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和民俗特点
始建于明代的蹬步桥
福建晋江安平桥(梁桥)
安平桥位于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 和南安市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 我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享有 “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安平 桥因安海镇古称安平道,由此得 名;又因桥长约5华里,俗称五 里桥。安平桥属于中国古代连梁 式石板平桥,桥全座用花岗岩和 沙石构筑,双边船形墩,两端成 尖状,便于排水,设在水流较急 而较宽的主要港道,始建于南宋 绍兴八年 (1138),历时十四年 告成。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 安平桥全长2255米,桥面宽3~ 3.8米,共361墩。。桥面以5~8 条巨型石板铺架,石板长5~11 米,宽0.6~1米,厚0.5~1米。 两侧设有栏杆。
二、形式
有多跨式木梁桥、木拱桥、浮桥、吊桥等
三、相关图片
木梁桥
木吊桥
浮桥
浮桥古时称为舟梁。它用船舟来代替桥墩,
故有“浮航”、“舟桥”之称,属于临时性 桥梁。由于浮桥架设简便,成桥迅速,在军 事上常被应用,因此又称“战桥”。 ①传统形式。在船或浮箱上架梁,梁上铺桥 面。②舟、梁结合形式。舟(箱)体、梁、桥 面板结合成一体,船只首尾相连成纵列式, 或舟(箱)体紧密排列成带式。上、下游设置 缆索锚碇,以保持桥轴线的稳定。桥两端设 栈桥或跳板,以与岸边接通。为适应水位涨 落,两岸还应设置升降栈桥或升降码头。
赵州桥(拱桥)
赵州桥坐落在河北省
赵县洨河上。建于隋 代(公元581-618年) 大业年间(公元605- 618年),由著名匠师 李春设计和建造,距 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 史,是当今世界上现 存最早、保存最完善 的古代敞肩石拱桥。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因赵州桥 是重点文物,通车易 造成损坏,所以不允 许车辆通行。
四川乐山大Leabharlann 景区 的九曲栈道天门山玻璃栈道
纤 道
纤道是指架设在水面上的、由一座座石桥连接而成的水上 通道。供纤夫背纤和躲避风浪用。因多为官府出资修建, 亦有官道、官塘之称。
浙东运河古纤道
冰 雪 道
是冬季严寒的地区利用天然河道,或用冰雪人 工修建的道路。可通行滑板类交通工具
城 街、巷、里弄、胡同等 镇 道 路
索桥
索桥也称吊桥、绳桥、悬索桥等,是用竹索或 藤索、铁索等为骨干相拼悬吊起的大桥。古书 上称为絙桥、笮桥、绳桥。多建于水流急不易 做桥墩的陡岸险谷,主要见于西南地区。其做 法是在两岸建屋,屋内各设系绳的立柱和绞绳 的转柱,然后以粗绳索若干根平铺系紧,再在 绳索上横铺木板,有的在两侧还加一至两根绳 索作为扶栏。
独溜索桥
四川灌县珠浦桥(多孔多索索桥》
泸定铁索桥座落在泸定县城
大渡河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 年,建于45年(1706年).康 熙御笔题写"泸定桥",并立御 碑于桥头.桥长103米,宽3米, 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 里,9根做低链,4根分两侧作 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 全桥体重40余吨,两岸桥墩为 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为 我国国内独有.自清以来,此 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 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国 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飞夺泸 定桥而使该桥闻名中外.
栈
“栈道”又称“栈阁”之道,这是古代交通史上一大发明。人们为 了在深山峡谷通行道路,且平坦无阻,便在河水隔绝的悬崖
道 绝壁上用器物开凿一些棱形的孔穴,孔穴内插上石桩或木桩。
上面横铺木板或石板,可以行人和通车,这就叫栈道。为了
防止这些木桩和木板不被雨淋变朽而腐烂,又在栈道的顶端
建起房亭(亦称廊亭)这就是阁,亦称栈阁。相连贯的称呼,
就叫栈阁之道,简称为栈道。
大西南的西 蜀栈道最为 著名。 其修筑工程 之艰巨,方 法之巧妙, 在当时是上 乘。
近近 景景
远景
长江三峡古栈道
三峡古栈道全长约五六十公里。瞿塘峡段从 奉节县草堂河口东岸起,至巫山县大溪对岸的 状元堆山,长约10公里;巫峡段从巫山县对岸起, 至川鄂两省交界处的青莲溪止,长30公里; 期其余则零星分布在西陵峡中。栈道包括道 路、石桥、铁链、石栏等,高出江面数十米
梧州金龙巷 北京胡同
上海西塘乡的弄堂
桥梁
一、定义
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建筑物, 称为桥。 桥梁一般由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附属构造物组成, 上部结构主要指桥跨结构和支座系统;下部结构包括桥台、 桥墩和基础;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 导流工程等。 二、意义
桥梁是陆上交通的创造性延伸和补充,它们解决了河流山 涧阻隔的困难,极大地方便了两岸民众的贸易和往来。并且 有的桥还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 三、分类 (1)、按结构分:梁桥、拱桥、浮桥、索桥、吊桥…… (2)、按建材分:木桥、石桥、砖桥、铁桥、竹桥、藤 桥……
交通运输及其民俗特点
随着商品流通、贸易往来、人际交流 的越来越频繁,远古时代那种靠步行去远 方,以及用手提、肩扛、头顶作为负重和 运输的原始交通和运输方式,已很难适应 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交通运输设施的兴 建与运输工具的制造便应运而生,并在其 长期传承中,形成了不同的运输行业和他 们的生产习俗。
我国传统的交通设施 及运输工具
道
最早的陆地道路,是远古人类为了
路 采集、狩猎而踩出来的小路。
盘山道和石阶路。是人类创造出的适合山地地形 起伏较大的道路。
盘山道
石阶路
丝绸之路,亦称丝路。是指西
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 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 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 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 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 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 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 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
石 主要有蹬步、梁桥和拱桥。 桥
1、蹬步(踏石):在水浅的河流溪涧上,均 匀安放的石块,踏石过河。 2、梁桥: 我国石桥最多的形式;
福建滨海地区最集中; 晋江安平桥为其中之最。 3、拱桥: 东汉时期开始建造; 现存最老的是赵州桥; 侗族风雨桥为石桥之变异形式—— 既有拱桥,又有梁桥,上有亭廊,以避风雨。
广西三江程阳桥(风雨 桥,又称为花桥、廊桥)
贵州都匀的风雨桥
木桥
一、定义
木桥以天然木材作为主要建造材料的桥梁。由 于木材分布较广,取材容易,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 明而且采伐加工不需要复杂工具。所以木桥是最早 出现的桥梁形式。其具有重量轻,强度较高,加工 及各部分连接的构造简单等优点。但其也有易燃, 易腐蚀,承载力和耐久性易受木材的各向异性及天 然缺陷影响等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