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学12《棉花栽培技术实践》实践指导

农学12《棉花栽培技术实践》实践指导

《棉花栽培技术》实习指导三、棉花栽培生物学基础知识学习教学要点:通过本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对棉花植物学形态特征、生育期的划分、棉花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棉花产量的构成因素有所了解,为棉花的高产栽培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内容:一、棉花植物学形态特征观察1、根棉花的根属圆锥根系,主根上粗下细,主根入土深度因品称、土壤质地、结构、土层厚薄和水分状况等环境条件不同而差异很大。

在适宜的条件下,主根入土深可达2m以上。

营养体育苗移栽的棉苗,主根被折断,以侧根、支根为其主要根群。

通常主根在离土表以下几厘米处长出第一次侧根,其上又可发生第二次侧根,这样经过几次分枝,形成密集的根系网,侧根大部分分布在耕作层,耕作层深厚时,侧根数量就多,分布范围也广。

在各级侧根幼嫩尖端部分着生根毛,形成根毛区。

2、茎和分枝(1)茎棉花的主茎由顶芽分化生长而成,茎上有节和节间,每节着生一片真叶。

棉株高度由胚轴和主茎各节间伸长的总和来决定。

主茎上每一片叶子着生的地方叫节。

节与节之间的部分称为节间。

棉花的主茎为圆柱形、直立,幼嫩的茎初为绿色,以后随着棉株的生长,在光照的作用下,导致花青素的增加,使茎杆的颜色逐渐由下而上由绿变红,最终变成红褐色。

但顶部继续生长的幼嫩部分总保持着绿色。

所以生长的棉株茎的颜色为下红上绿。

因此,在棉花生产中我们可以利用茎杆的颜色来判断棉花的生长状况,这个指标称为“红茎比”。

红茎比:主茎红色部分长度占主茎总长的比例(下部以子叶节为起点)。

生长正常的棉株在不同时期的红茎比分别是:苗、蕾期 50%左右;见花前后 60~70%;打顶前70~80%;打顶后100%。

红茎比是各时期棉花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

红茎比太小是生长过旺的表现,太大是生长衰弱的表现。

(2)分枝棉花的分枝是由主茎的腋芽分化发育而成,有果枝和叶枝。

果枝和叶枝的主要区别有:果枝:①直接着生花蕾;②同一果枝上相邻两果节之间呈左右弯曲形状,为多轴分枝;③果枝与主茎的夹角较大;④一般着生于主茎的中上部各节。

叶枝:①不直接着生花蕾,叶腋可以长出果枝;②枝条不左右弯曲,为单轴分枝;③叶枝与主茎的夹角较小;④一般着生于主茎下部的几个节上。

3、叶棉花的叶片分为子叶和真叶,真叶中又有完全叶和不完全叶。

陆地棉的子叶为不完全叶,肾形或近半圆形,绿色,基部呈红色。

一般子叶2片,对生,其中一片较大,一片较小。

子叶着生的节位称子叶节。

通常见到的主茎和果枝节上着生的真叶都是完全叶,具有托叶、叶柄和叶身。

主茎上的叶片,按照3/8的叶序绕茎互生。

叶片裂缺的多少,随个体发育的进程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一般第一片真叶全缘,叶片也较小,继后裂缺增多为3~5个,最上部裂缺又减少。

还有一种不完全真叶,称为先出叶,它是主茎或分枝的叶腋所发生的每一个分枝上第一节着生的叶片,无柄,形如托叶,该叶的节间也短缩得几乎辨认不出来,平常此叶易脱落,不为人所注意。

