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0吨江海直达货船的设计毕业论文1毕业设计调查报告通过认真分析设计任务书与老师提供的调查提纲,我明确了调查的目的和容,然后对这些容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初步搜集了一些与我设计的4000吨级的江海直达运矿船相关的资料,从而对所设计的船的作业要求、作业环境、货源分布与流量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及在设计时的各种参数的选择应取的大致围和此类船舶与其它的船舶的不同的地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收集了一些与之类似的船舶的资料以供我在设计时参考。
1.1江海直达船舶的优点江海直达船舶为9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船舶,它具有两大优点:(1)货物运转一传到位,减少了中途不必要的中转环节,货物损失小,运输成本低;(2)货物运输周期短,保质保鲜。
1.2 江海直达船舶共同的特点。
江海直达船舶作为一种新型船舶,它与其它船型相比有如下特点:(1)吃水浅、装载量大、船舶平面尺度大。
由于它受到江段航道的限制,吃水浅,从而长和宽都应相应增大,形成平面尺度大的特点。
(2)要适应江、海段的航行要求。
一般江船为适应江段的航道的要求,吃水较浅,操纵灵活,具有良好的回转性;海船则要求结构较强,适航性要求高,具有良好的航向稳定性和足够的稳性,横摇周期长。
所以在设计中应兼顾两者的特点,尽可能的让两者能和谐统一。
(3)江海船属于浅吃水肥大型船。
江海船由于受到航道的限制、经济性的要求,佛氏数低,方形系数大,船舶主尺度比和船型均属浅吃水肥大船型。
(4)江海船多采用适宜的齿轮箱减速比加大螺旋桨的直径以提高推进效率;或尾部加装节能装置,改善螺旋桨进流,回收尾部能量,达到节能效果。
(5)江海船一般采用缩短船长、增大船宽的方法以满足排水量的要求。
(6)江海船的主机功率较小、航速成本较低,每载重吨对应的功率较小。
(7)江海船的舵面积也较大。
1.3 江海船与海船的比较分析以千吨级江海船与千吨级常规定型海船作比较,主要分析比较如下:(1)江海船选取主尺度时一般采用缩短船长、增长船宽的方法以满足排水量的要求,同时亦有利载重量。
(2)江海船的方形系数较大,L/B较小,B/T较大,有利于在同样的吃水条件下较海船有更大的载重量。
(3)高度江海船时应设法增加货舱长度,减小机舱长度,增大货舱容积,提高舱容利用率,以满足装运杂货、散货、集装箱等多用途的需要。
(4) 江海船的主机功率较小、航速较低,每载重吨对应的功率较小。
(5)为了获得在江段航行有较好的操纵性,江海船的舵面积系数较同吨级的海船大(约大30%~45%),吃水较小者舵面积较大。
以上比较仅是典型的例子,有其一般意义。
但对特殊船型由于航线不同用途不同也有不同的情况。
如同样的千吨级江海船由于高度吃水限制为2.5m,只有增加船长和船宽才能满足排水量的要求,附录中的千吨级集装箱船垂线间长与型宽为75m和15m,而千吨级杂货船分别为75m和13m 。
其他方面的比较分析:(1)海船通常为单机单桨,而江海船多数为双机双桨,一般单机船阻力低,推进效率较双桨船好。
但由实船和模型试验可知,目前我国的江海船型由于采用了双尾、双尾鳍及蜗尾船型,精心设计艏艉型线,可获得者接近或低于单桨船的低阻船型。
(2)我国某些江海船已采用适宜的齿轮箱速比加大螺旋桨直径、提高推进效率,或尾部加装节能装置,改善螺旋桨进流、回收尾部能量,达到节能效果。
