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层序地层学田景春讲课2

层序地层学田景春讲课2

系列沉积、加大事件的总和研究; (7)孔破和孔隙流体阶段性演化与海平面周
期性变化的关系。
层序地层学发展的分支学科
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发展
高分辨串层序地层学(high—reso1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概念首先由Posamentier(1992)在阿伯塔东坷 里三角洲人工模拟试验基础上而提出,他认为层序地层学原理 与地质背景规模大小和演化时间长短无关,不仅可应用于海洋 环境中,也可用于其它大防环境中,高分辨率层序作为一次海 平面升降旋回的沉积响应,其分级单位仍是层序,它具有常规 层序的一般属性(包括准层序和体系城),并在控制生、储层分 布及田闭岩性分类中具重要作用.异旋回控制是陆相层序最重 要的驱动力,它决定着地貌旋回、层序内部构成、成因层裕架 及体系城几何形态及其变化。陆相层序随气候和环境变化的时 间尺度通常小于四一五级地层基准面变化周期,在不显示海洋 影响证据的陆相序列中,区城分布稳定的层序及其边界不整台 面的成因可能是气候旋回的产物而与地层基准面无关” 。
层序地层学发展的分支学科
4 高频层序地层学的发展
高频层序地层学(high—frequency stratigraphy)城念最初 由wagoner等(1991)提出。相当于Mail等(1990)和 Posamentier等(1992)的四一五级甚至六级旋回或准层序,周 期为0.01Ma—0.2Ma,为米兰科维苛驱动的气候变化和高频短 周期海乎面变化的综合产物,属行星轨道参数(偏心串、幅度和 岁差)不翘则旋回层序,常以进积型、加积型或迟积型组合型式 产出,并构成三级复合层序(composite sequences) 。高频层 序资料最早发现于北美中大陆晚宾夕法尼亚世碳酸盆岩地层中, 其中共划分出至少55个旋回束(cycle boundles)或四一六级旋 回。随着工作的深入和研究程度的提高,发现在全球范围内不同 时代碳酸盐岩地层中均分布有类似的诅退积型高频层序和进积型 高频层序,后者属向上变深变细变厚序列,分布于海侵体系域中, 后者属向上变浅变组变薄序列,分布于高水位体系城中。高频层 序通常低于地震分辨度,但通常可利用测井曲线资料进行识别和
层序地层学发展的分支学科
因此,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任务是运用综合分析 的方法来研究并解释异旋回控制在陆相沉积过程中的 作用,这将求助于地质科学各分支学科和诸如气候学、 土壤学及海洋学与其它相关学科的通力台作和共同作 战。
由于陆相地层缺乏生物化石,加之长期以来根据地 磁资料进行的层序对比花钱、费时且不准确,地层学 家们一直被陆相地层对比问题所困扰。随着高分辨率 层序地层学发展及其在陆相地层中的应用,仅通过有 限的盆内地层对比,可糟确预测沉积相及其几何形 态.因而高分辨串层序地层学不仅解决了地层学家们 的后额之忧,而且在陆相石油储层、层控矿床及地下 台水层等方面的预田中具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 。
层序地层学发展的分支学科
Ginsburg(1992)在研究大巴哈马台地时明 确阐述了海平面变化对碳酸盐岩早期成岩作用 的影响。Tucker(1992)则系统地总结了层序 地层与成岩作用的关系并明确指出,碳酸盐沉 积物的成岩作用可在相对海平面变化及沉积体 系城这一框架内加以论述,并认为在不同的海 平面旋回时期及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会出现不 同的成岩作用类型。因此,成岩作用信息会有 助于对不整合面的认识,从而有利于重建海平 面变化。
层序地层学发展的分支学科
据此,Akihiro Kano(1992)提出了成岩层序地层学的横念, Goldstein等(1992)提出了碳酸盐胶结层序地层学概念,他们 认为浅水碳酸盐岩层序的成岩特征如胶结物及溶孔等,可帮助 认识不整合面。其原因是:在部分暴露于水面的大陆架碳酸盐 岩横剖面上,随埋深增加成岩作用序列分别是渗流作用、淋滤 潜流作用、潜流作用及深埋成岩作用;当大陆架完全被上升的 海平面淹没时陆架在海底环境中接受碳酸盐沉积物,因此其岩 石由两个部分构成:上部为海水成岩相,下部为淡水成岩相, 不整合面位于上部成岩相和下部成岩相之间。他将这一思想应 用于瑞士Gotland地区泥盆系浅水碳酸盐岩层序中,至少找到 了9种不鳖合面。这对碳酸盐岩层序中难以识别的不整合面的 重新认识,具有理沦指导作用.这不仅为成岩矿物研究方法在 层序地层学中的运用铺平了道路,而且作为理想的桥梁,把成 岩作用和孔破演化与海平面变化科学地联系起来。
层序地层学发展的分支学科
2 成岩层序地层学的发展
长期以来,人们在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过程中, 往往只注重测井、地震及野外围头资料的宏观分 析,而忽略了沉积记录中各种微观现象固有的意 义。近年来通过研究发现,在沉积岩粒闷胶结物、 次生加大边、次生矿物和孔洞充填矿物中,准确 记载着当时地球动力学和物理化学条件及各种自 然变迁的信息。自90代以来,一些具有远见卓识 的沉积学家已意识到成岩微观资料在层序地层学 研究中的重要性,并很快把成岩作用与层序研究 有机结合起来,从此,成岩层序地层学 (diageneitc squence stratigraphy)应运而
层序地层学发展的分支学科
层序地层学作为地球科学的重要基础、交叉 学科之一,其重点和前沿正发生转移,并形成 了一些新的分支学科。
层序生物地层学
成岩层序地层学
层 序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高频层序地层学
层 学
应用层序层学发展的分支学科
1 层序生物地层学
层序生物地层学(sequence biostratigraphy) 作为 层序地层学和生物地层学交叉综合产物,是层序地层学 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它首先提供可预测的相关界面体 系组成的一个物理框架,把生物地层学观察结果置于此 框架中,这些物理相关面确定了真实的年代地层单元, 通过时间间隔网格,这些地层单元可用于评估生物带 “顶”和“底”的相对位置。层序生物地层学的发展和 应用具重大意义:①更精确地确定地层年龄、对比地层 和评价沉积环境;②通明序生物地层学中的物理相关界 面可把非海相生物带与开阔大洋微古化石带进行对比, ②为使用高新技术辨认地下层序单元提供了可预测方法 和理论前提。
层序地层学发展的分支学科
成岩层序地层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沉积相、层序和区城成岩作用的关系, (2)成岩作用与层序边界的关系, (3)不同成因层序,其成岩物理、化学特征
及其变化; (4)胶结成岩事件的区域对比和连续性研究, (5)层序边界代表胶结物晶体生长间断研究; (6)成岩层序作为胶结物结晶生长过程中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