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概论》教学大纲(Introduction to Civil Engineering)撰写人:朱彦鹏审核人:王秀丽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206138学时学分:16学时,1.0学分先修课程:无适合专业:土木工程开课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二、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通修课程,其任务是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遵循学习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建立热爱土木工程的感情和对土木工程事业的责任心,为今后积极主动地学好课程,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打下思想基础。

开设对象为建筑工程方向的低年级学生。

三、主要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1土木工程的概念1.2土木工程的功能和作用第二章土木工程的发展史2.1土木工程的古代发展历史2.2土木工程的近代发展历史2.3土木工程的现代发展历史第三章土木工程的研究内容3.1土木工程地形图测绘3.2土木工程地质勘察3.3土木工程材料3.4 土木工程结构的类型3.5土木工程结构的功能3.6土木工程结构的荷载和设计方法第四章土木工程的各种类型4.1 建筑工程4.2道路工程4.3桥梁工程4.4隧道工程4.5铁路工程4.6水利工程4.7港口工程4.8给排水工程4.9环境工程第五章土木工程的未来发展5.1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5.2中国土工程的未来四、教学基本要求【重点掌握】:土木工程的类型,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包括的内容、结构的功能。

【掌握】:土木工程的定义,土木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要求。

【了解】:了解土木工程发展史和土木工程的未来。

【一般了解】:土木工程专业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和课程设置。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该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使学生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和学习的目的性、大学素质教育的实质;(2)使学生了解土木工程概貌和基本建设的程序,建立为祖国建设服务而学习的思想和感情;(3)对学生怎样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怎样掌握学习方法,懂得学习如何学习;(4)建立专业师生之间的有机联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参考学时分配六、教材及参考书教材:[1] 叶志明. 土木工程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2] 罗福午. 土木工程概论[M].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参考书:[1] 丁大钧, 蒋永生. 土木工程概论[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89.[2] 罗福周. 建筑工程概论[M].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2.[3] 李亚东. 桥梁工程概论[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4] 张志清. 道路工程概论[M].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5] 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 土木工程专业规范[S].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七、考核方式综合测评《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教学大纲(Graduation Practice and Design)撰写人:殷占忠审核人:梁亚雄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06125学时学分:15周,15学分先修课程:全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适合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基地班)开课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二、课程性质和任务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毕业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通过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可以使学生对三年半来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复习和综合考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够较好地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及设计的主要内容、方法、步骤,能全面掌握结构没计计算和施工图绘制的全过程,在结构设计中使学生基本做到独立选型、准确建立计算简图、进行内力分析、截面设计并考虑构造要求,完成主要的施工图。

它是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提高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关键性步骤;也是学生毕业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

毕业设计安排一个学期,共计15周。

毕业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深化和升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三、主要教学内容1.毕业设计1)选题范围建筑工程毕业设计题目类型一般分为建筑结构设计类和施工组织设计类,包括:多层或高层民用建筑,如住宅、商店、旅馆、车站、办公楼等;单层或多层工业厂房;以设计为背景的程序设计或科学研究;高层民用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以工程施工为背景的方案设计或技术分析研究。

2)设计条件及原始资料工程概况:一般应包括业主单位、建设地点;工程名称、功能性质;层数、层高、总高及建筑面积;结构初步方案(结构类型、基础类型、基本柱网)。

地质、水文及气象资料:包括建设场地地形、地质情况;地下水位、水质情况;年平均温度,最热、最冷月平均温度,平均风速、基本风压值,基本雪压,降雨量,空气湿度。

工艺要求(对工业厂房)抗震设防:在落实选题后,应明确下列设计条件及原始资料:a)工程名称;b)建设地点与环境;c)建设规模;d)主要功能或工艺和技术要求;e)工程地质条件及气象条件;f)其它技术与设备条件。

3)设计要求及内容一般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具体要求如下:【建筑设计或规划】a)内容建筑方案;平面、立面及剖面设计。

b)成果完成4~6张图,并附有说明。

【结构设计】a)内容确定结构方案;结构设计计算;结构构造设计。

b)成果结构施工图6~8张;结构设计计算书。

4)几点说明a)进行建筑工程设计时,应以结构设计为主,建筑设计为辅;b)设计中应采用最新标准和规范。

2. 毕业实习1)建筑物的定位理解各类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及高层建筑标高控制等内容。

