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惠民二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一、选择题(每题1.5分,满分45分)1.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是:A.男耕女织小农经济 B.纺织技术世界领先C.戏曲艺术独领风骚D.刀耕火种耕作方式2.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
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 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C.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3.四名凤凰卫视记者在肯尼亚的亚帕泰岛遇到了郑和船队水手的后裔——18岁少女乌瓦玛卡。
她母亲说“我从记事时就听祖辈说,我们这个家庭是中国家庭,我们的祖先是中国水手,在附近触礁后上了岸,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了。
”在当时情况下,四名记者要想尽快证明这一事实,最有效的办法是:A.回国查找典籍 B.试探她们是否会写汉字C.进行DNA鉴定D.查寻是否有瓷器等证物4.一位中国古代农民穿著棉袄,吃着烤的甘薯,在露天剧场欣赏戏剧《窦娥冤》,这位农民生活的朝代最有可能是在:A.北宋 B.元朝 C.唐朝 D.明朝5.2月6日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春节,越来越多的“游子”踏上回乡之路,引起人口流动的因素主要是: A.经济发展 B.家庭因素 C.婚姻因素 D.自然环境6.汤姆惊奇地发现:欧洲地名与其他地区地名非常相似,如大洋洲有新西兰(NewZealand),荷兰有西兰省(Zealand);美国有新奥尔良(New Orleans),法国有奥尔良(Orleans)。
对此,你对两者之间关系的合理解释是:A.地理形势相同B.文化传统相同C.关系世代友好D.殖民活动影响7.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于11月19—27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和全国农业展览馆同时举行。
其中展示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120岁的奔驰。
与其同一时期出现的是A.火车B.汽轮C.电话D.电脑8.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
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A.实业救国B.工商皆本C.重利轻义D.重商轻农9.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强,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
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A.电影电视 B.电报电话 C.报刊杂志 D.铁路交通10.1918年苏维埃俄国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100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A.假的。
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B.假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C.真的。
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人们只能去买D.真的。
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11.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提供了一个机遇,其含义是:A.法西斯上台,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B.各国乘机加强中央集权,稳定资本主义C.更多运用科技成就,榨取相对剩余价值D.迫使政府内部调整,形成新的运行机制12.“对发展经济来说,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
这是因为: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D.严峻的国内外环境的制约13.下列措施中既有利于工业化又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的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C.对外开放D.设立经济特区14.1984年国务院决定开放沿海的14个城市中位于山东省的是:A.东营、烟台B.烟台、青岛C.东营、青岛D.烟台、日照15.1946-1949年,美国对外投资增加了近50%。
到1970年,美国资本输出总额达1555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左右。
发生这种变化的有利条件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欧洲共同市场的形成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D.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16.“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庞蒂克牌汽车时,3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美元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700美元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给广告商…”这一现象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美国汽车生产离不开其他国家 B.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特征C.韩国的工人工资水平比较高D.美国汽车行业利润在下降17.《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纸张,德国墨水,在法国印刷,由比利时和卢森堡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
这种情况反映了:A.先进技术的利用B.技术优势的不同C.六国合作的象征D.制作工序的复杂18.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关贸总协定的成立②东盟成立③欧盟成立④亚太经合组织成立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19.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中,关于季羡林先生的颁奖词写到:“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这一评价主要体现了哪家的思想?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佛教20.《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明显来自儒家思想中的:A.“仁政”学说 B.“天人感应”学说 C.宋明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21.“依法治国”是近现代社会文明的象征。
古代韩非子“法治”思想的实质是A.把法律作为至高无上的准则B.用法律约束每个人的行动C.法律是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D.用法制代替君主个人的意志22.文化就像一张名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会被蒸发掉,或者湮没于世界之中。
《中国焦点》评出十大最能代表中国文化形象的符号中,位于第一位的是孔子,最主要的原因是:A.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有现实意义B.孔子被尊为圣人,受到后世的敬仰C.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深深影响后世教育D.其文化品格对中国的文化具有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3.某君画的《孔子编书图》错误百出,其中明显的历史知识错误是:①房间里用煤炭取暖②墙上挂着一柄青铜剑③孔子把纸铺在桌上④用楷书书写:仁者,爱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4.某校发起的“汶川,我们在一起”的志愿者活动中,下列最不可能参加救灾的人群是:A.高二(11)班儒家信徒张蜜 B.高二(20)班道家信徒李思C.高二(12)班法家代表王芜 D.高二(16)班墨家代表赵柳25. 文物是形象的历史。
人们从文物上能看到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可以了解当时的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
据你推测,秦砖上的文字的字体是:A.大篆 B.小篆 C.草书 D.楷书26.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
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特点属于A.原始岩画 B.汉代帛画 C.中国文人画 D.民间绘画27.一人生活在明朝,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①喜欢画年画②读了许多带插图的小说③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法写了一篇八股文,高二榜首④喜欢听京剧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28.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与培根所述“东西”有关系的是:①造纸术②火药③指南针④印刷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9.山东人杰地灵,古代出现了一批彪炳历史的人物。
以下人物按类别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孔子、孟子B.王羲之、颜真卿 C.贾思勰、张择端 D.蒲松龄、李清照30.商业的发展与人们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
在中国古代商业不断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也成就非凡,这些成就不包括A.小说的出现和繁荣B.魏晋书法的形成和发展C.宋朝风俗画的发展D.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本”二、非选择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第34题17分)31、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享也。
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此其分享也。
——《墨子》材料二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材料三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
……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明清晋商的经营文化》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怎样的一种基本模式?(1分)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有哪些?(3分)(2)材料二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业关系的?这一思想在封建社会初期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4分)(4)根据以上材料,对发展商业你能得出怎样的正确认识?(2分)32.老师为帮助同学们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三则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材料。
请你根据提供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古代科技进行相关研究。
材料一: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
……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大的杠杆。
”请回答:(1)请依据材料一、二拟定你的研究课题: (1分)简述两项你选择该课题的理由。
(2分)(2)据材料三找出需要研究的三个对欧洲以及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不得摘抄原文)(3分)(3)你认为3至13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明清时期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3分)33.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屈原材料二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