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1
孔雀东南飞(并序)
汉末建安中,庐 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 氏,为仲卿母所遣, 自誓不嫁。其家逼之, 乃投水而死。仲卿闻 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读序文讲故事
通过序文了解故事的梗概。 1、时间 地点 人物 2、主要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写作缘由
mŭ
公姥
pīng
伶俜
生字
rú wēi ruí pìn
嬉戏莫相忘 我,刘兰芝
见
君既若见录p12——动词前有指代作用,我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被 图穷匕首见—— 露出来( ) xiàn 图:地图;穷:尽;
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
意显露了出来
府吏见叮咛p16——我
五、句式辨析
1、为仲卿母所遣(序) “为……所……”表被动 2、誓天不相负 p11 “相”代指刘兰芝,宾前 3、君既若见录 P12 “见”代指刘兰芝,宾前 4、出置前窗下P23 “前窗”前省略介词“于”
谢
多谢后世人P32
——告诫
谢家事夫婿P20
——辞别
阿母谢媒人P18
——推辞 ,拒绝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 项王
——谢罪 ,道歉
及花之既谢
——凋谢
区区
1何乃太区区P4——愚拙,凡庸,见识少 2感君区区怀P12——真情挚意,诚挚 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 形容自己的私情 4秦以区区之地—少,小 5则区区与诸君——自称的谦词,我
幸复得此妇 复 红罗复斗帐
便复在旦夕 为仲卿母所遣 遣 县令遣媒来 十七遣汝嫁
副词,再,又 双层的,夹层的 回答,答复
休,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
派 送
举
莫令事不举P22——成
举言谓阿妹P19——发 举世浑浊我独清—— 全 举身赴清池P30——纵 千斤之重,人不轻举—— 举起,抬起
举孝廉,不行—— 推荐 , 推举 五年而后举虞—— 攻下, 占领
——《礼记·本命》
子甚宜其妻,父母不说(悦),出;子不宜
其妻,父母曰:“是善事我,子行夫妇之道焉,
身没不衰。
——《礼记·内则》
恋子情节
2、还原仲卿与他母亲及兰芝的对话, 谈谈你体会到了什么?
第一,通过仲卿之口证实兰芝是无辜被遣并表现 了兰芝和仲卿夫妻恩爱。 第二,恳求中有反抗,仲卿也是封建家长之下的 无奈者。(在礼教和情感中抉择) 第三,塑造了一个专断蛮横、顽固而有心计的封 建家长形象。
一、通假字
府吏见丁宁 摧藏马悲哀 蒲苇纫如丝 箱帘六七十
也写做“叮咛”,嘱咐。 同“脏”,脏腑。 通“韧”,柔软而结实。 通“奁”
二、古今异义
可怜体无比p4 古,可爱;今,值得怜悯与同情 守节情不移p2 古,遵守规则;今,妇女不改变节操 君家妇难为p2 古,难当;今,表使人难为,或客套话。 妾不堪驱使p2 古,使唤;今,强迫别人按自己的意志行动
腰襦 葳蕤 聘礼
fŭ
pĭ
jī
zhízhú míng
拊掌 否泰 赍钱 踯躅 冥冥
晻yăn晻
仕hu宦àn
p磐án石
zàng
摧藏
❖ 自缢(yì) 遗施(wèi) 紈素(wán) ❖ 玳瑁(dàimào) 珰(dāng) 幡(fān) ❖ 鹄舫(hÚfăng) 青ì 骢马(cōng) ❖ 鲑珍(xié) 耳著(zhuÓ) ❖ 蹑履(nièlǚ) 便言(pián)催藏(zàng)
子 丑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时 时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三 四五 更 更更
一二 更更
半夜夜早上上上下下 下晚晚 夜里里晨午午午午午 午上上
11-1 1-3 3-5 5-7 7-9 9-11 11-1 1-3 3-5 5-7 7-9 9-11
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 点点点 钟钟钟钟钟钟钟钟钟 钟钟钟
朗读全文
要求: 1、注意上面红色字的读音; 2、疏通文意积累词句(《导学案》第37— 38面1—5题); 3、理清故事的情节发展脉络。
情节结构
引子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开端 (“十三能织素——及时相遣归”):兰芝自遣 发展 (“府吏得闻之——二情同依依”):夫妻誓别。
(“入门上家堂——郁郁登郡门”):兰芝抗婚 高潮/结(局“阿母谓阿女——自挂东南枝”):双双殉情。
相 xiāng 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 作,有指代作用,可代 你 我 他 xiāng 互相,彼此
名词相貌 xiàng 仔细看,审察
帮助
指出“相”用法:
相见常日稀 你,焦仲卿 誓天不相负 你,刘兰芝 儿以薄禄相 相貌
好自相扶将 不得便相许 会不相从许
她,婆婆 叶叶相交通 互相
你,媒人 你,焦仲卿 蹑履相逢迎 他 焦仲卿
返回
高潮部分
朗读课文,讨论焦、刘二人的生死爱情。 (即为什么一个去得很决绝,一个死前还 徘徊?)
