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沂大学第二聘期

临沂大学第二聘期

临沂大学第二聘期校内专业技术岗位竞聘上岗实施方案为适应“全国知名区域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型大学”的建设需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教师教学与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真正实现由“固定用人”到“合同用人”的转变,经学校研究,决定开展第二聘期校内专业技术岗位竞聘工作。

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竞聘原则、范围与基本要求(一)竞聘原则坚持按需设岗,竞争上岗,按岗聘用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能上能下原则;坚持重品德、重业绩、重能力、重社会服务原则;坚持严格考核,合同管理原则。

(二)竞聘范围符合专业技术岗位要求的在职在岗人员。

(二)基本要求1.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勇于探索,开拓创新,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

3.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能全面履行岗位职责。

4.聘期考核结果合格。

5.新竞聘教师系列岗位,须具有硕士学位;46周岁以下新晋升教授岗位、40周岁以下新晋升副教授岗位须具有博士学位。

专职辅导员晋升教授岗位其学位和年龄参照执行教师系列要求。

新竞聘教学辅助(含教务员,下同)系列岗位,须具有大学本科学历,40周岁以下新晋升副高级岗位须具有硕士学位。

年龄计算截至2016年7月31日。

二、竞聘程序及方法步骤(一)竞聘程序1.公布岗位及竞聘条件。

2.岗位申报与竞聘顺序:(1)竞聘顺序:校聘教授特殊岗位;院聘教授、副教授及以下岗位。

(2)根据聘期考核结果进行竞聘:凡聘期考核合格者,可申请竞聘第二聘期专业技术岗位;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申请竞聘同级别或高一级别岗位。

(3)落岗待聘:落岗人员参加二次竞聘并进行岗位调整,无故不申请竞聘或不服从岗位调整者,学校不再聘用。

(二)方法步骤1.公布岗位竞聘条件和岗位数额。

2.个人申报。

竞聘人员向所在单位提交竞聘材料。

3.资格审查。

学校对校聘岗位、各单位对院聘岗位申报人员提交的竞聘材料认真审查和公示,并接受群众的评议监督。

4.单位评议推荐。

各竞聘工作小组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据专业技术岗位竞聘工作有关文件精神,按照规定的岗位数额排定顺序、确定人选。

校聘教授特殊岗位人选不受名额限制;院聘岗位按照岗位数额进行评议、推荐。

院聘各类岗位竞聘条件参照学校岗位竞聘条件自主组织进行。

排序及推荐结果须在本单位显要位置及单位网站主页公示5个工作日。

5.学科评议组评议。

学校学科评议组对校聘教授特殊岗位竞聘人员进行评议,并将通过人员向学校高评委推荐。

学院评议组对院聘各类岗位竞聘人员进行评议,拟晋升院聘教授四级岗、副教授三级岗位人员按名额1:1比例向学校高评委推荐。

6.学校高评委、学院中评委评价。

学校高评委对拟晋升高级岗位推荐人选的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等情况进行评价,提出拟聘推荐人选。

学院中评委对拟晋升院聘中级及以下岗位推荐人选进行评价,提出拟聘推荐人选。

7.党委研究,签订聘用合同,公布聘用结果。

经党委会研究并经公示无异议后,学校与聘用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发文公布校内岗位聘用人员名单。

三、岗位数量分配根据《山东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结合各类专业岗位实际情况,设置各类岗位(各级各类岗位数=新增岗位数+现岗位数),不严格区分新增岗位数及现岗位数。

(一)教师系列1.校聘教授特殊岗位一级、二级、三级按照条件竞聘,不限数量。

2.新增教授四级岗位数:根据校聘教授特殊岗位数并兼顾各学科实际情况确定(新增教授四级岗位数=新聘特岗人数×50%+1[1≤岗位数量≤2])。

3.新增副教授岗位数:根据各单位新增教授四级岗位数确定(新增副教授岗位数=各单位新增教授四级岗位数×1.5)。

4.中初级教师岗位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设置。

5.辅导员根据上述教师新增岗位与教师总数比例,确定相应新增岗位。

新增各级岗位数=(教师系列新增岗位数×相应辅导员现有级别岗位数)/(相应级别教师岗位数×2)。

(二)教辅系列根据各类教辅专业技术岗位实际情况,参照教师各类岗位比例确定岗位数量。

新增各级岗位数=(教师系列新增级别岗位数×相应教辅系列人数)/(相应级别教师岗位数×3)。

四、组织领导第二聘期专业技术岗位竞聘工作在学校党委、行政领导下进行,根据工作需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一)学校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第二聘期校内专业技术岗位竞聘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校内专业技术岗位竞聘工作。

(二)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第二聘期校内专业技术岗位竞聘工作组,具体组织全校专业技术岗位竞聘工作。

工作组办公室设在人事处。

(三)学校成立相应学科评议组,负责对校聘教授特殊岗位人员进行材料审查、水平评估、推荐等工作。

(四)学校组建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竞聘评价专家委员会(简称高评委,下同),负责拟晋升校聘教授特殊岗位、院聘教授四级岗及副教授三级岗的评价工作。

(五)各学院(包括独立运行的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各校区、学生工作部(处)、教务处和教辅系列分别成立校内专业技术岗位竞聘工作小组(7—9人)。

竞聘工作小组由单位负责人(行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和一定数量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组成,一线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3。

负责本单位(系列)院聘岗位职责、竞聘条件的制定及聘用工作,负责对院聘各类岗位竞聘人员进行政策说明、组织报名、材料审核、水平评估,并按照推荐名额进行排序、推荐等工作。

