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的分类地位PPT
➢ 2、被果型
➢ 子实体内外两层包被,产孢组织自始至终被封闭在内,孢 子释放无特殊方式。马勃
➢ 3、假被果型
➢ 最初子实层是外生的,后来又形成了内菌幕,子实体成熟 后内菌幕破裂,子实层又暴露在外。虎皮香菇、红菇科、 牛肝菌科等。
➢ 4、半被果型
➢ 菌盖展开前,菌盖被菌幕包裹(被果型),菌盖长大,菌 幕撕破,子实层暴露(裸果型)。蘑菇目中较常见。
1、碳源
1)概念:供给食用菌碳素营养的含碳物质叫碳源。 2)功能:①构成菌体物质;②菌体能量来源。 3)种类:均为有机碳化物,不能利用无机碳化物。 4)例子: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淀粉、果胶、 有机酸、有机醇、双糖、单糖等。 5)吸收:其中单糖、双糖、有机酸、醇类等小分子 物质可直接吸收,吸收利用较快;
多糖类等大分子物质需经食用菌分泌的胞外酶分解 后才能利用,因而吸收较慢。
➢ 1.腐生菌类:靠分解枯死的木本、草本植物中的木 质素、纤维素等来获取营养物质。大多数食用菌是 此种类型。根据腐生对象又分为:
➢ 木腐菌:香菇、银耳
➢ 草腐菌:草菇、鸡腿菇、双孢蘑菇
草
草
菇
菇
肉
丸
银耳
冰பைடு நூலகம்红枣银耳汤 银耳南瓜
雪梨银耳羹
➢ 2.共生菌类(外生菌根菌):不能从枯死的木 本、草本植物中吸收营养,必须靠活得树木供 给养分,且树木和菌类双方互惠互利,如松口 蘑、牛肝菌、块菌等。与相应的生物生活一起 ,形成互惠互利,相互依存关系的为共生型。
➢ 同核双核菌丝体(同合体):由同核形成 的双核菌丝体。
➢ 异核双核菌丝体(异核体):由异核形成 的双核菌丝体。
4、锁状联合
➢ 锁状联合的形成:担子菌的次生菌丝每一个细胞都有 二个核,其中一个核来自母本,一个来自父本,当双 核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时,在二个核之间处生一个短小 弯曲的分枝,核移动,一个核进入钩,一个留在菌丝 。两个核分裂后,钩中保留一个核,菌丝中二个核一 往前一个往后移,钩状突起向下弯曲与细胞壁接触溶 化,分枝基部生分隔膜(分隔中间有孔道),在原分 支外形成一隔膜,产生一个新细胞双核体,在分隔处 保留一个桥形结构称锁状联合。
锁状联合过程
(二)子实体的形态发生
➢ 由担孢子萌发,经过单核阶段的初生菌丝 至双核化的次生双核菌丝,最后到生理成 熟的双核菌丝(三生菌丝)形成子实体。
➢ 子实体的发育方式可分为四种类型: 裸果型、被果型、假被果型、半被果型。
➢ 1、裸果型
➢ 子实层从开始出现是就是裸露的,无任何组织包裹。木耳 、银耳、鸡油菌、灵芝、侧耳、喇叭菌、平菇等
白
牛
块
肝
菌
菌
➢ 3.兼性寄生菌类:兼有上述腐生菌和共 生菌的特征。如蜜环菌,既能在枯木上 腐生,也能和兰科植物天麻共生。
➢ 4、弱寄生菌类:既能在枯木上腐生,也 能在活木上寄生,但以腐生为主,如黑 木耳。
(二)食用菌的营养物质
食用菌虽然摄取营养方式不同,但就需要 的营养物质来讲基本相同。
即主要是:C源、N源、水、无机盐及维生素 等。
主要内容 ➢ 一、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生理特征 ➢ 二、食用菌生长发育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 三、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一、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生理特征
