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周测试题(六)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2分)1.下列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A.煤、铁资源丰富B.7月,热带草原区降水量大C.咖啡和粮食出口量很大D.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巴西东南部2.墨西哥高原和安第斯山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为板块挤压而成B.均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而成C.均为断裂抬升而成D.均为古老的山地高原3.当我国大部分地区盛行冬季风时,巴西高原的季节和昼夜情况是A.正值旱季,昼长夜短B.正值雨季,昼短夜长C.正值雨季,昼长夜短D.正值旱季,昼短夜长下图示意某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情况。
读图完成4-5题。
4.甲地的植被应为()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C.针叶林 D.落叶阔叶林5.该山地可能位于()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C.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D.南半球中纬度地区6.读“南美洲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判断正确的是A.这是南美洲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B.①处等温线密集的主要原因是受秘鲁寒流的影响C.②处等温线向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冬季大陆冷却快D.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受巴西暖流的影响7.位于拉丁美洲的世界著名渔场和成因是A.秘鲁渔场——上升流C.北海道渔场——暖流和寒流交汇B.北海渔场——上升流D.纽芬兰渔场——暖流和寒流交汇8.拉丁美洲主要的石油生产国有A.巴西和阿根廷B.委内瑞拉和墨西哥C.美国和墨西哥D.墨西哥和阿根廷读下图,回答9-11题。
9.图中甲、乙两山脉分别是A.落基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B.安第斯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C.横断山脉、大兴安岭D.大分水岭、大兴安岭10.有关图示两山脉附近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山脉都处于板块碰撞地带B.甲山脉西坡降水量大于东坡,乙山脉东坡降水量大于西坡C.甲、乙两山脉的西侧都有地中海气候分布D.甲、乙两山脉以东的河流汛期均出现在5~10月11.有关①、②两地所在国家的正确叙述是A.两国最大的城市均是本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B.两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C.①地所在国家的畜牧业以出口羊毛而著名D.②地所在国农业专业化水平很高读右图回答下列12-13题。
12.关于图示国家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居民多为西班牙人的后裔B.乙地自然环境优越,人口密度大C.该国是南美洲唯一的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D.M城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城市13.M城建城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政治B.交通C.宗教D.资源图14为2010年末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遭受暴雨洪涝袭击区域示意图,图15为新西兰位置图。
读图回答14~15题14.本次昆士兰州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高压系统活跃 B.东北信风较强 C.东南信风较强 D.监测预报失准15.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农业生产的相同点有( )A.畜牧业发达 B.商品谷物农业发达C.劳动力丰富 D.农牧区水分条件优越读世界某岛屿位置图,回答16~17题。
16.判断该岛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D.高山气候17.下列关于图中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侧受寒流的影响 B.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多火山和地震C.位于东半球 D.属于大陆岛读世界某区域海洋与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8~19题。
18.X地降水主要集中在( )A.12月至次年1、2月 B.3~6月C.6~9月 D.9~12月19.沿X—Y—Z自然景观的变化是( )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 B.硬叶林、稀树草原、荒漠C.落叶林、草原、荒漠 D.雨林、稀树草原、荒漠读某地区海陆分布图,回答20~21题20.图中曲线P表示某地区1月份20℃等温线,虚线P1,P2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等温线P应向P1方向弯曲B.等温线P应向P2方向弯曲C.等温线P通过P1,P2之间没有弯曲D.等温线P夏季向P1方向弯曲,冬季向P2方向弯曲21.图中阴影部分地区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为了缓解其限制性因素,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营造农田防护林B.发展混合农业C.东水西调 D.禁止过度抽取地下水读右面某岛略图,回答22~23题。
22.该岛屿自然特点是()A.终年受高气压控制,沙漠广布,炎热干燥B.西部干旱,东部降水丰富C.冬温夏凉,四季湿润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23.关于该岛屿的正确叙述()A.此时所处的时节正是我国长江流域伏旱时期B.该国所在的首都是全国最大的城市C.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D.与台湾岛的形成相同,属于火山岛读下列四国地形剖面示意图,图示四个国家中,有三个面积居于世界前六位,另一个是人口超过1亿的亚洲国家6据此完成24~25题。
