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节 切割器及理论分析

第三节 切割器及理论分析


当P = Pg + Pw 时,可 使得茎秆在直立状态下实
现切割,因此,无支承切
割所需的切割速度要比有 支承切割大的多。
Pg Pw
P
例如,切割小麦时,使用带有护刃器的往复式切割器,其 切割速度仅为1~2m / s,而无支承的回转式切割器的刀片速度 则需10~20m/s大、振动增加,传动装置也将比较复杂。
R2 1 2
在四边形OACB中:
OAC OBC
2

将以上两式联立,可得 钳住茎秆的条件为:
1 2
试验结果表明:当α=290,β=6015/ 时,割刀的切割效果最好。
2.割刀的运动分析
割刀的运动特性对切割器性能有直接的 影响,由于往复式切割器的动刀片工作时在 曲柄连杆机构的驱动下做横向的往复直线运 动,其运动是间歇的。我们通过对该机构的 运动分析找出割刀位移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为合理的确定割刀速度与机组前进速度配合 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⑵无支承切割——只有动刀片而无定刀片 直接切割茎秆的切割称为无支承切割。
P Pw
由于茎秆是在没有任何扶
持的状态下进行切割的,仅靠 茎秆自身的抗弯能力Pw是很难 与动刀片的切割力相平衡的,
此 时 , P > > Pw 。 切 割 速 度 较
低时,茎秆将被推倒或折断。
但当动刀片以较高的速度进入材料时,原来静止 的茎秆在瞬间获得动刀片所传递的速度并立即产生很 大的加速度以及与其方向相反的惯性力Pg。速度越大 则惯性力就越大,因而茎秆的抗弯能力也就越大,有 利于茎秆的顺利切割。
而在进行双支承切割时,切割速度为Vp = 1~2 m / s, 相对于割刀的上下抗弯能力有较大幅度的增强,动、定 刀片之间的切割间隙可允许在δ= 1~1.5mm范围内,这 就给切割器的设计、使用、安装提供了比较宽松的条件, 所以目前收获机械普遍采用双支承切割方式。
0~0.5 1~1.5
单支承
双支承
α 滑切
正切
2.茎秆的物理机械性质的影响
茎秆的物理机械性质主要是指茎秆本身所固 有的一些特性,他包括切割阻力、弯曲阻力、弹 性摸量、抗弯强度等。而这些因素随茎秆的品种、 成熟度和湿度等的变化而变化。只要割刀克服了 横切面内的切割阻力,茎秆就会被切断。
但是,在切割象小麦、水稻这样的刚度较小 的作物时,只要受到较小的外力就会发生弯斜, 给顺利切割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要实现对茎 秆的完全切割,一般可采取二种措施:
Vx

or
x
A
B
r or
由于割刀的横向直线运动速度是变化的,应用起来 很不方便,因此我们引进割刀的平均速度Vp 的概念。
设: t—割刀运动一个行程S=2r内所用时间; n—曲柄转速(r/min);
如果60妙转动n圈,则曲柄转动半圈所用时间为t=30/n。
Vp

