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想品德中考复习策略讲座稿

思想品德中考复习策略讲座稿

思想品德中考复习策略初中思想品德复习的量较大、知识点多,而且理论性、灵活性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复习是熟练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复习的目的就是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找出那些被学生遗忘的或还没有弄明白的问题解决它们,并使学生达到能灵活运用所学习的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从以下几点分析复习的方法与策略:一、关注考点,归纳知识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步深入和中考命题的全方位改革,思想品德课试题更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考查对学生高中阶段学习乃至终生学习影响较大的知识和能力。

中考前,要在想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克服无效劳动和重复劳动,学生要想在学习中取得理想的复习效果,良好的复习方法是制胜的法宝。

复习时关键要做好以下几点:归纳知识,关注考点;突破热点,精选专题;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由于思想品德开卷考试时可以携带教材和现成复习资料,所以一些学生、家长甚至一些学校领导在潜意识中错误认为开卷考试就是“抄书”。

事实上,开卷考试更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社会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能力发展和提高的载体与基础,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试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应对自如。

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主要是对基本的教学概念、定理理解和掌握不到位,基础知识掌握还不扎实,知识遗忘率较高。

有些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础知识比较模糊,不能准确运用专业术语回答问题。

为此,要静下心来,针对这类学生成绩落后,加强基础知识薄弱部分的梳理,“重课本、理考点”,查漏补缺,将易混淆的概念、规律加强对比、区分,配以适当的练习进行巩固。

对《中考说明》中所列考点重视理解分析,要逐点扫描,逐个过关,扫除复习中的一些盲点,忌呆板机械记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知识树、图表等方法将每课、每节、每目内容串联起来,在学生头脑中构建和形成清晰明了的框架结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不再是杂乱无章,一团乱麻。

只有吃透教材,把握教材,过好基础知识关,才能很好地占有知识,考试时就能做到信手拈来。

政治教师也可以通过“专题”的形式将零散的知识梳理和归纳成条理和体系,通过一系列“专题”引导学生将点点滴滴的零散知识变成了系统化、体系化。

心理品质部分包括:①克服闭锁心理:表现、危害、克服方法。

②悦纳自我:正确认识自我。

③克服青春逆反:化解爱的冲突。

④直面挫折:挫折难免、对待挫折的态度、战胜挫折的方法。

⑤调控情绪:掌握调控情绪的几种方法。

⑥培养意志:磨砺意志。

⑦克服依赖(自立自强):自立、自强的含义、培养自立自强的方法。

⑧自尊自信(自卑、自负、虚荣):原因、意义(危害)、方法。

⑨克服从众心理:明辨是非、学会拒绝诱惑等。

⑩克服考试焦虑、缓解学习压力:正确对待考试、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懂得缓解学习压力的方法。

道德品质部分包括:①孝敬父母:原因、方法。

②尊敬师长:了解老师的职业特点、师生关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③培养集体荣誉感: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④尊重礼貌:文明交往的前提是尊重,礼貌是交往的的通行证。

⑤珍惜青春、珍爱生命:珍惜青春、珍爱生命,珍爱大自然的生命。

⑥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宽以待人:懂得人际交往的基本道德。

⑦竞争合作:作用、方法。

⑧关爱社会:培养亲社会行为、奉献社会。

⑨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核心、青少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个人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

⑩树立崇高理想、艰苦创业:理解理想的重要性、懂得培养艰苦创业的重要性并身体力行。

法律部分包括: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的定义、特征):国家制定和认可、以规定权利义务为内容、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并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②法不可违(一般违法与犯罪):违法的含义、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③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原因、五个保护、学会依法维权。

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了解宪法的特点、树立宪法意识。

⑤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了解公民的相关权利、熟悉法律相关规定、侵权表现、维权方式):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受教育权、财产所有权、智力成果权、维护消费权。

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要求、意义。

国情国策部分包括:①我国的发展现状(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基本路线、具体国情(人口、资源、环境、教育、科技)、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平与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政治多极化、机遇与挑战)。

②我国的经济建设: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四个尊重、改革开放、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科学发展观等。

③政治文明建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行政和人民有序参与。

④文化建设:先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强国、民族精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发展、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和科学文化事业等。

⑤生态文明建设:人口、资源、环境国情、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⑥国策战略(对外开放、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等)。

二、关注热点,精选专题纵观目前的中考试题,非常富有时代气息,越来越关注重大的现实热点问题,这在中考思想品德试题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基本上都是使用当年发生的国内国外重大时政作为命题的情境,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这是政治课的生命所在,也是中考政治命题的基本原则。

