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学标准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学标准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学标准
1.【专业名称】
2.报关与国际货运
3.【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
学历层次:大专
4.【入学要求条件】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者
5.【学制】
三年
6.【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一定的经营管理水平,适应报关与货运代理、外贸企业专业岗位要求,掌握国际货运代理营销、报价与货款结算、订船订舱、制单审单、报关通关、检疫检验、集装箱多式联运经营管理、国际货运保险与理赔等多种岗位技能,从事国际货运代理、外贸运输管理等相关业务的高级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

7.【职业面向及职业能力要求】
1)职业面向
主要就业单位:货代公司、专业报关行、贸易公司、物流公司。

主要就业部门:销售部门、操作部门、通关部、市场部门、客服部门、仓储运输部
可从事的工作岗位:销售代表、销售支持、航线操作、航线结算、客服文员、箱管、报
关员、报检员、核销员
能力结构总体要求
2)核心岗位资格证书
8.【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
9.【培养方案框架体系】
1)《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设置与实体岗位群匹配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设置与实体岗位群匹配
2)教学指导方案
说明:,每学期教学周均按18周算,每周20 - 24节,在去除学院规定的公共基础课程所需要的课时数后,各学期专业课程授课时数如下
第一学期::4X 18=72
第二学期::12 X 18=216
第三学期::20 X 18=360
第四学期::20 X 18=360
第五学期::20 X 12+岗前综合技能训练(36学时)=276 第六学期::学生毕业实践、论文写作指导按
18周、周学时24学时折算计算:432 学时。

10.【课程考核要点】
(1)考核应以形成性考核为主,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采取笔试、口试、实操、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
(2)考核要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综合考核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法能力、职业素质、团队合作等方面;
(3)各门课程应该根据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对采取不同方式、对各个方面的考核结果,通过一定的加权系数评定课程最终成绩,具体每门课程的考核要点权
重由课程教学方案负责制订。

11. 【教师要求】
(1)专任专业教师具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含本科);
(2)专任实训教师要具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含专科),具备相应的企业实践经历与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3)本专业专任专业教师“双师”资格(具备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或企业经历)的比例要达到80% 以上;
(4)专任专业教师与学生比例1:25 左右,其中企业兼职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60% ;
(5)专任专业教师应接受过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论的培训,具有开发职业课程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