1.4 江海直达船舶的船型上的特点(1)船型为钢质、单(双)层甲板、双机、双桨、双舵、尾机型、浅吃水,有的首部带球鼻首,尾部型线有巡洋舰尾、(不对称)双尾、双尾鳍、蜗尾等,由于机舱位于尾部,货舱置于机舱前面,通常设一或二个货舱,并设有双层底,一般首部设首楼,尾部有尾楼及甲板室。
(2)舱容系数为1.2~1.9m3/t,平均值为1.5m3/t左右,设计吃水较小的江海船,其舱容系数较小。
(3)加大货舱开口,目的在于装载大件货物和提高装卸效率,对于吃水浅,型深较小的江海船也有采用甲板上载货的形式。
(4)低航速。
江海船的佛氏数在0.175~0.215之间,航速一般为8.5~13.8kn,其中1000~5000吨级的航速为9.5~12.0kn。
(5)变吃水、肥大型。
由于江海船吃水浅,对经济性不利,通常将其设计为变吃水船,以提高其载重量系数。
变吃水的围一般为0.2~0.6m,个别的可达1.0m。
一般取结构设计吃水为1.1倍的设计吃水。
多数>0.7。
江海船B/T>3.0,且方形系数Cb1.5 江海直达船舶的总布置上的特点。
(1)舷边顶舱装压载水对于耐波性有利。
(2)采用高位油舱和高位水舱,提高耐波性。
(3)甲板载货形式,甲板上设围堰。
(4)控制江海船的总吨位,提高经济性。
(5)考虑过桥限制,设置倒桅或升降驾驶台。
(6)尾楼及甲板室有利于船舶满载时的纵倾调整,有利于尾机舱、尾尖舱上宽敞主甲板面积的充分利用,也有利于船员居住、生活和操作。
(7)上层建筑的高度应适应过大桥的要求,其结构设计应考虑避免尾部振动,如尽量使上层建筑的前端壁和机舱前端对齐,或让上层建筑能较多的得到机舱结构的支持,以降低振动。
1.6 航道的情况。
(1)吃水在洪水期(5~10月)达6m以上,中水期(4月,11月)为4.2~4.5m,枯水期(12~3月)小于3.7m。
(2)长江的水流速度为洪水期(5~10月)达3.05~3.75kn,中水期(4月,11月)为1.75~3.05kn,枯水期(12~3月)小于1.75kn。
(此资料为修建三峡大坝以前的资料)1.7 货源的情况。
本船的运输任务是以装运铁矿石及钢材为主兼顾其它散货。
经过调查得知,武钢集团公司每年需要从澳大利亚进口一千万吨铁矿石,而运输路线一般是先由远洋运输船舶将矿石运至北仑港,然后再由江海直达船舶从北仑港运至工业港,而且带有大量的橡胶、纯碱、食糖、海产品以及进口的电子、化工、机械产品等需要运进,所以本船从北仑港到工业港的货源是比较充足的;又省出江的有水泥、钢材、粮食、黄麻、煤炭、棉花、石膏等,外贸出口的有水泥、重晶石、轻工纺织品等,所以本船从工业港到北仑港的货源也是比较充足的;并且上述所运的货物大部分为重货物,若用其它的运输工具运输,运输成本必然会增加。
综上所述,本船在营运时的货源是比较充足的。
1.8 型船资料的收集。
见表一。
1.9 设计的思想。
在认真分析设计任务书的前提下充分结合江海直达船的各种特点,抓住本船是限制吃水的载重型船舶的根本性质,先确定本船的船型和总布置,进而根据型船资料确定其排水量,然后确定其主要尺度,并进行性能的校核,从而得到满足要求的方案,在满足要求的方案的基础上对方案进行优化处理,从而得到最优方案。
2 任务书分析2.1 船型及吃水:从北仑港运矿石到钢铁集团公司,在港由海船运输转为河船舶运输,造成了一定的货物损失及时间损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故将船型定为90年代兴起的江海直达船型,因为江海直达船舶有如下的优点:(1)货物运转一传到位,减少了中途不必要的中转环节,货物损失小,运输成本低;(2)货物运输周期短,保质保鲜。
又考虑到本船回航时的经济效益,而经过调查得知,省出江的有水泥、钢材、粮食、黄麻、煤炭、棉花、石膏等,外贸出口的有水泥、重晶石、轻工纺织品等,这就要求本船需设计为多用途船。
