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免疫学的发展简史演示文稿

免疫学的发展简史演示文稿


• 抗原的结构和抗原特异性:
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 (特异性)免疫应答,并 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 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 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 性反应)的物质。抗原的 基本特性有两种,一是诱 导免疫应答的能力,也就 是免疫原性,二是与免疫 应答的产物发生反应,也 就是抗原性。
Karl Landsteiner 1868-1943, Nobel Prize in 1930 for discovery of human blood
从其木乃伊考证出他面部就有天花疤痕。
• 公元三~四世纪罗马帝国出现大规模天花流行,
饱受天花的肆虐。
• 大约到了六世纪非洲暴发天花,八世纪欧洲也难
逃一劫。
• 十七~十八世纪天花传入大洋洲在西半球肆虐; • 二十世纪,天花夺去了三亿人的生命。
种人痘-我国古代接种人痘的方法有四种:
• 痘衣法:把天花病人的衣服或涂有天花脓疱浆的
groups.
• 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
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 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 液中。
第二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
• 经验期(1670-1850)人痘-天花,牛痘
-天花
• 科学免疫学时期(1850-1970) • 现代免疫学时期(1970-)
一、经验免疫学的发展
• 3000年前在古代中国,印度和埃及的古医书及僧
侣经文中,就有了天花这种急性传染病的相关记 录。
• 公元前1160年统治古埃及的法老拉美西斯五世,
肺部巨噬细胞吞噬大肠杆菌
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等
人T淋巴细胞攻击母细胞瘤细胞
嗜碱性细胞在结缔组织和粘膜上皮内时,称肥大细胞 肥大细胞(mast cell)广泛分布于皮肤及内脏粘膜下的微血管周围。 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TB细胞,APC细胞活化)。
不适宜的免疫应答可致免疫性疾病 ( ) 免疫调节失去平衡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而引起的疾病
•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79年10月26日
正式宣布全世界消灭天花。
二、科学免疫学时期
• 19世纪中叶开始,病原体的发现,微生物
学的发展,推动了抗感染免疫的发展。
病原菌的发现和疫苗使用的推广
• 1850年,显微镜下
观察到炭疽杆菌
• Pasteur发明液体培
养基,培养的炭疽 杆菌致动物发病
• Pasteur制备出减毒
疫苗
Louis Pasteur 1822-1895, Father of immunology, attenuated bacteria and viruses as vaccine against anthrax …..
• Koch发明固体培养基,
分离出结核杆菌,提出 病原菌致病的概念
Robert Koch 1843-1910, Nobel Prize in 1905 for his work on tuberculosis, Anthrax, Cholera, Tubercule bacillus
传播到日本、 朝鲜、俄国和
土耳其等国
玛丽·蒙塔古夫人 (1689-1762)
将此方法传到英国
牛痘接种术的发明
• 1798年英国格罗斯特郡Edward Jenner 发
明用接种牛痘来预防天花获得成功,并发 表论文。此后推广至全球,使天花流行得 以控制。
• 最后一例天花病人于1976年在索马里被治
愈,其后未再发现。
免疫学的发展简史演示文稿
(优选)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 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及其展望
风湿免疫性疾病
第一节 免疫学介绍
•免疫(Immunity)免除疫病、抵抗疾病
•基本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监视
自身耐受、免疫调节
免疫应答的特点
• 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组织、免疫细胞和免
疫分子
• 固有免疫应答亦称固有免疫、天然免疫或非特异
抗体的发现、应用及细胞免疫的研究
• 白喉抗毒素的应用:
白喉抗毒素含有特异 性抗体,具有中和白 喉毒素的作用,可用 于白喉杆菌感染的预 防和治疗
Emil von Behring 1854 - 1917, Nobel Prize in 1901 for demonstrating that circulating antitoxins against diphtheria and tetanus toxins conferred immunity.
性免疫,是指机体在种系发生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 成的一种天然免疫防御功能,构成机体抵御病原 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 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
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源自、分化为效 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免疫细胞
• 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吞噬、消化) • 肥大细胞(募集炎症细胞) • 树突状细胞(抗原提呈) • 巨噬细胞(吞噬、消化) • T、B细胞(执行适应性免疫应答) • 调节性T细胞(防止叛乱、维持自身稳定) • 肝细胞等(合成补体、干扰素等)
衣服给小儿穿。
• 痘浆法:用棉花蘸天花脓疱液塞入儿童鼻孔。 • 旱苗法:先将天花痂皮阴干研细,而后用银管吹
入鼻孔。
• 水苗法:将天花痂皮研细用水调湿,以棉花蘸染
塞入鼻孔。
1688年俄国首先 派医生来中国学 习种痘及检痘法
1744年李仁山将种 痘法传授给日本
欧洲各国和印度 也试行接种人痘
18世纪人痘接种术 由俄国传至土耳其
中性粒细胞
粒细胞系 (Granulocytes)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Giemsa染色血涂片,中性粒细胞 呈淡藕荷色,多叶核,胞浆中含有大量的细胞颗粒。透射 电镜下其胞浆颗粒清晰可辨。 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
• 单核-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属免疫细胞,有多种功能,是研究细胞吞噬、细胞免疫和分子 免疫学的重要对象
• 超敏感反应病:反应过高 • 免疫缺陷病: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 • 自身免疫性疾病: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
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 的疾病
免疫学的应用
• 传染病预防 • 疾病治疗 • 免疫诊断:是应用免疫学的理论、技术和方
法诊断各种疾病和测定免疫状态。在医学上, 它是确定疾病的病因和病变部位,或是确定 机体免疫状态是否正常的重要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