同时对校聘教授特殊岗位竞聘人员进行推荐。

各竞聘工作小组和竞聘实施细则报学校竞聘工作组审核。

(六)学校成立由纪委书记任组长,纪委办公室、监察处、工会、民主党派及教职工代表组成的校内专业技术岗位竞聘工作监督小组,对竞聘工作进行全程监督检查,并接受信访和举报。

纪委办公室、监察处重点负责对校内专业技术岗位竞聘过程中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查处。

各学院(包括独立运行的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各校区、学生工作部(处)、教务处和教辅系列等相关单位成立3人监督小组,负责对本单位或本系列的竞聘工作进行全程监督。

五、专业技术岗位竞聘纪律(一)严格按照有关岗位竞聘工作的政策规定组织竞聘,贯彻公开、公正原则,做到公开岗位数额、公开岗位条件、公开推荐办法、公开申报人员竞聘材料、公开推荐人员名单。

符合竞聘条件人员一览表在学院主网页公示,接受教职工和社会监督。

(二)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规定,在推荐、呈报、竞聘、异议期公示等环节,严禁权力滥用、严禁弄虚作假、严禁吃拿卡要、严禁关系票和人情分。

对伪造业绩、剽窃他人成果及其他违反相关规定者,取消岗位竞聘资格并根据情节给予相关责任人处分。

(三)认真落实主体责任。

竞聘工作小组组长为本单位(本系列)专业技术岗位竞聘工作第一责任人,负主体责任。

竞聘到各级各类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要继续认真做好审核性评估等相关工作,对不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影响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实行责任倒查。

六、有关说明(一)关于材料提交拟晋升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人员提交专业技术岗位竞聘申报表及证明本人学术水平的附件材料时,科研项目不超过3项、科研成果(获奖、专利等)不超过3项、论文(著作、作品等)不超过3篇。

(二)关于学术检索拟晋升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均实行学术检索。

申报人员须提交2012年8月1日以来公开发表的最具代表性的3项学术成果(论文或著作),以校内专业技术岗位竞聘工作小组为单位到学校图书馆进行学术检索。

具体要求:论文重合率(即总文字复制比)不超过30%,且单篇最大文字复制比不超过20%。

论文检测结果中与申报者本人的会议论文或学位论文重合的部分,不计算重合率(与申报者本人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重复部分计算重合率)。

(三)关于校外同行专家学术水平评价1.校外同行专家学术水平评价工作由各校内专业技术岗位竞聘工作小组负责组织。

2.对于申报正高级岗位的人员,由各工作小组聘请5位省内外同行专家对每个申报者的学术成果(3件)进行评价,评价等级为A、B、C,评价结果(去掉最高、最低票)B及以上等级为3票者,方可提交高评委评价。

(四)关于教学条件竞聘校聘教授特殊岗位一级、二级、三级者,首聘时教学条件不作要求, 上岗后完成相应教学任务。

(五)关于专业技术岗位兼职各学院、科研院所及教辅单位按照山东省属高校取消二级学院行政级别改革试点精神执行。

管理服务单位中教学、科研等业务部门的正处级、副处级干部(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确因工作需要,需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兼职,应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审批同意后,填写《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兼职审批表》。

(六)关于学术成果时间界限论文论著公开发表出版时间、科研成果、项目的时间为自2012年8月1日至2016年7月31日。

(七)关于资格要求应聘教师岗位,须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

应聘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者,应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资格准入条件。

(八)关于上岗和考核条件本方案规定的院聘各岗位上岗和考核条件,除基本教学、科研要求外,其他条件各单位参照执行,可适度调整。

(九)关于年龄接近退休人员距退休时间不足1个聘期人员,聘期考核合格,经个人申请,可不再参加竞聘,按照现有岗位直接聘用。

(十)关于新进人员岗位确认凡学校近年新引进的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经试用期考核合格的,可直接确认相应级别专业技术岗位。

(十一)关于人事代理人员岗位确认人事代理人员根据人事代理劳动合同规定,参加专业技术岗位竞聘,与在编人员享受同等岗位绩效;申请“新进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人员,若竞聘到校聘教授特殊岗位,可提前纳入学校编制;若本人选择聘任校聘岗位,原合同废止,原合同相应待遇计算到上岗时间。

(十二)关于学术检索、学术水平外审费用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学术检索、学术水平外审等事项的相关费用由申报者本人承担。

(十三)关于校内专业技术岗位待遇与备案1.参加校内专业技术岗位竞聘的上岗人员,从2016年8月1日起享受校内岗位奖励性绩效工资待遇。

2.凡竞聘至校聘教授特殊岗位一、二、三级和院聘教授四级岗位者,即为我校教授(正高级职称);凡竞聘至院聘副教授一、二、三级岗位者,即为我校副教授(副高级职称);凡竞聘至院聘讲师一、二、三级岗位者,即为我校讲师(中级职称);凡竞聘至院聘助教一、二级岗位者,即为我校助教(初级职称)。

其他系列岗位依次类推。

3.根据省主管部门核定的岗位设置数量,高聘(聘任岗位高于备案岗位)1个聘期以上,经考核合格,原则上按照所聘岗位级别、聘期、年龄等在原备案岗位高一职级岗位上依次备案,岗位工资随之增加;低聘(聘任岗位低于备案岗位)1个聘期,按照原备案岗位低一职级进行岗位备案,岗位工资随之相应调低;按照国家专业技术岗位类别备案者,根据省人社厅规定,按照相应的程序规范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