24.图中国家依次是()A.①日本②澳大利亚③美国④巴西 B.①俄罗斯②加拿大③澳大利亚④日本C.①俄罗斯②澳大利亚③印度④美国 D.①孟加拉国②巴西③印度④美国25.关于图中a、b、c、d四条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A.a山脉位于两大洲的分界线上 B.b山脉是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地C.c山脉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d山脉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初级产业产品的外销为澳大利亚重要外汇来源之一,近五年来由于降水极少,该国已面临“百年大旱”。
权威人士提出“若再没有足够的雨水,将停止大部分农地的灌溉”。
据此回答下面26~28题。
26.澳大利亚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于( )A.甲区域中 B.乙区域中C.丙区域中 D.丁区域中27.下列关于澳大利亚农业发展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草原上自流井多,气候干燥,促成了发达的畜牧业②降水的地域差异明显是受山脉和东北季风的影响③冷冻科技革新,促成了畜牧产品的大量出口④与北半球的农产品供应和市场需求具有季节互补性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8.停止农地灌溉最可能带来的国际性问题是A.铁矿石和煤炭价格上涨 B.牛羊肉和稻米价格上涨C.乳品和原油价格上涨 D.羊毛和小麦价格上涨右图是南极地区图,阴影部分为黑夜。
读图完成29~31题。
29.图中a、b是我国的科学考察站,沿直线从a到b的方向是()A.先东北、转东南B.先西南、转西北C.先东南、转东北D.先西北、转西南30.关于两个科学考察站的叙述,正确的是()A.白昼时间a比b短B.正午太阳高度 b 大于 aC.两地都有极昼极夜现象D.b考察站濒临大西洋31.此时的北京时间是()A.0时B.2时C.20时D.22时2009年我国将在南极冰盖最高点(80°S、77°E)建成度夏站,这将是我国继长城站、中山站、黄河站(79°N、12°E)之后的第四个极地科考站。
图3—乙中AB弧线表示晨昏线。
读图3,回答32~33题。
32.度夏站位于黄河的( )A.西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33.如果此时北京的气温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值,则乙图所示季节( )A.太湖处于全渔期B.布拉马普特拉河处于枯水期C.新加坡昼短夜长D.长城沿线桃红柳绿34. 若从黄河站出发到北极点探险,其最短距离约为( )A.600 kmB.1 000 kmC.1 100 kmD.1 200 km35.若从黄河站往正南方飞行,将可到达( )A.西伯利亚B. 大不列颠岛C.斯堪的纳维亚半岛D.阿拉斯加36. 一年中,黄河站极昼持续时间大约为( )A.1天B.3个月 C.6个月D.9个月37. 黄河站位于长城站的(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38.读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小麦和玉米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
该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的特点是( )①械化程度高;②商品率很高;③耗费能源多④集中在大城市周围;⑤多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下图所示的某岛国有“世界净土”之称,为世界天然优质奶源生产国和乳畜产品出口国。
据此回答39—40题。
39.该国乳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A.夏季高温多雨,适合牧草生长B.水陆交通便利,便于产品的运输C.国内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D.河流众多,为牛羊提供饮用水源40.与日本相比,其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B.环境优美,旅游业发达C.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D.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好班级:姓名:周考考号:二、综合题(共20分)41.下表为澳大利亚两城市降水量比较,读图表,回答问题。
城市1月7月年降水量达尔文43711707阿德莱德1967451(1)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表中两城市1月与7月降水的差异及原因。
(8分)(2)澳大利亚的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非常发达,铁路运输却线路很少。
请分析澳大利亚铁路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铁路密度小的原因。
(12分)高二地理周测试题(六)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2分)1-5 DACCB 6-10 DABAB 11-15 DCACA 16-20 BDCBA21-25 CCACA 26-30 ABDCA 31-35 BBADC 36-40 BAADB二、综合题(共20分)41.【答案】(1)1月(夏季):达尔文降水远多于阿德莱德,原因是达尔文受到附近低气压带影响且盛行西北风而降水多;阿德莱德主要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7月(冬季):达尔文降水少于阿德莱德,原因是达尔文受到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南风的影响而降水少,阿德莱德受到西风带影响降水多。
(4分)(2)分布:沿海、沿大城市和矿产丰富的地区分布。
(2分)原因:地广人稀,人口和城市密集分布于东部沿海,且矿产资源也集中分布于离海洋不远处;有发达的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
(4分)【解析】试题分析:(1)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一月(南半球的夏季),达尔文降水远远多于阿德莱德,主要因为直射点南移,气压带风带南移,达尔文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降水多,阿德莱德主要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七月(南半球的冬季),达尔文降水少于阿德莱德,达尔文受到副高控制降水少,而阿德莱德受到西风带影响降水多。
(2)结合图中铁路分布进行概括:沿海、沿大城市、矿产丰富的地区分布。
主要因为大分水岭的阻隔,沿海人口相对密集,矿区对铁路交通的依赖度高,而内地沙漠广布。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和风带、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世界主要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