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质护理服务在新生儿科中的应用

优质护理服务在新生儿科中的应用

优质护理服务在新生儿科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新生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方法通过加强继续教育,夯实基础护理,注重细节,注重有效沟通,保障高危儿医疗护理安全。

结果让家长随时了解患儿病情,消除家长顾虑,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提高了护理质量,患儿家长对新生儿科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融洽了与护理人员的关系。

标签:优质护理服务;新生儿;基础护理;沟通
新生儿期是指自胎儿娩出后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足28d内的婴儿,我科收治的新生儿为生后有异常症状的婴儿,大多为早产儿,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和病死率比较高。

为了保证新生儿生存和生活质量,我科认真贯彻国家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1]。

我科有针对性地制定新生儿的全程优质护理计划并实施护理[2],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抓管理、抓质量、促和谐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家长满意度。

1 加强继续教育,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1.1继续教育学习
1.1.1定期组织科内人员业务学习,提高专科理论知识。

通过多种形式如自学、进修、请专家开展学术讲座,参加各类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科内护理查房、业务学习、小讲课等等形式多样,注重互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不断吸纳新知识新信息,巩固基础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1.1.2规范各项操作技术对各项常规及操作技能不定时的考核,考核不合格者给予培训,以限期达标。

每季度进行一次护理技能大比武并评选出”季度优秀操作能手”。

1.2护理科研能力在护士长带领下全科注重护理高质高量的科研论文;参加四省护理管理学术交流会”优质护理服务”专题讲座等。

2加强基础护理,发展专科护理
从点滴做起,勤巡视,仔细地观察病情,精心的建立和完善新生儿喂养指引、耐心换尿布及时用温热水清洗臀部,注重大便颜色和性状量,以保证新生儿不发生呛咳和感染;强化专科护理,规范沐浴护理和抚触护理,2次/d给新生儿进行沐浴、抚触、及时做好预防接种注射,实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

3 加强病房管理,优化护理服务流程,营造轻松和谐住院环境
3.1规范化出(入)科宣教优质护理服务作为护士的天职和本份工作,怀有感恩之心,用一种报恩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位病人。

变被动为主动,做到无缝隙服务:热情接、耐心讲、细心观、诚心帮、温馨送、爱心访[3]。

接待每位患儿入院要微笑、有悦耳的问候,观察病情时多一点细心,全面评估、标准的健教育、完善护理记录及耐心指导,对待患儿多一点爱心,出院时多一句温馨的祝福,为安全多一句提醒,完善出院指导及电话回访。

3.2科内护理质控模式: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

每个护理小组配备一名责任组长全面负责护理质量,根据不同区域护理工作量,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定期将各组护理安全防范和隐患做反馈。

3.3病房的安全隐患管理新生儿病区主要收治生后足28d内的婴儿,所以这些患儿没有自理能力没有语言功能,没有家属陪护,由护士24h全程护理,患儿病情变化快,且抢救仪器复杂、护理操作多,存在很多隐患而影响医疗护理质量。

在这样的条件下为了保质保量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把好设备质量关.安全隐患整治,重在预防,并应重视每个护理安全环节,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消除不安全隐患.为患儿及家长和护理人员营造一个更安全、更能体现人文关怀的和谐社会环境。

3.4科室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我院新生儿科实行三通管理,洁污分流,实行独立的NlCU、恢复病房及新生儿隔离病室,每床婴儿床备有抢救仪器设备及免洗洗手设备,独立的库房,规范一次性物品管理,独立的配奶间、治疗室、婴儿沐浴室,洁污分流,嚳洗间由工人负责,拖把规范管理干燥放置,标识清楚,做清洁卫生,设置有专门的家长接待室及更衣室,医护办公室及值班室。

3.5加强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管理护理人员对患儿的各类诊疗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要同时查对患者姓名、住院号等;如因治疗需要,更换床单位和床位时,经责任护士、专业组长仔细查对,确认无误并将患儿一切资料和物品随同患儿搬。

做到三查八对制度。

3.6加强消毒隔离与院感防控新生儿病室及周围环境必须保持清洁卫生,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通风2次/d,30min/次。

控制室温22~24℃,湿度55%~65%;医务人员在接待患儿前后,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技术操作程和消毒,进行接触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待操作时应当戴手套,操作后应当立即摘掉手套并洗手;要求每月对病室空气、医务人的手、奶头、奶具等做细菌培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切断传播途径,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3.7加强责任心,加强巡视,严格作好床头交班,做好标示。

4实施护士责任制,落实整体护理
护士护理患者实施责任制,改变功能制分工方式,由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落实护理职责,增强护士的责任感。

包括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康复、健康指导等。

5 注重探视沟通协调
新生儿是没有家属陪护,由护士24h全程护理,患儿病情变化快,对患者病情和对治疗的反应进行观察并及时与医生沟通,为了加强与家长沟通,每周一、三、五下午设为探视日。

沟通从心开始,语言传递温暖,每次面对患儿的家长总以微笑示人,热情、耐心地接待,灵活的技巧,委婉、礼貌的语言,详细的讲解,从而得到他们的理解与信任,消除家长顾虑,构建和谐。

6 体会
“患者无医,将陷于无望;患者无护,将陷于无助”,我国首位南丁格尔奖得主王琇瑛的这番话曾激励着一个又一个护理人员勤奋工作,不让患者陷入无助的境地。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4]。

我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提升了以新技术、新理念为主导的新生儿临床实践能力,把护理安全与护理细节贯穿于全程护理当中,为新生儿提供全面专业人性化、整体化、个性化的护理服务,由被动服务转化为主动服务的意识增强,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不断提高,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度,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颖,李秀云,旺辉,等.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的运作与成效[J]. 护理研究,2010,24(12B):3267-3268.
[2] 史丽荣,马颖,芦献莉,等. FCC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新生儿家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3,27(3):254-255.
[3]叶琳,李晓雯,王芳. 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0,(18):2379.doi:10.3969/j.issn.1672-0369.2010.18.057.
[4]王建荣,皮红英,马燕兰. 新形势下医院优质护理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践[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08):12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