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说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说 • 第二节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 第三节 法院调解原则 法院调解原则 • 第四节 辩论原则 辩论原则 • 第五节 处分原则 处分原则 • 第六节 检察监督原则 检察监督原则
• 一、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含义
• 1、西方国家的的辩论主义是西方国家民事诉讼的基本
原则,其决定了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也是西方国家 民事诉讼的基本特征。而我国的大陆民事诉讼法中的 辩论原则只是明确了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 因此,我们的辩论是作为一项当事人的基本的权利规 定在基本原则中的,不是确定法院裁判的方法的原则 规定。 • 2、我国对西方国家的辩论主义中法院必须以当事人在 辩论中所主张的事实为裁判对象持批判态度,认为是 违背实事求是原则的,而我国民事诉讼法是按照历史 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也就是说,法 院应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加以裁判,而大陆 法系的辩论主义则奉行的是唯心主义。
• (一)人民法院要充分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的
行使,只要没有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 权益的处分行为,都应承认其法律效力。 • (二)当事人应依法行使处分权
检察监督原则
• 一、检察监督原则基本内容 • 二、检察监督原则适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一)人民检察院有权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
活动进行监督。 • (二)人民检察院与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 的监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应由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 • 2.根本上取消检察机关的事后监督,还是将 事后监督扩大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 督的问题。
• 下列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中,哪一项不是民事诉讼法的
特有原则?( ) A.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B.调解原则; C.辩论原则;D.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 某市法院规定以二审改判率(二审改判案件数与该院
• 所谓辩论主义是指只有当事人在诉讼中所提出
的事实,并经辩论才能作为法院判决依据的一 项基本原则。反之,当事人没有在诉讼中提出 的事实就不能作为法院裁判的依据。
• 1、直接决定法律效果发生或消灭的必要事实
必须在当事人的辩论中出现,没有在当事人的 辩论中出现的事实不能作为判决的基础和依据。 • 2、法院应将当事人之间无争议的事实作为判 决的事实根据 • 3、法院对证据调查只限于当事人双方在辩论 中所提出来的事实。也就是说,即使法院可以 依职权主动收集调查证据,也只能限定在当事 人主张的范围之内。而对于当事人没有在言词 辩论中主张的事实,即使法院通过职权得到心 证,仍然不能作为裁判的基础。
• 王束与赵芳于1990年结婚,婚后生一女孩。王经常打
骂赵母女,导致夫妻感情疏远。赵芳于1993年9月向某 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据此,请回答以下问题: (1)法院受理本案后,进行了调解,调解应遵循下列 哪些原则?( ) A.合法原则 B.自愿原则 C.平等原则 D.对等原则 (2)王束提出不同意离婚,但自己工资自己花,不再 负责女儿的抚育;赵芳认为为了孩子也不应当离婚。 因此向法院表示,只要王束不再打骂她们母女,就同 意不离婚,且接受王柬提出的条件。法院就此制作了 调解书,并由原告和被告双方签字。请问这里违反了 调解的哪一项原则?( ) A.自愿原则 B.合法原则 C.处分原则 D.及时原则
体现诉讼制度的共同原理和民事诉讼的特殊原理, 体现诉讼制度的共同原理和民事诉讼的特殊原理 , 对民事诉讼主要阶段和某个阶段起指导作用的基本规 则。 具有基础性、导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具有基础性、导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 二、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划分 依据民事诉讼法应分为共有原则和特有原则。 依据民事诉讼法应分为共有原则和特有原则。 共有原则应分为: 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原则; 共有原则应分为 : 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原则 ; 人民法院依法对民事案件进行独立审判的原则; 人民法院依法对民事案件进行独立审判的原则 ; 以事 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实为根据 , 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 对当事人在适用法 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 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 ; 使用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 则等。 则等。 特有原则: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特有原则 :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 法院调解 原则;辩论原则;处分原则;检察监督原则等。 原则;辩论原则;处分原则;检察监督原则等。
• (一)法院调解与当事人和解、人民调解委员
会调解的区别 • (二)正确处理调解和判决的关系 • (三)调解范围适用广泛
辩论原则
• 一、辩论原则的含义 • 二、辩论原则的内容 • 三、辩论原则与辩护原则的区别 • 四、辩论原则与大陆法系国家辩论主义
的区别
• 辩论原则是指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有权就争议的
事实和法律问题,在法院的主持下进行辩论, 说明和论证自己主张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反驳 对方当事人的意见和主张。
• (一)辩论权的行使贯穿于诉讼的整个
过程。 • (二)辩论的内容,既可以是程序方面 的问题,也可以是实体方面的问题。 • (三)辩论的表现形式及方式是各种各 样的。
• (一)辩论主义的含义 • (二)辩论主义的基本内容 • (三)辩论主义与辩论原则的区别
处分原则
• 一、处分原则的含义 • 二、处分原则的内容 • 三、处分原则适用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 民事诉讼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主
的决定行使或者放弃自己享有的诉讼权利和实 体权利。
• (一)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享有处分权,有权
支配自己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 • (二)处分原则贯穿于诉讼全过程。 • (三)处分权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受案总数之比)为评比条件之一,二审改判率低则分 数高,于是法院就采取多受案的办法降低二审改判率。 为此,院长让法院干警主动下去动员各属区厂矿起诉, 试问:这种做法违背了民事诉讼法的什么原则?( ) A.辩论原则 B.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C.处分原则 D.自愿、合法调解原则
• 下列哪些原则是民事诉讼特有原则?(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一、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基本内容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基本内容
• 二、诉讼权利平等原则适用中应注意问题 诉讼权利平等原则适用中应注意问题
• (一)当事人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 • (二)保障和便利当事人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
• (一)观念 • (二)适用范围 • (三)基础地位
A.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原则 对等原则 C.辩论原则 D.处分原则
) B.同等原则和
• 下列哪些选项正确地体现了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辩论原
则?( ) A.辩论权的行使,不仅仅是在法庭辩论阶段,而且 贯穿于诉讼全过程 B.未经法庭辩论和质证的证据,通常不得作为法庭 裁判的依据 C.当事人可以就案件的实体问题进行辩论,也可以 就案件的程序问题进行辩论 D.当事人提交的书面答辩状也属辩论的一种形式
• 1、审判人员在民事审判活动中,是否有贪赃
枉法、徇私舞弊等违法行为的。 • 2、对人民法院作为已经发生生效的判决、裁 定,发现有认定事实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 确有错误、违法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 决和裁定的。
• (一)检察监督的方式的问题 • (二)检察监督的完善问题
• 1.对于涉及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纠纷
• (一)法院调解,是指人民法院审判人
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通过自愿协商, 达成协议,解决民事争议的活动和结案 方式。 • 二)法院调解原则的内容应当包括五 个方面内容。
• (一)人民法院调解是人民法院的一种结案方 • • • •
式,它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和当事人行使处 分权的产物。 (二)人民法院调解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和合法 的原则进行。 (三)某些民事案件不适合进行调解。 (四)调解贯穿与审判程序的各个阶段。 (五)调解不成的案件应及时判决。
法院调解原则
• 一、法院调解原则的历史发展 • 二、法院调解的概念和内容 • 三、法院调解应注意的问题
• (一)我国以调解解决民事案件的传统,发端
于革命根据地时期。 • (二)《民事诉讼法(试行)》将“调解为主” 方针改为“着重调解”的原则。 • (三)现行《民事诉讼法》确立的自愿和合法 调解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