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作文教学
新大纲明确指导出:“三年级要求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段,是以后连段成篇的基础。

”由此
可见,三年级的作文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后作文的发展,科学地进行中段作文训练,对于全面
打好作文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
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作文自信心。

新《课程标准》指出,习作起始“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
神状态下,绕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
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决不
会提高的。

因此,每次揭示习作题目,我总是变样地以谜语、故事、图画、情境出现,激发
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从方法入手,解决结构问题。

要不要交给学生构段构篇的方法?是让学生随心所欲还是给他们一根拐杖?我认为应该遵循
学生的需要。

在从低年级过渡到中年级的过程中,学生非常需要老师的帮助。

教师的指导、
课文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教师正确地导,教给“写”的方法,学生才会写出好的文章来。

1、以读带写,范文引路。

“课文无非是例子。

”叶圣陶先生如此说。

我认为,作文教学也应抓住这个例子不放。

教学时,我充分运用教材自身的特点,指导学生掌握单元课文的训练重点,明白本单元听、说、读、
写的任务,抓住范文,重点讲,讲详细,讲精彩。

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理解内容、精读佳
词好句的同时,去模仿一些典型文章,特别是模仿一些优美段落的写法来进行训练。

例如三
年级下学期第一组作文要求是介绍家乡的景物。

在教完《珍珠泉》这篇文章后,我要求学生
以《龙泉》或者《惠泉》《蒙泉》为题进行模仿:第一自然段写出泉的位置;第二自然段介
绍泉的周围环境;第三自然段写泉水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发挥想象,作为一个游客或者一颗
从泉底冒出来的水泡抒发对泉的喜爱之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学生通过周末细致的观察,找到了三泉的特点:龙泉水清水绿;惠泉水草密集;蒙泉是荆门学子的愿望泉。

三泉泉水温
暖如春,泉中有热气冒出,泉里都有游鱼。

学生找到了泉的特点,再上网查查泉的历史、作用。

通过看、听、查,学生掌握了一大手资料,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再加上有了《珍珠泉》这篇课文的引领,学生写起来非常顺手,甚至有写不完的话。

桂玉琦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到:这是一潭清绿色的泉水。

水太绿了,绿得像被周围的树叶和小草染过似的。

茂密的水草一丛丛、一束束,在泉水的滋润下也绿得发亮。

水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泉中的一条条游鱼。

在茂
密的水草中,它们大的有一尺来长,小的如小拇指一般。

这些泉水中的精灵儿在水草中畅游、嬉戏,还时不时鼓起一串串水泡。

可爱的水泡就像孩子的嘴,有的像一嘟噜一嘟噜的珍珠。

——瞧,学生把《珍珠泉》的语言灵活地运用到了自己的作文中。

2、精心点拨,解决思路。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为了使学生有扎实的作文基本功,老师必须在平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训练:如一篇文章如何确立题目,如何运用语言准
确表达思想,如何选材,如何分段,如何前后呼应、开头和结尾相衔接,如何画龙点睛、耐
人寻味,如何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引起读者共鸣,如何详写,如何略写等等,老师不要指望
三五次作文就能使学生样样精通,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以范文为例,认真分析基本的写作
套路,改变学生提笔无话可说、无话乱说的状况。

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的一组课文向我
们展示了多姿多彩的写作方法,在教学时,教师应该讲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文章的写作方法:
《富饶的西沙群岛》按照海面——海底——海滩的方位顺序构段;《美丽的大兴安岭》按照春夏秋冬季节的顺序构段,《香港——璀璨的明珠》是按它的地位和作用构段。

三篇课文都用了先总后分的构篇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给出这些文章的行文思路,让学生对自己的文章也建立一种立体的思维模式,然后通过多次练笔,做到活学活用,手到擒来。

三、养成积累的习惯激活心灵的泉水。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

学生进入中年级后,教师可以要求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写读书笔记。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读懂文本中的习作例文、经典课文,还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看报,多听看少儿广播电视节目,多看或多听小学生写的优秀习作等,作好课外读物的读书笔记并反复吟诵。

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也可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

在班队会时,校本课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

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才会涌向笔端。

总而言之,小学三年级学生刚走上写作之路,步履不稳,为师者要善“扶”,根据作文教学的原则,耐心地“送”他们走上提高写作水平的科学途径,让他们面前出现一片芳草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