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信息化U8》课程标准

《会计信息化U8》课程标准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信息化》
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601281
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
编者:财务与会计教研室(会计信息化课程组)课程负责人:左莉
审核人:董红
编制单位: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与应用外语系编制日期:2015年 7 月 1日
《会计信息化(U8)》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详细信息
1.适用对象
普通后三年制学生
2.适用专业
会计电算化专业
3. 参考课时 64 学分 4
4. 课程简介
本课程适度介绍会计电算化理论,着重介绍当今主流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注重实用电算技能的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零距离;注重讲授软件应用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如何排除故障,以提高学生对运行会计软件所出现的异常操作问题的解决能力;注重利用软件自带的说明、帮助等辅助文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软件的
能力,提高对其他财务软件的适应能力。

5. 课程性质与定位
①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②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融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

本课程是以计算机和财务会计为基础,是《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T3)》的后继课程;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旨在使学生既要懂得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又要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岗位的技能。

6.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会计核算工作项目为依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工作中学会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有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

课程设计是以工作任务驱动为线索来进行的。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7. 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本课程针对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任务,基于实际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对学生进行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职业能力培养,为学生搭建电算化会计整体工作体系框架,旨在培养学生的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能力,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既要懂得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又要能胜任电算化会计各岗位的工作任务,满足职业能力的需要。

具体目标:
①知识目标
●了解信息化会计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

●理解会计软件的基本概念、功能结构、处理流程。

●掌握总账系统、会计报表、工资核算和固定资产核算和供应链管理的应用技术。

②能力目标
●能根据行业性质、企业性质、岗位任务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会计信息化软件。

●能利用通用会计核算软件处理基本的会计核算业务。

●能使用计算机进行财务分析、往来账款管理等会计管理。

●能利用典型的供应链业务处理模块处理基本的采购、销售和发出存货业务。

●能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一般维护和数据管理。

③素质目标
●具有通用软件应用规范的常识:通过对“用友”、“金蝶”等典型通用会计软件
的系统应用,以及对通用软件操作规范的分析与总结,了解通用会计软件的一般规范,掌握通常软件的应用技巧。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分组分岗方式的配合训练,树立团队协作与合作的意
识。

●具有独立处事能力:通过对模拟账套的全程操作,以及在自选模拟资料基础上
的个性化应用实践,提高自我判断能力与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

●具有职业素养:无论是按序处理会计业务,还是在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业务反
复中,均贯穿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维护与遵守。

8. 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9. 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10. 课程实施建议
本课程建议使用教材为《会计电算化实务》谈先求,黄乐珊,徐庆林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会计电算化实务-拓展、互动教学资源库》谈先求,黄乐珊,徐庆林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推荐学习网站有: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要求较强的会计专业课程,主要采用案例和实践教学的方式,着重体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有针对性地完整地实现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和财务监控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理论教学部分通过财务软件实操演示与讲授教学引起学生兴趣,强调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实践教学部分通过课本例题与课后实训相结合,强调对操作步骤与操作进程思路提炼,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利用学习优势,掌握多个通用软件的操作技术。

11. 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⑴考核方式
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总成绩为100分。

形成性考核以平时成绩、课内项目完成情况、课外项目完成情况为依据,占总成绩的30%。

终结性考核采用期末上机考试的方式,占总成绩的70%,期末考试采用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

⑵平时成绩的考核方法
平时成绩包括考勤、课堂提问、课堂表现三方面,各占40%、30%、30%,平时成绩最终折合为30分。

⑶课内项目完成情况的考核方法
课外项目完成情况主要看五个方面:完成项目的态度、自学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项目的质量和完成项目的时间,各占10%、10%、20%、50%、10%,课内项目最终折合为25分。

⑷课外项目完成情况的考核方法
课外项目完成情况主要看两个方面:完成项目的质量和完成项目的时间,各占60%、40%,课外项目最终折合为15分。

⑸期末上机考试的考核方法
期末上机考试主要看两个方面:完成项目的质量和完成项目的时间,各占60%、40%,课外项目最终折合为30分。

12. 附录
相关说明:课程教学采用教学为0-4,总学时数为6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数为0学时,实验学时数为64学时。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会计信息化实训室先让学生根据项目和任务进行实操,然后教师再进行上机演示和理论讲授。

13. 编制依据
该课程标准是依据会计电算化专业调研报告和人才培养方案而编制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