S t

nS 30

nr 15
在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往复式切割 器割刀的运动是水平横向运动和直线前进运动 的合成,割刀横向运动的平均速度Vp与机器前 进运动的速度Vm的 配合关系,决定了割刀绝 对运动轨迹,这一配合关系我们习惯上用割刀 进距(切割进距)H来表示。
1.刀片的几何形状
无论使用什么样的切割器,都必须满足滑 切的要求,而能否保证割刀直线运动下的滑切, 割刀的几何形状非常关键。目前,比较理想的 几何形状是梯形和三角形,而梯形更具合理性, 因为三角形一旦出现磨损,将影响割刀刃口的 长度,近而最终影响割刀的切割质量。
梯形刀片结构
三角形动刀片
梯形动刀片
三.往复式切割器的传动机构
往复式切割器的工作特 点是动刀片做直线往复运动, 要实现将动力输出的旋转运 动变为割刀的直线运动,方 法很多,目前在收割机械上 应用较多的有三种类型:曲 柄连杆机构、摆环机构、行 星齿轮机构,其中曲柄连杆 机构应用最广。
1.曲柄连杆机构
B
y A
ω
ωt
o
x
x
特点:机构简单、成本低廉,但占据空间大。
P P
横切
斜切
削切
结论:横切、斜切、削切三种切割方式均应属正切。
实验结果表明:正切中的三种切割方式因其切入茎 秆的方向与茎秆本身的纤维方向存在较大的差异,切割 阻力和切割功率消耗也不同。其中,横切阻力最大,斜 切比横切下降30%~40%,削切比横切下降60%。
滑切——割刀的绝对运动方向与割刀刃 口既不垂直又不平行的切割方式。
切割图——利用作图法,画出动刀片的绝对运 动轨迹,分析割刀的切割过程。
b
H
H
S
o
A
b
度 由动物
也 于刀茎
λ
H
有 些 不 同 , 有 可 能 出 现 三 种
值 的 不 同 , 切 割 区 内 茎 秆
片 的 左 右 推 动 下 被 推 向 定 刀
实验结果表明:谷物茎秆的切割过程与割刀的 特性、茎秆的物理机械性质、切割方式、切割 速度、割刀与茎秆的相对位置等有关。
1.切割方式对切割性能的影响
所谓切割方式主要是指割刀进入材料 的方向,归纳起来主要有正切和滑切两种 基本方式。
正切——割刀的绝对运动方向垂直与割刀 刃口的切割方式。
P
割刀刃口 V
观察几种典型的切割方式
P S C 由此而得:
3
————高略契金常数定理
⑵割刀运动几何分析:对比分析割刀刃口上某 质点进入材料时正切刃口角和滑切刃口角的大 小,刃口角越小越省力。
D
B
E
C
γ
γ/
γ
A
Q tg BC , tg DE , DE BC , AE AC
AC
AE
cos
tg tg cos , Q cos 1 , tg <tg , <
2.双刀距型切割器
t0
t S=2t=2to
结构尺寸关系为S =2 t =2 t0 =152.4 mm;工作特点特点: 割刀往复运动频率低,惯性力小、适合于抗振性较差的 小型收割机。
3.低割型切割器
to
S=t
结构尺寸关系为:S = t =2 t0 =76.2 mm;在标准型切割器的基础上,在两 定刀片之间又增加了一个定刀片,使得定刀片之间的间距缩小1倍,切割 谷物时,茎秆的横向歪斜量小,割茬较低,对收割低夹大豆和牧草较为 有利。但有堵刀现象。
h h1
磨损后
磨损后
结论:梯形动刀片比三角形动刀片使用寿命长, 工作质量高,是目前最常用的结构形式。(还 有另外一个原因,后面介绍)。
梯形刀片的结构参数
b
d
Vn
A
V
h
α
β
a
b—前桥宽,a—底部宽 h—刃部高 α—滑切角
一般情况下,α越大,滑切能力越强,切 割也就越省力,当α由150增至450时,切割阻力 将减少一半。滑切角α与切割阻力P之间的关系
y A

B
ωt
o
x
建立动刀片的运动方程
x r cost
Vx r sin t r sin2 t r 1 cos2 t r2 r2 cos2 t r2 x2
x
x2 r2

Vx2
r 2 2
1
可以看出,割刀速度与割刀位移之间的关系为一椭圆方程式, 长半轴为rω,短半轴为r,他反映了割刀在其运动过程中,任意一 点的速度是不相同的,有时,为了研究的方便,将图中的长半轴 rω缩小ω倍,这样割刀速度与位移之间的关系图就可用一标准圆来 表达,后面我们将会用到这个结果。
曲线如下:
P
a=76
b=17
h=55
o
α
d=24
但要特别注意的是,α的变化范围一定要首先满足茎 秆被动定刀片钳住的条件:切割瞬时,两刃口作用于茎秆 的合力R1、R2 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在三角形OAB中:
α
R1 φ 1
o
F1 θ
A
F2
φ
B
2
N2
N1
β
C
φ1 、φ2 —分别表示动定刀 片与谷物茎秆的摩擦角, φ1+φ2≤45~520,
第三节 切割器及理论分析
一.谷物茎秆的切割理论 二.切割器的类型与构造 三.往复式切割器的传动机构 四.切割器的工作原理及运动分析 五.切割器的功率消耗 六.割刀惯性力的平衡理论
一.谷物茎第秆三的节切割切理割论器
切割器是收割机上的重要工作部件,他主要 完成对谷物茎秆的切割任务,为了有一个良好的 工作质量,一般对切割器有如下的技术要求:割 茬整齐、不漏割、不堵刀、功率消耗小。
Vp = 1~2 m / s
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样切割速度的情况下,双支 承切割比单支承切割能获得较好的使用参数。
在进行单支承切割时,切割速度为Vp = 1~2 m / s,要 保证正常的切割,动、定刀片之间的切割间隙必须在δ= 0~0.5mm范围内,否则,茎秆的切割阻力增大,有可能发 生撕裂现象。这给切割器的设计与安装带来很大的困难 。
根据动刀片直线运动行程S、相邻动刀片 和相邻定刀片之间的安装间距 t 和 t0 三者的 组合关系,往复式切割器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标准型切割器
t0
定刀片 动刀片
S=t
结构尺寸关系为 :S = t = t0 =76.2 mm ;工作特点是: 割刀的切割速度较高,切割性能好,对粗细茎秆有较 强的适应性,广泛用于稻麦作物的收割机械上。
低速有支承切割和高速无支承切割
⑴有支承切割——在动刀片运动的反向 施加一支承力的切割称为有支承切割。
单支承切割——用动刀片配合定刀片的切割。 双支承切割——用动刀片配合带有护刃器的
定刀片的切割 。
定刀片
P
护刃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