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湿地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解析

湿地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解析

湿地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解析
摘要:湿地是指天然或者人工、常年或者季节性的蓄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
咸水或者咸水的沼泽地、泥炭地或者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联系紧密,具有丰富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珍
贵资源,发挥了巨大的环境功能,在调节气候、降低空气污染、蓄洪防旱等很多
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湿地保护管理;问题;建议
1湿地保护管理的意义
1.1构建优越的人居环境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对于城市生态环境、卫生面貌、民居条件的要求不断提高。

良好的湿地环境保护
可以维护生态系统,在城市中,人们会享受到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水资源和健康
的农业产品,有效改善居住环境,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发展。

1.2改善生态环境
在当下时代,评价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环境保护工作落实的如何是重要的
指标。

通过对湿地资源实施有效的保护,不仅有利于生态系统得以健康发展,同时,也极大促使生态系统中的一切生物得到更好地保护。

2湿地保护的效益
2.1经济效益
一是引导湿地项目走上合理、协调的发展轨道,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一
体化,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是湿地自然景观是一处观光、度假、游览之地,能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来源。

三是湿地公
园的建设,丰富了生物多样性,能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及栖息地环境,有利于珍
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发展。

四是在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降解环境污染等
方面,具有较大的间接经济效益。

2.2社会效益
一是能推动城市现代林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二是能提高民众爱护湿地、
保护湿地的意识。

三是成为了科研教学、普及科学知识的基地。

四是能改变民众
的精神面貌。

五是能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形成生态名片。

2.3生态效益
一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二是打造湿地—森林复合生态系统,
保障“两型社会”试验区生态安全。

三是保护优质水源,保障城市饮用水源、下游
灌溉用水安全。

四是保护和恢复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维护系统生态平衡,拯救濒
危物种。

五是调节气候,营造优美环境,建设生态学研究基地。

3湿地保护管理问题
3.1缺乏有效管理
针对湿地的管理,目前部分地区缺少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宣教机制、发展
机制,致使湿地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以下情况:1)湿地上游地区的林木植被
遭受过度开发,湿地的不合理开发直接改变了湿地中的生态环境,导致湿地出现
泥沙淤积等情况;2)保护机制、保护责权的不完善,导致保护工作缺乏资金上
的支持;3)宣教机制的不完善,保护部门的不确定,导致广大干部、人民群众
的湿地保护意识欠缺,主要表现为“不知道什么是湿地、不知道如何对湿地进行保护”。

3.2缺乏管理经验
湿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循环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湿地中的植物会对
湿地的生态造成影响。

比如,植物的落叶如果没有及时清理,会直接对其它植物
的生长造成影响;水葱、宽香叶蒲会抑制芦荟等植物的生长,而目前湿地在应用
管理的过程中,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这就直接缩短了湿地的使用寿命。

4湿地保护管理优化建议
4.1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目前,湿地面积减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破坏了湿地
生态环境。

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湿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所以在对湿地环境进
行保护的过程中,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便是一项重要措施。

湿地保护区的建立可
以参考动物保护区,将需要保护的湿地资源进行圈地保护,避免其进一步受到破坏。

4.2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
湿地资源受到破坏的一部分原因,是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湿地的生态平衡,虽然这种破坏存在无意性,但同样对我国的湿地资源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在我国湿地保护的过程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真正起到
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保护我国的湿地
资源。

4.3成立专项管理部门,加大执法力度
在保护我国湿地资源的过程当中,除了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外,还需要建立
专门的管理部门,同时采用科学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对湿地生态保护区进行统一、规范、科学、合理的管理,这样才能起到保护湿地的作用。

与此同时,在对湿地
资源保护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还应当加大执法力度,对于破坏我国湿地资源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停止破坏湿地的开发项目,将保护湿地资源的观念落实到底。

4.4加强建设
湖泊、沼泽、湿地都可以构建成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针对湿地建设的各个
环节工作,应该加强管理,通过合理的人为干预,保障湿地的生态平衡。

具体相
关工作人员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湿地地区要严禁采石、采砂、取土、倾倒
垃圾、堆放垃圾、填埋垃圾等等行为,生产企业的建厂地址也不能选在湿地区域,以此实现对湿地的综合保护;2)对湿地植物的选取要科学合理,结合当地的气
候情况、生物结构,植物的栽培要尽量为动物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3)湿地地
要建立起相应的动物救助站,对受伤的动物要及时的救治、保护;4)要加强水
生植物的恢复以及重建,比如可以在湿地地区增加芦苇、蒲草、眼子菜等水生植物,进而达到增加水中有机质的目的。

4.5做好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建设工作
对于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来说,做好生态旅游开发和建设是一条行之
有效的措施,不仅能够有效保护湿地的自然环境,还能促进湿地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只注重旅游收益,而不注重湿地的生态保护,要分清轻重,最好实现二者的“双赢”。

一方面,使湿地的生态旅游能取得良好的
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进一步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湿地的功能和价值。

4.6做好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由于我国对湿地的认识和开发利用较晚,人民大众对湿地的认识和了解严重
不足,从而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湿地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使社会各界都
能充分认识湿地和湿地的重要作用、价值,使人们更加关注湿地资源保护工作,
并能主动保护湿地资源,为开展湿地资源保护工作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在实际
工作中,要利用各种现代化的宣传手段进行大力宣传,并且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注
和支持,使广大群众能够对湿地有一个更充分和全面的了解,并主动参与保护湿
地资源。

另外,在湿地的周围及一些繁华的街道上,要设置一些醒目的宣传湿地
保护的公益广告牌或者标语,对人们起到警示的作用,并帮助更多的人树立起保
护湿地资源的理念。

与此同时,湿地管理部门要联合周边的村镇,做好湿地保护
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号召大家自觉做好湿地保护工作,从而促进湿地资源的长远
发展。

4.7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在实际湿地资源保护管理过程中,需要经济与技术的支持。

而在技术研发过
程中,为了能够有效提高管理以及保护的技术水平,就必须加大对其的资金支持。

在湿地调查、保护区及示范区建设、污水治理、湿地监测、湿地研究、人员培训、执法手段与队伍建设等方面都设立专门的资金支持。

5结语:湿地资源是宝贵的地球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人们要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湿地的重要性,并自觉停止对湿地的破坏行为,
加入保护湿地资源的行动中,促进人类和湿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爽,王慧,杨洋,等.湿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J].江西农业,2018(18):62-63.
[2]王慧琴,张彩虹,邹家红.我国湿地资源保护的博弈分析[J].生态经济,2011(2):174-178.
[3]肖立垚.浅谈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与湿地生态保护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9(4):2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