2)基础工程熟悉基础施工的程序,掌握施工工艺、土方开挖、边坡留设、地基的钎探、基础垫层的做法、基坑的排水和基础的防水施工,基础钢筋的绑扎、混凝土浇筑等。

3)主体结构熟悉钢筋混凝土结构主体施工过程中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内容。

熟悉钢结构主体施工过程中钢结构构件的安装就位、焊接、螺栓连接、楼(屋)面板的铺设等的施工工艺。

4)屋面工程熟悉屋面保温、防水、排水的施工工艺。

5)非承重墙工程熟悉填充墙、内隔墙与主体的连接做法。

6)施工组织与管理熟悉在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屋面工程和非承重墙工程施工中的组织管理,人工、机械、材料的合理调配。

施工中安全、质量、进度、资金的控制等。

四、教学基本要求【重点掌握】:对结构或部分结构进行内力计算;结构施工图的绘制。

【掌握】:掌握对建筑工程的建筑设计、结构计算以及有关规范、规程和政策法规、手册和工具书;本学科外文资料的专业英语和计算机软件的应用。

【了解】:对建筑工程中的某一领域的规划设计、施工技术与管理的内容、方法和过程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难点】:结构或部分结构进行内力计算、结构设计和计算软件的应用五、参考学时分配六、教材及参考书教材:[1] 陈绍蕃, 顾强. 钢结构[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北京:2007.[2] 李国强, 李杰, 苏小卒.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北京:2009.[3] 顾祥林. 钢筋砼结构原理[M]. 同济大学出版社, 上海:2004.[4] 颜志敏. 房屋建筑学[M].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哈尔滨:2013.6.[5] 郭正兴. 土木工程施工[M].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6] 包头钢铁设计研究院、中国钢结构协会房屋建设钢结构协会编著. 钢结构设计与计算[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7] 朱彦鹏.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M]. 重庆大学出版社, 重庆:2002.[8] 胡乃君.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指导[M].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武汉:2001.[9] 沈满生, 苏三庆. 高等学校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北京:2000.参考书:[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6]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7] 徐伟、宋康主编. 《建筑工程设计施工详细图集—钢结构工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北京:2000.9.[8] 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汇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9] 陈登鳌. 《建筑设计资料集(1、2、3、8、9)》.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北京:1994.七、考核方式综合测评《大跨度空间结构》教学大纲(Large-span Spatial Structures)撰写人:梁亚雄审核人:王秀丽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306433学时学分:24学时,1.5学分先修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钢结构设计原理适合专业: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基地班)开课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二、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选修课,属于专业课。

近20年来,大跨度空间结构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结构型式不断创新,科技成果也十分丰富,也积累了大量的设计和施工经验。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结构型式;掌握各种结构体系的主要受力特征和设计方法;为今后的工作中结构选型、工程监理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教学内容1.绪论大跨度空间结构的特点与适用范围;大跨度空间结构的研究、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本课程的任务与学习建议。

2.网架结构结构体系及其形式;网架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特点及其选型;网架结构的主要几何尺寸;网架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网架结构的简化分析方法;网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网架结构的节点构造与设计;典型工程实例介绍。

3.网壳结构结构体系及其形式;网壳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特点及其选型;网壳结构的主要几何尺寸;网壳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网壳结构的简化分析方法;网壳结构的有限元分析;网壳结构的特殊节点构造与设计;典型工程实例介绍。

4.悬索结构悬索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特点;悬索结构的形式;悬索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悬索结构的设计方法;悬索结构的特殊构造与设计;典型工程实例介绍。

5.膜结构膜结构的形式与分类,膜材料,膜结构的形态分析、荷载分析和裁剪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膜结构的连接构造;典型工程实例介绍。

6.其他形式空间结构薄壳结构,组合网格结构,斜拉结构,预应力网格结构,张弦结构;张拉整体体系与索穹顶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