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语言锤炼

作文语言锤炼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学会雕琢文字语言
一、初读感知
随着重重的关门声和离去的脚步声,这下,房子里真是没人了。

本来还想去外面玩玩的,还有一些事情的吩咐,看来这几天都不行了。

妈妈早早去上班,果然世事难料,往往不尽人意啊。

无奈下楼吃完早饭,闲着无聊便去看电视,不知不觉竟看到了中午。

二、反思提升。

如何雕琢自己的语言?
1、追求简约,学会留白。

你睡着了。

手机滑落在枕边。

死灰苍白的脸深潭古井一般无一点波澜和生机,眼袋下垂,微肿,印着淡黑的痕迹。

干枯蓬乱的头发衬得那张脸愈发憔悴不堪。

2、细细描摹,渲染铺陈。

他蹲在墙边,背靠玻璃,头微微向前倾。

像一颗成熟饱满的果实沉重地下垂着,
厚厚镜片背后一双眼睛竭力地睁着,疲惫和狂热的光芒交织,聚焦在手中小小的屏幕上。

平静的神情倏忽之间变得狰狞,整齐的眉毛拧起来,拧起来,干裂微张的嘴也抿紧了,两颗门牙将下唇咬出了重重的痕迹。

脸上的肌肉绷紧着,神色凝重,似一个在疆场上面临大敌的将士。

他的手臂微微颤抖着,两个拇指灵活的在手机屏幕上交替敲击。

头压得更低了,太阳照在他身上,留下一团影子。

他、影子、手机就浑然成了一个静止的雕塑世界。

我抬头看天空和周身的世界,柔软的白云映衬着悠远的蓝天,太阳温和的光洒在玻璃大楼上,反射出金色的印记斑驳着远方。

繁茂的香樟行道树舒展枝桠,低矮的隔离带上二月兰正摇曳着娇嫩的风姿,偶尔几声鸟鸣清亮明晰地传来,又转瞬即逝。

只是,他只留恋那小小的一方屏幕。

3、写出镜头感。

镜头感就是描写画面细节。

镜头感最忌讳笼统大概。

例如“很累”“很喜欢”“很紧张”等
描写都缺少画面细节,还有写景物笼统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名称和特性。

比如单写花,读者不知道什么花,就给人一种泛泛而谈的应付感,一定要具体到某种花。

(1)二月兰绿色窄条形的叶片有着不规则的锯齿小花边。

花萼长长的,顶着四片紫色的花瓣,呈十字形舒展,在微风中飘裙般舞动,如茶的芬芳静静地弥散着。

(2)那片朦胧的林子里,棕榈剪下阳光的影子,稀稀疏疏地抖落下来。

几束金红的光铺在鳞波微漾的湖上,又调皮地逗留在你脸上。

你精致的侧脸有了毛茸茸的轮廓。

4、融入真挚的情感。

语言文字里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每一位同学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情绪融合在语言
里。

情感可以融入在生动景物的描写里,可以刻画在细致的事件描绘中,可以体现在生动的人物细节里。

(1)、又一天清晨,空气里还弥漫着前夜下雨过后青草的芬芳,路边的丛草里还残留着昨日的雨滴,小鸟飞过自由快乐。

我和往常一样准备坐车,坐上公交车,人没有很多,坐在我前面的是一位看似很年轻的姐姐,应该是个大学生,她穿着碎花连衣裙。

(2)、推开门,昏暗的房间,沉闷污浊的空气夹杂着空调的冷气扑面而来。

手机游戏单调、死板的声音时时传入耳膜。

他就那么直挺挺地倚靠在床头,头发凌乱不堪,双眼红肿疲乏却依旧不肯离开手机片刻,哪怕我推门而入,他也不曾抬头注视。

床头柜,一听空的可乐瓶翻倒在一块西瓜皮上,揉成团的餐巾纸散乱其上。

5、体现生活真实。

“写文章不是生活点缀,而是生活本身”——叶圣陶当你的文章文字剥离生活实际,变成假大空的想象文字本身就是缺少诚意的一种表现。

(1)公交车上,有四个看起来十几岁的学生慌慌张张地登上公交车,一边寻找座位坐下,一边拿着手机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整个公交车上都环绕着他们那声嘶力竭的喊声,甚至都盖过了汽车发动声。

坐在他们身边的人们都经受不住他们的大声大喊,要么捂住耳朵,要么远离他们……
(2)父亲手握推杆推动起了石磨,而母亲在一旁从容地将黄豆适时、适量地添上磨。

那浸泡过的黄豆一点点进入磨眼,随着磨盘与磨底发出吱吱声,磨底四周就会流出豆浆,像牛奶,像厚粥,吧嗒吧嗒落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