兰芝早已看透封建家庭那种蛮横专断的本 质,这是她那坚强的性格所不能容忍的,她 是不能够妥协的,所以走得很决绝。
孝顺的仲卿作为家里唯一的男性,他的存 在与否对于整个家庭来说至关重要,上有阿 母,下有小姑,养生送死的重担就落在了他 的身上。
梁山伯与祝英台
聪明伶俐的祝英台,女扮男装出门求学,与憨厚 朴实的同窗好友梁山伯结下了真挚的感情。当二人 依依惜别时,祝英台用含蓄的比喻表达了内心的情 感,而憨厚的梁山伯却未能领悟。一年以后,当梁 山伯如约来到祝英台家时,发现祝英台是个女子, 便向祝家求婚。但此时的祝英台早已遵从父命与马 文才定亲。由于封建势力的压迫,二人被迫含恨分 离。不久,梁山伯因忧愤交加病死在家中。祝英台 听闻这一噩耗,来到了梁山伯的坟前,面对苍天发 出悲愤的控诉。这是,坟裂开了一个大口,祝英台 毅然投入坟中。二人随后化作了两只美丽的蝴蝶, 在花丛中翩然起舞,永不分离。
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 滴下钗头多少泪, 沈家园里草犹悲!
红酥手,黄滕酒, 世情薄,人情恶,雨
满城春色宫墙柳。东 送黄昏花易落。晓风
风恶,欢情薄,一怀 愁绪,几年离索。错!
干,泪痕残,欲笺心 事,独语斜阑。
错!错!
难!难!难!
春如旧,人空瘦, 人成各,今非昨,病
泪痕红浥鲛绡透。桃 花落,闲池阁,山盟 虽在,锦书难托。莫! 莫!莫!
3、决不忍辱苟且的坚强性格。有着清醒的认识,准确 的判断,这是一个头脑清醒又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古 代妇女形象。
发展部分
1、为何“致不厚”?
❖ “七去”又称七出 旧时各地汉族婚俗之一。封 建礼教规定,有以下七种情况丈夫可以休弃 妻子。
"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 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开端部分
阅读第2段“兰芝自遣”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本段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2 、兰芝自述十三岁到十七岁的闺中生活经历, 意在表明什么? 3、从“非为织作迟”到“及时相遣归”看出兰 芝怎样的性格特征?
1、本段使用了铺陈排比、赋的手法; 2、表明:一方面兰芝有良好的家教和文化修养,是个 多才多艺的女子,另一方面证明“女行无偏斜”,焦 母对她的责难毫无道理。
古:无论如何;今:再三叮嘱
三、偏义复词
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 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 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 一个词只作陪衬
请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偏义复词:
(有些词语两字组合在一起,只取其中一字的意 义,叫偏义复词。)
便可白公姥
婆婆
昼夜勤作息
劳作
我有亲父兄
哥哥
逼迫兼弟兄
哥哥
其日牛马嘶
马
四、一词多义
刘、焦最后双双殉情,你能用几句诗来说说他 们的爱情观吗?
《乐府民歌》中的“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 衰”。
元好问的“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诗人笔下的“海枯石烂不移情,沧海桑田不变心”。 《长恨歌》中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 枝”。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 干 。”
六、互文
古诗文中为了使语句整齐,在彼此相对的文句 中,常使前后词语互相呼应,在意义上互补, 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叫“互文”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东西植松柏, 译:坟墓四周种植上松柏、梧桐树。
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译:树枝枝叶互相覆盖,互相沟通。
叶叶相交通。
七、文化常识P40
夜鸡平日食隅日日晡 日黄人 半鸣旦出时中中昳时 入昏定
刘兰芝
懦弱延宕
矛冲 焦家 盾 突
刘家
坚强自重 忠于爱情 外柔内刚 识礼仪 有教养 牺牲精神 冲动
蛮横无理
见利忘义
独断专行 焦母 封建家长制
刘兄
以己度人
尖酸刻薄
过度保护
诗歌通过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 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特别是封建家长 制的罪恶,同时热情地讴歌了焦仲卿和刘 兰芝为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宁死不屈地反 抗封建恶势力的斗争精神 ,表现人民群 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古,交相通连;今,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生人作死别p26 古,活着的人;今,陌生的人 多谢后世人p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古,劝告;今,常用来表示感谢
奄奄黄昏后P30 古:暗沉沉的;今:气息将绝
处分适兄意p20 古:处理;今:处罚
便可作婚姻p20 古:亲家;今: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 夫妻关系 千万不复全p26
尾声 部分
结尾一段用了怎样的 手法?表达了人们什 么样的愿望?
用浪漫主义手法, 寄托了人们追求恋 爱自由、生活幸福 的强烈愿望。
合作探究
在文中有三处写到兰芝落泪,请找出来, 从中你能体会到兰芝是一个怎样的人?
分析人物形象
磐石和蒲苇
年轻美貌
多才勤劳
痴于爱情
懦弱于礼教 积极于婚姻
对婚姻悲观
善良孝顺 焦仲卿 爱情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