4、花棉花的花为单花,花柄的一端着生在果枝节上,花柄的另一端略为膨大,称为花托,支持着花器。

花由外向内可分为五部分。

(1)苞叶在花的最外层,共3片,陆地棉苞叶基部大多分离,上缘呈锯齿状,裂齿较深而尖长,每一苞叶外侧基部各有一个蜜腺,叫苞外蜜腺。

(2)花萼 5个萼片,联合成杯形,包围在花冠基部。

(3)花冠由5个花瓣组成,陆地棉的花瓣一般为乳白色。

(4)雄蕊约60~90枚。

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

花丝基部联合成一雄蕊管,与花冠基部联结。

(5)雌蕊一枚,位于花的中央,为雄蕊管所包围,雌蕊分为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

子房为3~5心皮组成,各心皮以其边缘向内折至中央愈合成中轴,称为中轴胎座。

棉花花芽的分化按由外向内的顺序向心分化,首先分化苞叶,然后向内分化花器的其它部分。

一般以苞叶基部达三毫米宽时作为现蕾的标准。

棉花的花为单花,开花前一天下午花瓣急剧伸长,露出苞叶,次日上午开花。

陆地棉花瓣为乳白色,开花后由于光的照射形成花青素,下午花瓣即变为粉红色,第二天红色加深,第三天脱落。

棉花现蕾开花的顺序是以第一果枝的第一果节为中心,呈螺旋曲线由内向外,由下向上依次进行。

5、果实棉花的果实为蒴果,称棉铃或棉桃,3~5室。

多为圆形或卵圆形,每一棉铃多数为四瓣,每瓣约有7~11粒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

6、种子从田间采收的棉花是纤维和棉子合在一起的,称为子棉,经轧花机轧出纤维后的棉子即为种子。

种子上附有短绒的称为毛子,种子上无短绒的称为光子,为黑褐色。

只在端部有短绒的称端毛子。

棉子约呈梨形,一头大一头尖。

尖端有一子柄,也是珠孔遗迹所在的一端,较宽的钝端为合点端。

成熟的棉子,其种皮为黑色或棕褐色,壳硬。

未成熟的为红棕色或黄色,壳软。

7、纤维纤维由胚珠表皮的一部分细胞延伸发育而成,是单细胞,外形上可分为三部分(用低倍显微镜观察)。

基部:靠近种子表皮细胞一端的称基部,棉纤维的基部由于胞壁较薄而稍向中腔内凹,故其直径较小,轧花时纤维通常在基部的稍上部位断裂。

中部:中部直径最大,成熟纤维的细胞壁较厚,中腔较小,沿着纤维的纵轴有很多扭曲。

未成熟纤维的细胞壁较薄,中腔相对较大,扭曲很少,甚至完全无扭曲。

顶端:棉纤维的顶端逐渐变细,没有中腔,也没有扭曲。

二、棉花的生育期一年生棉花从播种到收花结束的时期,叫大田生长期(安徽一般200天以上),从出苗到开始吐絮的时期,叫做生育期。

一般130天左右。

根据棉花器官的形成,棉花的大田生长期可分为播种出苗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五个生育阶段。

1、播种出苗期从棉子播种到棉田50%棉苗出土,子叶平展。

我省一般4月中下旬播种,约经10~15天出苗。

2、苗期棉花从出苗到现蕾称为苗期(群体现蕾、开花、吐絮的标准都是以50%植株出现第一个蕾、花、絮为标准),约40~50天。

棉花苗期生长速度较慢,所积累的干物质量约为一生总量的1%,苗期的生长中心在地下部分,根系生长最快。

3、蕾期棉花从现蕾到开花叫做蕾期。

一般25~30天,此期积累的干物质量通常只占一生总量的5~8%,虽已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但仍以营养生长为主,茎枝迅速伸长,叶面积也迅速扩大,营养物质分配中心是根系和茎叶。

4、花铃期棉花从开花到棉铃吐絮叫做花铃期。

一般50天左右,是一个大生长期,又可分为初花期(15天左右)和盛花结铃期(30~35天)。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所积累的干物质占一生总量的70%以上,盛花前仍以营养器官生长为主,但根系的生长已落后于地上部,盛花后转入以生殖器官生长为主。

5、吐絮期棉花从开始吐絮到全田收花基本结束称为吐絮期,一般75天左右。

棉花是陆续成熟吐絮的作物,吐絮期间仍继续积累干物质,其量约占一生总量的10~20%。

此期营养生长逐渐停止,根系的生理活动减弱,叶片光合能力下降,积累的干物质量90%运向蕾、铃,促使棉铃成熟吐絮。

三、棉花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棉花是喜温作物,一生需要一定的积温才能完成其生育进程,因而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生育期缩短。

