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术规范(钢网架工程)

技术规范(钢网架工程)

第七章技术规范第一节钢网架工程技术要求1.1总则1.1.1概述:本次招标为全线收费棚、加油站大棚网架采购与安装工程及缺陷责任期阶段的全部相关工作,包括深化设计、材料供应、制作(包括预埋件的制作,配合土建工程预埋等)、运输、安装、油漆、试验检测、竣工验收、保修。

1.1.2设计1.1.2.1设计规范和标准所有设计图纸及本技术要求均根据以下规范和标准:(1) 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83-97(2)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3) 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GBJ132-90(4)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版) GB50009-2001(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版) GB50011-2001(7)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8)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9) 网壳结构技术规程JGJ 61-2003(10) 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 28:90(1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1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13) 网架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GJ78-91(14) 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 24:90(15)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1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版)(17) 压型金属板设计与施工规程YBJ216-881.1.2.2规范标准版本本技术要求所引用的规范或设计标准是招标时通用版本,而这些规范或标准中所引用的其他规范和标准也应视为包含在内。

当各规范、标准以及本技术条件之间有不同之处时,应以较严格者为准。

1.1.2.3补充说明本技术条件未提及之处,按现行相应规范或标准执行。

1.2基本要求1.2.1临时工程承建商应负责工程所必须的所有临时工程的设计、供应、加工、安装及拆除。

承建商的责任亦包括评估任何临时工程(包括吊车及类似物)在一特定施工情况下对永久结构的影响,以证明临时结构的合适性。

1.2.2施工设计所有构件连接节点详图应依据施工图纸由钢结构承包商设计。

钢结构承包商在加工前应呈交有关钢结构所有必要的节点计算,以获得认可。

钢结构承包商应对加工制作详图负责。

钢结构承包商要在设计图纸上给出节点运输,处理和安装的详图,以适应施工方法。

1.2.3施工资料1.2.3.1制作制作前至少四周须准备下列事项:a.完成及复核所有细部图及装配图。

b.详细制作方法的说明。

c.焊接工序的说明,包括点焊和接缝,必须符合JGJ81-2002。

d.配件检查制度和监管机构的说明。

1.2.3.2安装安装前至少四周须准备下列事项:a.详细安装方法的说明。

b.临时工程设计计算及细部图。

c.工地监察验收制度的说明。

1.2.3.3完工图全部安装工程完成后,依照制作和安装实况绘制完工图。

1.2.4工程进度1.2.4.1工程进度计划进度细节表内示出完成各工程项目的时间分配,包括:a.准备及提交有关建造资料。

b.材料订购及运输。

c.制作。

d.施加保护层。

e.运输到工地。

f.安装。

1.2.4.2检查及试验所有试制、试配、试验及检查的时间都应包含在计划进度时间内1.2.4.3进度制作一份计划表以便观察各项工程的实际进度。

1.2.5质量控制1.2.5.1检查制度实施一套检查制度,以便测检所有材料、工艺和完工的各个项目符合指定要求。

1.2.5.2试验、试验程序及试配安排进行材料、工艺、安装操作等试验和操作技工的考核。

1.2.5.3人员必须确保测检人员具有相应的资历、经验和训练。

1.2.5.4阶段检查实施一套可切实执行的测检制度,以检查制造及安装的各个阶段。

1.2.5.5记录所有材料检查、试配程序、工艺及操作技工考核均须记录,并提供给业主代表审核。

1.2.5.6通告期所有试验与开始试配程序之前,应与业主代表协商一个通告期。

1.3 钢结构材料1.3.1一般要求1.3.1.1 用于本工程的材料,均应符合图纸或相应规范要求的质量标准。

1.3.1.2 材料运入工地时,必须有出厂的检验证或合格证书。

1.3.1.3 材料的试验工作必须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试验室进行。

1.3.2 材料的试(检)验及取样1.3.2.1 所有材料试(检)验项目均应符合相应专业标准或设计要求的技术标准。

1.3.2.2 监理工程师根据现场情况有权决定进行的试验项目。

1.3.3试验报告承包人应将材料试验报告单报送监理工程师检查,当材料的试验结果符合规定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签字批准后方可使用。

1.3.4 主材材料1.3.4.1所有钢材均为焊接结构用钢,均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进行拉伸试验、弯曲试验、V型缺口冲击试验、Z向性能和熔炼分析,满足可焊性要求,并提供钢材的质量证明和复验报告。

1.3.4.2图中采用的Q235B级钢,其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 700的规定。

Q345B级钢,其材质应符合《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的规定。

1.3.4.3当焊接构件的钢板沿厚度方向需承载拉力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5313的规定。

当板厚满足25≤T<50时,其Z向性能级别应符合Z15的要求;当板厚满足50≤T时,其Z向性能级别应符合Z25的要求。

1.3.4.4铸钢件的铸钢材质应满足《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GB/T11352、《焊接结构用碳素钢铸件》GB7659-87的相关规定;1.3.4.5有冷弯开口型钢需满足《通用冷弯开口型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 6723-86的要求;1.3.4.6轧型钢、热轧钢板均以热轧状态交货,热轧焊管均以正火状态交货。

