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本章测试2 (苏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正确的叙述是()A .细胞学说的产生是源于对生物学理论的深入研究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是:动、植物和微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D.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结构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解析:细胞学说的重要意义是指明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
答案:D2.在使用10X的物镜和15X的目镜观察到根尖细胞后,不移动装片的位置,只换用40X的物镜和5X的目镜观察同一部位,所见的细胞比先前一次()A .多而大B .少而小C.大而少 D .小而多解析: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少,但细胞较大。
答案:C3.右图所示的细胞可能是()A .酵母细胞B.原核细胞C.动物细胞D.植物细胞解析:图示细胞中仅有一种细胞器----- 核糖体,DNA呈丝状散布于细胞质中,由此可知,此细胞最可能是原核细胞。
原核细胞一般有细胞壁,但有的也没有,例如支原体就是一种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
答案:B4.绿色植物细胞特有,动物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A .核糖体、叶绿体 B.线粒体、高尔基体C.中心体、内质网 D .叶绿体、液泡解析: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答案:D5.下列有关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心体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B.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能量转换功能C.内质网又称生产蛋白质的机器D.液泡内的液体称为液泡液解析: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一些低等植物细胞中也含有中心体;液泡内的液体是细胞液;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答案:B6.新宰的鸡,马上把肉炒熟了吃,肉老而且口味不好,过一段时间再炒,肉反而鲜嫩,原因是 ( )A .新肉内水分太多,炒时失去水分而肉老口味不好B.新肉部分线粒体是活的,产生能量使肌肉收缩变化而口味不好C.过一段时间的肉细胞死亡,使溶酶体酶释放,将一部分蛋白质等水解,使肉鲜嫩D.过一段时间的肉,肌细胞死亡,舒展而鲜嫩解析:细胞内的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能水解蛋白质等有机物。
当细胞死亡后,溶酶体才释放这些水解酶,将蛋白质水解为多肽、氨基酸等,这样肉吃起来有鲜嫩味。
答案: C7.不同膜结构的膜之间互相转化,以“出芽”方式进行的是 ( )A .核膜和内质网膜B.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C.内质网膜和细胞膜D.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点拨:正确解答该题,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明确能互相转化的膜仅三种,即细胞膜、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
第二,直接相连的膜不需要以囊泡的形式转变。
第三,没有直接相连的膜,只能以中间形式——囊泡来转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生物膜之间相互转化方式的认识。
根据教材可知能相互转化的膜是: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
由于内质网膜与细胞膜是直接相连的,因此,它们之间的转化是直接转化,而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之间不直接相连,需要一种中间形式一一囊泡来完成转化,囊泡的形成需要经过“出芽”才能完成。
答案:B8 •分泌蛋白的运输方向是()A .游离的核糖体f内质网f高尔基体f细胞膜B.附着的核糖体f内质网f高尔基体f细胞膜C.核糖体f高尔基体f内质网f细胞膜D.内质网f核糖体f高尔基体f细胞膜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在功能上的联系。
结合分泌蛋白合成分泌的过程:合成一初加工—终加工一分泌到细胞外I I I I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凡是分泌到细胞外的蛋白质,都是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答案:B9.将下列细胞或细胞器置于蒸馏水中,不会破裂的是()A .红细胞B .叶绿体C.线粒体 D .洋葱表皮细胞解析:洋葱表皮细胞具有细胞壁起保护作用。
答案:D10.关于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物駆跨盟运输的方式/ \ 匯功谜I CD I 自器麽'Tyi 喊弋』人红堀腮HE I岔IA .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释放的能量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C.大分子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D.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关解析:图中①代表主动运输,②表示易化扩散,②过程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主动运输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大分子物质以内吞或外排的方式出入细胞;果脯腌制时细胞已经死亡,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消失。
答案:B11 •下表资料显示的是4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I〜W四种不同溶液 1 h后质量转变的百分率,由表可知溶液浓度最低的是( )A.溶液I B•溶液UC.溶液川D•溶液W点拨:(1)明确渗透吸水和失水的条件。
(2)明确马铃薯质量转变率与浓度差的关系。
解析: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处于失水状态,马铃薯质量转变百分率趋向负值,数值越小,说明外界溶液浓度越高;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处于吸水状态,马铃薯质量转变率趋向正值,数值越大,说明外界溶液浓度越低。
答案:A12.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解析: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时,植物细胞应处于生活状态,若将装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细胞会死亡,无法观察到实验现象,所以 A错;由于细胞壁的保护作用,植物细胞浸泡到清水中也不会由于吸水过多而涨破,故 B对;要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外界溶液浓度应大于细胞液浓度,但也不可过高,否则会使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在适宜浓度范围内,KN03溶液中的KJ NO3可以主动运输进入细胞而使细胞自动复原,所以 C错;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说明细胞已经过度失水而死亡,细胞不再具有正常生理功能,所以D错。
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8分)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B] _______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 。
构成细胞膜基本骨架的结构是[] _________ 。
(2)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_____ 。
⑶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性。
这是因为⑷不同细胞的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哪些结构的不同?填写标号)⑸细胞膜的外侧是________ (M、N)侧,判断的依据是⑹经分析人体细胞内外成分,发现细胞内外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差别很大,这说明细胞膜具有哪些生理功能?答案:(1)蛋白质氨基酸 D 磷脂双分子层⑵E糖蛋白⑶流动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大都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可以运动的(4)B⑸M M侧多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6)①细胞膜能使每个细胞与周围环境分离开,维持相对稳定的细胞内部环境,并且具有保护作用;②细胞膜还能有选择地从周围环境中获取养料,排出代谢废物,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14.(10分)请根据右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内填写图中所示结构的编号)(1)该图代表________ 田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 ___________ 、[] _________ 、[ ] ________ 等结构,无_________ 。
(2)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 ___________ 供给,该结构的主要功能是进行________ ,该生理功能消耗的主要能源物质是__________ 。
(3)结构5的名称是________ ,它主要是对来自[] __________ 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⑷结构6、7、8、10分别是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 它们共同组成了________ 其主要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高等植物 2细胞壁 14液泡 4叶绿体中心体(2)11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葡萄糖(3)高尔基体 12内质网(4)核仁染色质核膜核孔细胞核是储存和复制遗传物质DNA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活动和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15.(12分)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两种方式示意图,根据图回答:(1)图①表示_________ 方式,图②所示____________ 方式,完成此过程还需要。
(2)下列物质属于①运输方式的是()A.胆固醇 B .氨基酸 C.甘油 D . CO2E.K J Mg+F.碘G.脂肪酸(3)细胞膜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构成,从结构特点看,具有一定的________ 性,从功能特点看,是一种________ 膜。
解析:题干中给出了物质出入细胞膜的两种方式:图甲是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输,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因此是自由扩散。
图乙是物质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属于自由扩散的物质主要有出0、02、C02、甘油、乙醇等小分子或脂溶性物质,而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采取的是主动运输。
由于细胞膜允许一部分物质通过,而不允许另一部分物质通过,因此,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答案:(1)简单(或自由 )扩散主动运输能量 (2)ACDG (3)蛋白质分子磷脂分子流动选择透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