棉花各生育时期对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

①棉子萌发的最低温度10.5~12℃,最适温度25~30℃,最高温度43~45℃。

②种子出苗对温度的要求比发芽高,胚轴要在16℃以上才伸长,根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4~27℃。

③棉花现蕾的早迟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

现蕾要求最低温度19~20℃,最适25~30℃,>30℃时,腋芽生长受抑制,因此温度过高过低都会推迟现蕾。

④花铃期温度的高低对棉铃的发育影响很大,温度主要是影响纤维细胞壁的增厚,因为纤维素的淀积需要较高的温度,温度<21℃还原糖不能转化为纤维素,在21~30℃范围内,温度越高,细胞壁增厚越快。

2、光照棉花是短日照作物。

一般认为早、中熟陆地棉品种对光照反应不敏感,而晚熟陆地棉品种对短日照的要求却比较严格。

棉花进行花芽分化,一般要求9~12小时的光照,适当缩短光照,能显著降低第一果枝的节位,促进早熟,使株形矮化紧凑,但单株产量和纤维品质有下降的趋势。

棉花是喜光作物,光补偿点为1000Lx左右,光饱和点为7~8万Lx。

3、矿质营养棉花对于矿质元素的需要属于全营养类型,需要各种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C、H、O三种元素约占棉株重的95%,N约占1.4%,P约0.3%,K约1.5%,另外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各占植株重量的0.0005~0.005%。

4、水分棉花是直根系作物,主根入土较深,侧根分布广泛,是比较耐旱的作物。

但是由于棉花生长期长,叶面积较大,生长盛期又值高温季节,所以又是需水量较大的作物。

棉花的蒸腾系数为360~650,在各种作物中是比较大的。

四、棉花产量的构成因素1、单位面积总铃数单位面积总铃数=单位面积株数(密度)×单株成铃数它是构成产量的主导因素,而且变化幅度最大。

密度和单株成铃数之间存在着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

单位面积总铃数由“伏前桃、伏桃和秋桃”三部分组成。

它们是以棉花开花结铃的时间不同来划分的。

“伏前桃”北方棉区一般指入伏(7月15日)以前所结的棉桃。

它在“三桃”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占产量的10%),但它可以调节植株体内有机养分的分配,促使有机养分向生殖器官运输。

不仅使有效结铃期延长,而且有利于棉株的稳长,多结伏桃。

“伏桃”一般指7月16日~8月15日期间所结的桃。

伏桃在“三桃”中所占比例最大(占产量的40%—60%),是构成产量的主体。

因为7月中旬~8月中旬正是棉花生长旺盛的时期,各棉区的气候条件都有利于棉铃生长,所以伏桃表现为铃重、桃大、衣分高、纤维品质好。

“秋桃”是指8月16日至有效开花终止期所结的桃。

由于棉花生育后期温度降低,长势逐渐衰退,所以秋桃不仅桃小品质也较差。

三桃的组成对总铃数的影响很大。

不同田块单位面积总铃数可能相同,但“三桃”的比例会有不同的组成。

凡伏桃、伏前桃比例高的,总桃质量就好,铃重增加,产量提高。

所以大田生产中,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争总桃数必须以争伏桃为主,争带桃入伏,大抓早秋桃。

2、铃重在单位面积总铃数相同的情况下,铃重是决定籽棉产量的主要因素。

铃重受着生部位和温度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温度的影响突出。

温度越低,铃重越小,而铃壳所占的比重则增大。

棉花结铃期间的温度变化,一般是先由低到高,而后再由高到低。

所以伏桃的铃重〉伏前桃和秋桃,秋桃的铃重最轻。

3、衣分衣分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品种的遗传特性。

影响衣分的外界环境条件主要是温度。

作业:1、什么叫“红茎比”?生产上有何意义?2、棉花果枝和叶枝的主要区别有哪些?3、棉花的大田生长期可分为哪几个生育阶段?4、棉花“伏前桃、伏桃和秋桃”是怎么划分的?四、田间管理教学要点:通过本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棉花一生中的主要田间管理操作技术和技术要点,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措施对棉花进行促控,夺取高产。

教学内容:一、中耕松土、培土壅根棉苗缓苗期后,及时中耕松土,保温保墒,促使新根早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