并把作品的接受对象扩大到社会各阶 层,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居有重要地位,对 后世短、长篇白话小说有着直接影响。 代表作:《碾玉观音》、《错斩崔宁》等。
(二)章回小说
明代出现了中国第一批章回小说。章回小 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是由宋元 话本发展而来的。
其特点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 “回”。少则十几回、几十回,多则百余回。 每回前用两句对偶的文字标目,称为回目,概 括本回的故事内容。
当时成就最高的章回小说是明代“四大奇 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 记》、《金瓶梅》。
《三国演义》的语言半文半白,雅俗共赏 。
2、施耐庵的《水浒传》
中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 话小说,它首开中国英雄传奇小说的先河。 小说取得的卓越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写 人艺术的重大突破上,作者准确地把握了人 物与环境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写出 了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人物性格,塑造 了一系列有血有肉的起义英雄的形象,如林 冲、鲁智深、李逵、宋江等。但有些人物还 不够典型,性格平面、单一,传奇色彩太浓。
2、施耐庵的《水浒传》
小说的结构属于单线连环结构,全 书叙事情节呈单线发展,由一个又一个 故事组成,这些故事既有相对独立性, 又一环紧扣一环,从而构成一个统一的 整体。 《水浒传》的语言具有大众化、口语 化的特点 。
3、吴承恩的《西游记》
《西游记》中国浪漫主义长篇小说的代表 作,也是神魔小说的代表。 小说在艺术上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作者把 神话题材和现实生活内容熔铸在一起,成功地 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想象奇丽丰富, 塑造出孙悟空、猪八戒这类融神性、人性与动 物性于一体的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 《西游记》的语言生动流利、诙谐幽默, 尤其是人物对话,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
4、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
中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小说,是 世情小说的代表,是第一部写家庭题材的 长篇小说,被称为“第一奇书”。
五、清代小说
文言短篇小说而言,清初产生了我国
文言小说的顶峰之作《聊斋志异》;就长
篇章回小说而言,清中叶出现了我国讽刺
文学的集大成之作《儒林外史》和我国古
典小说艺术的最高峰《红楼梦》。
第六课 古典小说欣赏
第一节 小说欣赏概说
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
一、小说概说
(一)定义: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
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小说的基本特征:叙述性、散文性、虚
构性。
1、叙述性是小说的基本属性。小说是以叙述的方 式描述事件、诉说情感、刻画人物的。
2、散文性:小说是采用散文文体进行叙事的,而 不是用韵文和骈文。 3、虚构性:小说所叙之事、所写之人都带有虚构 的性质。与散文不同—散文所写是真实的。
3、曹雪芹的《红楼梦》
在情节上 , 摆脱了传统小说追求 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的倾向,善于从平 凡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出不寻常的审美意 义。
在结构上,一反传统小说的线形结 构形式,采用了纵横交织的网状结构形 式。
环境是指一定时代的、社会的和自然 的环境。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背景和场所, 起着烘托人物的性格、展示情节发展的作 用。
(四)小说的种类:
1、按篇幅的容量大小,小说可分为长篇、中 篇、短篇和微型小说。 2、其他分类:
( 1 )按照题材可分为:历史小说、爱情小说、 侦探小说、武侠小说、科幻小说等等;
( 2 )按语言特点可分: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3)按照体制结构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 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等。
1、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一部独具艺术个性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它继承和发扬了六朝志怪小说的浪漫主义 传统和唐代传奇小说的现实主义手法,通过花 妖狐魅故事,曲折地反映现实、抨击时弊,歌 颂爱情,寄托作者内心的孤愤。 人物形象鲜明丰富,女性形象塑造得尤为 成功,即使是花妖狐魅,也极富人情昧。 作品创造性地运用文言语体,又融会大量 口语方言,语言精练,词汇丰富,句法多变, 形成了一种典雅又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
合情,要求反映人们真切的感受、真诚的 意向; 合理,则应当符合事理、哲理,符合人类 现实的“社会关系”。 第二,欣赏情节发展是否有助于刻画人物 性格。
(三)欣赏小说表达方式的艺术性
小说的表达方式以叙述和描写为主。
1、叙述艺术:
由谁叙事、从何种角度叙事、以何种次序 叙事等;巧合、突转、延宕、对比、烘托等技 巧的使用。 2、描写手法: 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 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等。
3、曹雪芹的《红楼梦》 在题材选取上,一反传统小说题材 因袭的现象,比以前任何作品都更发扬 了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基础的现实主义 原则。 在人物塑造上,打破了传统的传奇 式的写法,以写实的手法塑造出一大批 多侧面、立体化、个性化的典型形象。
《红楼梦》片段:
一时饭毕,贾母等都往探春卧室中去闲话, 这里收拾残桌,又放了一桌。刘老老看着李纨与 凤姐儿对作者吃饭,叹道:“别的罢了,我只爱 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凤姐儿忙笑 道:“你可别多心,才刚不过大家取乐儿。”一 言未了,鸳鸯也进来笑道:“老老别恼,我给你 老人家赔个不是儿吧。”刘老老忙笑道:“姑娘 说哪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有什么恼 的?我要恼,也就不说了。 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
四、明代小说
(一)拟话本 拟话本指的是明代文人模拟宋元话本形式而创 作的短篇白话小说。拟话本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 方面,着重描绘了市民阶层中的商人、手工业者 和妓女的生活及心态,但也流露了因果报应、宣 扬色情等思想和庸俗情绪。 著名的拟话本集有:“三言” “二拍” “一 型”: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凌濛初 — 《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陆人龙—《型世言》。
二、小说欣赏
(一)小说人物形象的欣赏。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核心环节。小说通过对 人物和人物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描写来反映 生活。欣赏小说人物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人物是否典型。
第二,人物性格是否有所发展。
第三,人物刻画的手法是否高明。
(二)欣赏小说故事情节的生动性 第一,欣赏情节是否曲折传神、合情合理。
德国希尔特提出—特征性原则:
所谓特征,就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 别标志。特征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细节、 一个场景、一个事件、一个人物、一种 关系等。其外在形象极其具体、独特, 内在含义又极其深刻、丰富。
第二节 中国古典小说欣赏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小说初具规模。
1、志怪小说:东晋干宝的《搜神记》
2、志人小说: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三)小说的基本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1、人物 着重刻画人物形象是小说走向成熟的标 志。不同的小说写人的重心也有所不同。
有些情节性小说着重描写人物的行为; 有的现实主义小说着重刻画人物的性格; 一些现代小说则有淡化人物的行为和性 格的倾向,着重探索人物的意识和心理。
2、情节
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小说通 过情节充分展示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 间的矛盾冲突和复杂关系,多方面地表现 人物性格,反映生活。 3、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