为此,临近中考,政治教师要在系统穿线、条块整理的基础上,把重要的知识点挑出来,重点复习,强化巩固。

在复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把握住“省道国道”,而不是“乡间小道”,对于一些可要可不要的、细枝末节的内容可以大胆删除;要抓住教材中的主干知识,重点核心概念和原理,结合《考试纲要》,根据考查的能级要求,与现实生活实际和热点做到巧妙接轨;要紧密关注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向以及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关心本地区的热点、焦点问题,以此作为复习重点。

时政专题是以时事“热点”为主线,跨越教材、跨越章节,重新组合基础知识,一直是思想品德学科复习的重点。

每一年度国际国内的重大时政热点内容很多,而中考思想品德试卷的容量又非常有限,复习的时间也非常紧迫,因而在复习时要关注热点,精选专题是基础,用好专题是关键。

从构成中考命题的题干来看:一是一年来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二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三是体现教材知识的重点。

这三个方面交叉结合就是开卷考试命题的重点。

近几年中考能力测试中,客观题中往往要考查知晓率很高的重大时事政治,这对大多数考生来说问题不大;在主观题命题中,多以人们比较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重大事件等为命题的背景材料或切人点来创设情境,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和时政热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根据题意对知识进行整理、重组、运用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当然还要考查学生一定的文字语言的驾驭能力。

教材把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为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四块内容,力图让每一教育模块所涉及的内容主题螺旋上升,贯穿在整个初中三年的课程中。

因此,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按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这四个专题的内容,进行专题训练,这样有利于强化知识网络,明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中考试题往往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提取材料情境设问,以体现社会热点,因此,在学习时,还要进行时事专题学习,使练习的内容变成连接课堂与课外的桥梁,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综合能力。

用好专题,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点要明确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

对于热点专题,我们不仅要知道相关背景材料的来龙去脉、发展过程,要明白它为什么是应关注的重点。

同时,还要清楚该背景材料与课本中考纲规定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点要起点高,落点低。

即关注的是重大现实热点问题,往往是从某一具体问题入手。

因此,我们在复习专题时切忌仅从宏观上粗放地学,而应结合考点,尽可能从多个具体的知识点入手,即要坚持“大材小用”。

所谓“大材”,就是抓热点问题,抓备受社会和学生关注的问题。

三、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在最后复习阶段引导学生把重要的知识点变成相应的练习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强化训练,在训练中巩固和升华知识。

(一)针对模考问题,查漏补缺抓薄弱环节我们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模拟测试,把它当成中考一样来看待,按给定的时间完成测试,然后统一批改或由学生自己对照答案进行批改,从而发现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千万不能把模拟试题当成普通的练习,有空就做一点儿,没空就先放到一边,或是发现不懂的问题就去查看答案等等。

这不仅会使模拟测试题的功能大打折扣,而且还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是一种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行为。

每次模拟测试后,都要引导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和与满分的距离,搞清楚是因为知识点没有掌握,还是答题能力有问题或粗心等。

要认真、客观地对模拟考试进行分析。

(二)掌握答卷顺序要领,强化答题规范意识学生在答题时要做到五化:书写工整化;审题准确化;表述书面化;角度多元化;内容序号化。

考试一定要审好题,审题是考好试的第一步。

审题不准,第一步弄错了,就有可能造成“一步错,步步错”的结果。

到底采取什么答卷顺序,我们应该因人而异,采取适合自己具体情况的答卷顺序。

但不管采取什么样的顺序,在答题前都应当浏览一下整个卷面,对全部试题的题量和难易程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有拿不准的题目,应简单地列出提纲,写出自己要回答的主要观点,思考一两分钟,看看观点是否合理,是否有遗漏或重复的地方,想好了以后再动笔,这样可以做到语言扼要,抓住重点。

政治考试阅卷一般是“分步”得分,如一个题目要从五个方面回答,那么将这个题目的分数分到五个方面去,答一个方面就给相应的分数。

所以即使懂得一两点也要写出来。

(三)注意心态调整,变被动复习为主动应考冲刺复习中考生应注意有意识地克服怯场心理。

首先要放下畏惧心理,把每次考试当成中考及早进入应试状态,其次考生要正视自己,相信自己,对自己的知识水平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保持良好的心态,忌上考场手脚忙乱,自乱方寸,影响自己的真实水平发挥。

中考复习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自己应有不同的定位和要求。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发展现状:哪部分知识学得最好、哪些知识学得不扎实。

如何分析清楚自己的学习现状呢?一是回忆以往的测验考试;二是分析一下自己曾经积累的错题(或分析收集的考试试卷中的错题),弄清是哪一类习题经常出问题,那就是自己学得不扎实的内容或“弱项”。

其次,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力确定目标,树立起自信心,不能因为一轮中一次考试的失利而导致自己丧失信心。

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同学要分层分类要求,不能一刀切。

在尽可能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前提下,再去做较难一点的题。

考前几天让学生把平时做错的题目再重新整理一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