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一个量筒中原有15ml的水,放入一颗荔枝后,量筒中的水的读数为35ml,则这个荔枝的体积为()A.10cm3B.20cm3C.35cm3D.50cm32 . 在野外调查生物种类时,正确的做法是()A.将花草带回家B.品尝异果C.边调查边记录D.只记录喜欢的生物3 . 某同学将水稻、苹果、松树归为一类,把石松、海带和葫芦藓归为另一类。
则他分类的主要依据是()A.根的有无B.种子的有无C.果实的有无D.陆生或水生4 . 在调查校园里的生物过程中.下面四位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A.李华发现一只毛毛虫,觉得太恶心了,不记录B.王强抓到一只不认识的鸟,于是把它带回家探究后当食物C.陈明的调查记录中有菊花,后来他发现其他同学都没有,就把它删掉D.张平在校园内发现一只蟋蟀,它很快就蹦到校园外面去,但他同样记录下来5 . 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是A.测量和调查B.观察和计数C.资料分析和实验D.观察和实验6 . 下列实例中,不属于观察法的是()A.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B.用望远镜研究鸟类的生活C.用摄像机拍摄狮群的生活规律D.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7 . 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只有端正的态度,科学合理的方法,才能获得科学的探究结论。
下列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有关做法,正确的是()A.测量水蚤心率时,应该多次测量求平均值B.科学探究的各个步骤是固定不变的,任何情况下都要按照步骤逐步进行C.若得出的实验结果与假设不同时,应该修改实验数据,使其与假设相同D.验证光对鼠妇的影响时,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即可8 . 下列适合抽样调查的是()A.某校教师的男女比例B.某校初一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C.全国青少年近视率D.七年级一班学生作业完成情况9 . 近视眼给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为了解在校学生近视眼患者的数量,应采用的方法是()A.模拟法B.实验法C.观察法D.调查法10 . 下列用调查法完成的是()A.人体外部形态的描写B.植物叶片细胞的形态C.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的身高情况D.青蛙怎样捕食11 . 小明和同学调查了校园中的生物,将丁香、银杏、枣树、葡萄等归为一类;将蜻蜓、苍蝇、甲虫、蚂蚁等归为一类;将蘑菇等归为另一类。
他们依据的归类方法是()A.按形态结构特征B.按生活环境C.按照用途D.按个人喜好12 .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是实验探究过程的()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制定计划D.得出结论13 . 下列问题哪项不适合用调查的方法研究()A.适于苹果树生存的地理范围B.脑膜炎在我国的发病率C.华北地区主要的绿化树种D.测定种子的发芽率14 . 使用下列实验器具错误的是:()A.盖熄酒精灯B.显微镜观察时用右眼看C.用镊子夹起盖玻片D.玻璃仪器轻拿轻放15 . 科学研究有很多方法,我国每十年进行一次的人口普查采用的方法是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经验法二、填空题16 .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制定合理的_______________。
17 . 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我们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18 . 观察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梅花鹿与马鹿、蟹、牛、蛙之间的亲缘关系,由近到远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可知,与梅花鹿同一目的动物还有哪些?(3)梅花鹿与牛在分类等级上有_________个相同的单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梅花鹿在________这个分类等级上与人分开,说明了什么?19 .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制定合理的_____________。
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____________。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20 . 春播前要测种子的发芽率,只有大于95%时才可以播种.在测定发芽率时,小明同学的建议是“应当尽量挑个大的”,这种想法对吗?__(填“对”或“不对”),你的理由是__.21 . 将下列生物分类:①松②鸡③白菜④草⑤牛⑥蘑菇⑦海带⑧鱼⑨大肠杆菌。
(1)按形态结构特点分类。
植物:______;动物:______。
(2)按生活环境分类。
水生生物______;陆生生物______;寄生生物:______。
22 . 无脊椎动物又可以分为:腔肠动物、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23 . 试管和烧杯,可直接加热的是,需垫上石棉网的是.24 . 填空题⑴生物学是研究__________的科学。
科学工作者常用的科学方法有__________、调查、分类、__________等。
⑵大多数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__________细胞开始的。
细胞经过__________产生出更多数量的细胞,经过__________出现更多类型的细胞。
⑶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叶,生殖器官包括__________、果实和__________。
⑷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淀粉等有机物,并且释放出__________的过程。
光合作用中发生的物质转变是:把简单的__________转变成复杂的__________;能量转化是:把__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_能。
⑸植物体的水分以__________形式散失到体外的生理过程叫做__________。
它主要通过叶片上的__________来完成。
25 . 完成下列植物分类图:图中字母分别表示的植物种类是:A:______植物; B:______植物; C:______植物;D:______植物; E:______植物; F:______植物。
26 . 要了解青蛙与蟾蜍在外形上的异同,应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27 . 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几种植物,回答下列问题:(1)[D]___________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这类植物中的衣藻是单细胞植物。
(2)A类植物已经出现了________、茎、_______等器官,但它的生殖过程离不开___________,所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3)B类植物和C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__________,但B类植物的种子有__________包被着,C类植物的种子是_____________的,没有______________包被。
(4)具有根、茎、叶的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5)图中四类植物最高等的是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最低等的是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6)请将这四种植物分为两类(每类包括两种植物)一类是_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二类是_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着环境。
请你分析下列生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回答问题:(1)在炎热的夏季,鸟类主要在清晨和黄昏较凉爽的时段活动,中午就隐伏不动了。
温度降低到20℃以下时,蚱蝉(俗称“知了”)就停止了鸣叫。
冬天到来时,很多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就要进入冬眠,如青蛙、蛇等。
这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
(2)仙人掌有肥厚粗壮的茎储水,叶子很小,甚至特化为刺,它适于在______的环境中生存;有一种哺乳动物,其体形较大,但是尾、耳朵、鼻端等都较为短小,它适于生活在______的环境中;家兔必须借助_______来支撑身体和运动以适应陆地环境。
上述事例集中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
(3)植树造林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调节气候等。
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
(4)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的作用。
这一事实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 看图填空对上述生物进行归类(用字母表示)(1)按形态结构归类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生活环境归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 . 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是:(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有关的信息(3)(4)设计实验方案(5)(6)分析实验现象(7).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二、填空题1、2、3、4、5、6、7、8、9、10、11、三、综合题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