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 深入持久地全面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对于提高
全校师生员工防震减灾意识和素质、实现有效减灾、保护师 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满足我校师生员工现实需求和期盼都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校高度重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教育工作,切实做到了思想统一、组织健全、措施得力、保 障到位,切实把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列入我校重要议事日 程。
结合曲靖市市地震局、教育局联合所发文件(曲教联
2011】1 号文件),我校根据自身科普特色的实际情况,首 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进行责 任分解,形成了校长决策,分管牵头,组织实施,班主任老 师落实的机制, 制定了方案, 使得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按照“宣传先导,课堂普及,打造阵地,凸显活动”的创建 思路,不断实施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其做法归纳起 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宣传先导,营造“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校园氛围
本学期开学初我校就启动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创建
工作,首先是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宣传营造创建氛围, 政办公会、全体教师会、全体班主任会、全体学生会,通过 这四个会议进行各个层面的宣传动员。
二是利用校园载体宣
师宗县龙庆民族中学
普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汇
在这过程中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开了“四会” ,即行
传。
即:宣传橱窗、黑板报、周末放假讲话等宣传平台进行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宣传。
比如:今年 3 月份出了一期《防震减灾法》专题宣传栏, 5 月份在“ 5.12 ”活动期间分别出了一期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栏和黑板报,进行了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方面的国旗下讲话,通过这些宣传,营造了浓厚的校园“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校园氛围,强化了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
实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全覆盖工程,组织发放防震减灾
科普知识声像资料。
将《云南防震应急自救互救手册》
震避震常识》、《防震避震常识挂图》、《地震科普知识和地震
紧急避险常识》等声像资料及时师生员工手中,做到家喻户
晓。
二)课堂普及,让学生人人受到“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在创建活动中,我们注意发挥课堂在“防震减灾科普教
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通过课堂让学生受到深入的“防震减
灾科普教育” ,在这方面我们安排了“五种”课堂,是专
门安排地理老师对初一、初二各班级上“防震减灾知识教育课,每月 1 节,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地震的危害,地震的预报和自救互救知识。
二是安排“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电教课,
雨天体育活动不能进行,我们就利用学校电视网组织学生在电教室观看科普教育片,其中我们有意识地安排“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片,让学生观看,通过视觉效果让学生受教育。
三是每学期安排不少于两节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班会课,主题内容由政教处安排,班主任实施。
四是每年安排不少于
两次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讲座课,比如,今年 5 月12
日我校就组织我校学生听取校长的“防震减灾专题讲座”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这“四种”课堂,五是结合“三生教育”,认真开展防震避险知识宣传、防震减灾科普学校创建、防震避险应急逃生演练等活动。
使我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得到普及和深入,有较好的效果。
三)凸显活动,以活动提升学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在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过程中,我们注重
活动的开展,注重让学生有实践体验,通过实践和体验增强
学生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学生防震减灾能力。
2.做好防震
减灾科普知识年度常规宣传。
结合“2记”地震纪念日、“5 •12” 防灾减灾日、科技周、《防震减灾法》颁布实施纪念日、“7 -28” 唐山地震纪念日、科技日、“ 11 - 6”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周等有利时机,采取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加强《防震减灾法》等防震减灾政策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
为此,我们组织每项活动前都精心策划,注意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得每项活动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们在创建过程中主要开展五项相关综合活动:
1、3 月初进行《防震减灾法》实施日宣传活动。
安排了
四项内容,即: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国旗下讲话;防震减灾
法》专题宣传栏; 《防震减灾法》宣传主题班会;班级防震 减灾专题黑板报。
使得《防震减灾法》家喻户晓。
5.12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实践周活动。
安排了十项 活动。
即:防震减灾社区宣传活动;防震减灾国旗下讲话; 防震减灾校园宣传展活动;防震减灾主题班会;防震减灾宣 传到家庭;防灾疏散演练;防震减灾报告会;防震减灾校园 宣传栏; 防震减灾心得评比活动;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等。
历时九天,有比较好的效果。
3 、防震应急疏散演练。
以“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 庭,影响整个社会,确保一方平安”为目标,开展了经常性 培训宣传和演练工作, 5月 13日下午 4:30全校师生参加了 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演练后进行了点评,这项活动校长亲临 现场,进行了指导,提出了要求,演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已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果,
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深刻反思我们整个工作,我们认为主
要存在下列问题: 师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教学,但还未形成系统,急待进行防震 减灾科普校本课程建设。
2 防震减灾科普兴趣小组活动还不够好。
这其中有主观
的和客观的因素,最主要原因是学校上课安排的太满,无法 2、“
1、“ 防震减灾科普校本课程”还未形成。
虽然安排了老
抽时间开展正常活动。
3、防震减灾科普活动动手方面的设施未建设,使得教
育缺乏直观性和说服力,影响教育效果。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规范“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挖掘
潜力,创造条件,在宣传、课程、阵地、活动上落实“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使之规范化,常规化,成为学校教育中的
个亮点。
四、几点认识与思考根据创建过程的实践和本校实际,我们有
以下几点认识
和思考:
1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要和学校科普特色联系起
来。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是对学校科普特色的丰富,是把科普特色引向深入的重要平台,是科普特色的必然要求。
做
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就是为了更好地做好科普特色。
2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要和生命教育、安全教育
联系起来。
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提到生命的高度,纳入安全教育的重要部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地位才会凸显,才能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才会为师生和学生家长
重视。
3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设施要和学校整体建设联
系起来。
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场所和活动场所纳入学校教育规划,尤其是防震减灾实践活动设施建设要更重
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全面实施,
达到预定的教育效果。
4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要和社会需求联系起来。
学校的有限资源无法满足教育的需要,社会也需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使之成为社会的统一行动,所以,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要与社会结合,资源共享,形成社会物质资源和专家资源为学校服务,而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内容,宣传到社会,教育国民,促使防震减灾成为全民行动,这也是“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应有之意。
师宗县龙庆民族中学2011 年 5 月1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