(一)食用菌菌丝的生长特点
➢ 食用菌不具备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 从基质中吸收营养物质,靠寄生、共生、腐生得 以生存。
➢ 菌丝体 ➢ 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圆形菌落 ➢ 液体摇瓶培养条件下:产生菌丝球 ➢ 在草地上:圆形、半圆形、马蹄形、蘑菇圈(仙
层
亚纲
木耳目
担 子
菌 纲
非 褶
猴头菌科:如猴头菌
菌 亚 门
无隔担子菌 亚纲
菌 目
多孔菌科:如茯苓、猪苓
蘑菇科:如双孢蘑菇
伞 光柄菇科:如草菇
腹 菌 纲
马勃目
菌
目
鬼笔目:如竹荪
牛肝菌科:美味牛肝菌
口蘑科 香菇、平菇
口蘑、金针菇
耳类
桂花耳 毛木耳
马勃
竹荪 黄裙
长裙
短裙
第二节 食用菌的生长发育条件
人环)
草坪上的蘑 菇圈在西方 被称为“仙 女环”
青岛农大操场 蘑菇圈
➢ 1、菌丝的生长点
➢ 一般位于菌丝顶端2~10um处
➢ 菌丝的生长靠生长点的不断伸展而实现 的。
➢ 顶端细胞含浓度很高的原生质、微泡囊 亚顶端部分还有线粒体、高尔基体、内 质网。微泡囊起着向生长点输送养分的 作用。
➢ 2、菌丝体的生长
1、子囊菌亚门 特点 种类少,经济价值高,多为野生菌。
麦角菌目、麦角菌科 — 冬虫夏草
子
马鞍菌科 马鞍菌属 — 马鞍菌
囊 菌
盘菌目
鹿花菌属— 鹿花菌
羊肚菌科、羊肚菌属—羊肚菌
块菌目 块菌科 如:中国块菌
地菇科 如:瘤孢地菇
冬虫夏草
马鞍菌
鹿花菌
羊肚菌
块菌
2、担子菌亚门
有隔担子菌 银耳目
二、食用菌生长发育对营养物质的需要
➢ 食用菌与其它生物一样,需要不断地从外 界摄取营养物质,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 动。
➢ 能被食用菌利用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 源、水、无机矿物质元素等,其中C/N比在 真菌生长中尤为关键。
(一)食用菌的营养类型
➢ 食用菌是异养生物,靠分解有机物来生活,根据它 们的营养方式,可分为四种类型:
三、食用菌的分类地位
(一) 食用菌在真核生物中的分类位置 (二) 食用菌主要种类
(一)食用菌在真核生物中的分类位置
分类单位
界
动物界
门 亚门 科
属
种
真核 植物界 生物
真菌界
粘菌门 真菌门
鞭毛菌亚门 接合菌亚门 半知菌亚门 子囊菌亚门 担子菌亚门
大型 真菌
(二)食用菌主要种类 已报道 约981种
隶属于48个科,144个属 约5%属于子囊菌亚门 约95%属担子菌亚门
➢ 主要合成多糖、脂类以及孢壁物质,蛋 白质较少,后期多糖、脂类合成减少, 合成蛋白质较多。
➢ 菌丝体的生长可分为3个时期: ➢ (1)生长迟缓期 ➢ (2)快速生长期 ➢ (3)生长停止期
3、菌丝的双核化
➢ 两条初生菌丝经过原生质融合(质配)发 育成双核的次生菌丝体。双核菌丝细胞的 两个单核在遗传上可以是同核,也可以是 异核。
锁状联合定义:
➢ 在担子菌中由半数的种, 其双核化菌丝顶端生长时 常形成锁状联合的结构, 即在双核菌丝的横隔处产 生一个锁扣形的侧生突起 。
➢ 如侧耳、香菇、银耳、木 耳等
➢ 具有锁状联合的菌丝可以 断定是双核菌丝。
锁状联合
部位:次生菌丝顶端细胞 实质:有丝分裂 结果:菌丝伸长分支 痕迹:丝壁有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