又由于江海船的吃水受到江段航行的限制,所以平面尺度大,而且方型系数大,属肥大型船舶。
江海船的佛氏数在0.175~0.215之间,航速一般为8.5~13.8kn,其中1000~5000吨级的航速为9.5~12.0kn,所以设计航速不小于11kn,是合理的。
吃水在洪水期(5~10月)达6m 以上,中水期(4月,11月)为4.2~4.5m,枯水期(12~3月)小于3.7m,但本船是三峡大坝建成后才开始营运,三峡大坝建成后,航道条件将有所改善,吃水可以全年达到4.5m,所以本船的吃水要求不大于4.5m是合理的。
2.2入级本船入CCS级,均按中华人民国船舶检验局(ZC)颁布的有关沿海海区的船舶的要求进行设计衡准。
用沿海海区的设计衡准要求进行设计衡准是从航行安全性的角度考虑的。
2.3 装置及设备:根据任务书的要求,从经济性和航速要求,本船选择尺度小、耗油率低、马力大的优良主机和辅助设备,采用低转速,大直径螺旋桨,选择适当的主机功率以减少油耗。
考虑到江海直达船频繁进出港口和靠离码头,需要在狭窄水道和拥挤港口航行和操作,因此应特别考虑江段航行的操纵性以及海段航行的适航性。
本船采用双机双桨能够保证适航性。
目前,沿海及长江中下游一带各主要港口均配有较完备的港口装卸设备,装卸效率高,有的港口还存在设备闲置的现象,所以本船不配置起货设备,也有利于船舶本身的建造和航运经济性。
3 全船说明书3.1 船型、航区及用途:本船为钢质、单甲板、双机、双桨、双舵,尾机型柴油机驱动的多用途货船。
主要承运矿石、煤炭、水泥熟料等。
主要航行于北仑港至工业港之间,以及沿海各个港口之间,以长江中下游为主要航段。
3.2 入级:本船入CCS级,均按中华人民国船舶检验局(ZC)颁布的有关对沿海航区的要求进行设计衡准。
3.3 主要尺度及性能:3.3.1 主要尺度及船型系数:总长: 99m 型宽: 16m垂线间长: 92m 设计吃水: 4 m型深: 6.4m 浮心纵向坐标: 0.425m型深吃水比: 1.600 长宽比: 5.75m棱型系数: 0.746 宽吃水比: 4中横剖面系数: 0.991 方型系数: 0.74水线面系数: 0.829 设计排水量: 4370.7吨梁拱:0.34m3.3.2航速与续航力:在设计吃水时,主机常用功率为1320千瓦,满载试航速度为11.86节,续航力为3000海里,3.3.3船员定额:船长: 1 人政委: 1 人轮机长: 1 人其他船员: 22人合计: 25人3.3.4稳性及干舷:稳性和干舷均符合2004年《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非国际航区版)要求。
3.4 总布置:见总布置图。
本船共设计了五道水密舱壁,双层底高度为0.8m,作用是提高货物的重心高度,增大摇摆周期;两个货舱长均是35.5m。
尾部上层建筑分四层,其中布置了居住舱室、厨房、餐厅、浴室、厕所、娱乐室、报务室、海图室、驾驶室等。
首楼设有储物舱、锚链舱、工具间等。
(1)甲板划分:船艉~#37 为上层建筑#6~#28为机舱船艉~#3为舵机舱 #3~#6为压载水舱#23~#28为重油和轻油舱#28~#100为第一货舱#79~82为应急消防泵舱#100~#170 为第二货舱#100~#105为空舱#165~艏部为艏楼(2)双层底划分:#23-#28为滑油舱; #28-#170 为压载水舱。
(3)水密舱壁:沿船长方向共设五道水密舱壁,分别在#7、#3、#29、#100、#171肋位上。
3.5 船体结构:本船船体结构按我国2002年《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进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