1.3.5 连接材料:1.3.5.1螺栓:普通螺栓为4.8级;高强螺栓均为10.9级;1.3.5.2 普通螺栓与螺帽:依据GB/T5782及GB/T5780。

与普通螺栓相配所用的平口或斜口钢垫圈,依据GB/T98-1988。

1.3.5.3高强度螺栓:高强度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1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GB/T1229、《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T1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1231或《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GB/T3632、《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GB/T3633的规定。

1.3.5.4弹簧垫圈依据GB/T94.1-1987。

1.3.5.5面层依据GB50205-2001。

1.3.6 焊接材料1.3.6.1焊接材料手工焊接采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的规定。

选择的焊条型号应与主体金属力学性能相适应。

自动焊接或半自动焊接采用的焊丝和相应的焊剂,应与主体金属力学性能相适应,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1.3.6.2机械性能由焊接材料及焊接工序所形成之焊缝,其机械性能应不低于原构件的等级。

1.3.7钢材尺寸及允许误差构件的尺寸和允许误差应满足相应的现行规程和规范要求。

1.4 钢结构防护1.4.1防腐1.4.1.1所有钢构件的除锈与涂装均应在构件制作质量检验合格后进行。

1.4.1.2所有钢管两端均应封闭,若未封闭需设封板,以防管内锈蚀。

1.4.1.3制作完的钢构件表面除锈应采用喷射除锈,使钢材表面露出部分金属光泽,除锈等级应不低于Sa2.5级,除锈质量符合《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的有关要求规定。

1.4.1.4除锈后立即涂水性无机富锌底漆1遍,环氧云铁中间漆2遍,面漆采用氯化橡胶2遍,颜色由建筑师确定。

涂层干漆膜的总厚度不小于150um。

1.4.1.5凡在安装前不能涂漆的部位,在安装完毕后,应作补涂。

运输、安装过程涂层损伤处,应作修补。

1.4.1.6螺栓的表面处理应保证提供不低于结构各部分及各构件相应的涂层所达到的防腐要求。

1.4.1.7所有找平层的施工都必须参照建筑的技术规程,并给予适当的表面准备。

1.4.2 防火钢结构采用超薄膨胀型防火涂料,防火涂料的性能及其厚度应满足建筑要求。

1.5钢结构支座灌浆1.5.1用于基础螺栓或柱脚底板下的灌浆,其28天最小抗压强度为40 N/mm2。

该浆液的水泥与天然细骨料之体积比为1:1,同时混和以足够的水份,以提供适当的粘滞度,使得新制成的浆液填满空隙,而没有泛出或沉析。

1.5.2灌浆成份书面证明该商品灌浆液的成份不含有高铝水泥。

1.6钢结构加工制作1.6.1本工程钢结构施工应遵守有关施工规范及规程。

1.6.2钢材送加工厂时必须具有生产厂家出具的合格证,加工厂亦需做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几何尺寸的复验,确认合格后方能验收。

1.6.3钢结构的放样、号料、切割、矫正、成型、边缘加工、管节点加工、制孔、组装均应满足《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网架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JGJ78-91)、《钢网架行业标准》(JGJ75.1-75. 3-91)的相关规定。

高强度螺栓制孔应按JGJ 82-91,需对构件摩擦面进行处理。

1.6.4加工制作工艺1.6.4.1切割应采用全自动或半自动方式切割钢材。

手工式火焰切割法仅于不能采用自动或半自动切割法时采用。

1.6.4.2修整应对构件切口上的夹渣、熔斑、不平整和过度硬化的表面进行修整。

用10kg 力测试时,各级钢材的火焰切割切口,经修整后,其硬度应不超过350HV。

1.6.4.3研磨用研磨方法除去毛头,尖角及粗糙的边缘。

1.6.4.4承压连接需要通过接触承压之连接,所采用的承压支承面,必须经过铣磨、锯切或其它合适方法处理,支承面须与构件标称轴线成直角或图纸所示的角度。

直接浆锚于基础之承压面,无须进行此项工序。

1.6.4.5加劲板加劲板必须经过切割和研磨处理,以保证与凸缘沿边的紧密接触。

1.6.4.6调直调直工序应以不会改变材料的原厂技术指标为原则。

开工前应先提供调直工序。

1.6.4.7热处理热处理工序应以不会改变材料的原厂技术指标为原则。

开工前提供热处理工序。

1.6.4.8临时附件完工后要拆除制作和安装所需的临时附件。

焊接附件的拆除应符合GB50205-2001。

1.6.4.9安装精度钢构件的制作,应符合精度要求,使得安装时对结构不会产生过大的应力、挠度及变型。

安装精度均应满足《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网架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JGJ78-91)、《钢网架行业标准》(JGJ75.1-75. 3-91)的相关规定。

1.7钢结构焊接:1.7.1钢结构焊接工程按国家现行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的要求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