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泥水平衡盾构技术基础

泥水平衡盾构技术基础


20 10 0 0,001 0,002 0,006 0,02 Grain Diameter d in mm
Slurry
0,06 0,2 0,6 2,0
-5 Coarse sand 10 -6 Medium sand 10 -7 Fine sand 10 Sandy, Silty clay 10- 8 Silt -9 10
泥水盾构技术介绍
盾构技术基础内容
1、盾构机概述(基本概念,历史与现状)
2、盾构机的分类 3、泥水盾构基本工作原理 4、泥水盾构机与配套设备 5、泥水平衡盾构施工 6、关键技术问题
泥水盾构机
1、盾构概述(基本概念,历史与现状) 1.1盾构基本概念


盾 构 机 ( Shield Machine, Tunnel Boring Machine,TBM) —也称为隧道掘进机。 综合配有各种不同的挖掘、顶进、转向、支护、排 渣、衬砌、运输机械,和自身配备的传感、测量与 控制装置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施工机械系统。
Mittel-
Permeability
Cobbles Coarse gravel
–– –– –– –– ––
10 1 10 10 10 10
-1 -2 -3 -4
Siebkorn
Fein-
Medium gravel
Mittel-
Massenanteile der Körner <d in % der Gesamtmenge
人工开挖式;机械开挖式 敞开式;密闭式 土压平衡式;泥水平衡式 软土盾构;硬岩盾构 现代盾构机主要分为土压平衡式、泥水平衡式、硬岩 式、复合式等类型。

泥水平衡式
开式
复合式盾构
盾构类型
硬岩式
土压平衡式
盾构机选型依据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Kö rnungslinie Schlä mmkorn Silt




1990 年 ~2003 年这一段时间里盾构工法 的技术进步极为显著。归纳起来有以下 几个特点: ① 盾构隧道长距离化、大直径化 ② 盾构多样化 ③ 施工自动化
1.3 我国盾构应用情况



1.盾构台数多。现有各类盾构机150多台 2.盾构种类齐全。土压平衡式,泥水平衡式, 双护盾式,硬岩,复合式…盾构直径大、小均 有,最大为15.4米,目前世界最大。 3.盾构适应地质范围不断扩大。 4.盾构应用范围广,地铁,铁路,公路,水利, 观光,市政,燃气等。得到广泛认可。 5.盾构施工技术水平提高。
1904/08, 9.35m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盾构工法相继传入美国、法国、德国、日本、 苏联等国,并得以不同程度的发展。 美国于1892年最先开发了封闭式盾构; 同年法国巴黎使用混凝土管片建造了下水道隧道; 1896年~1899年德国使用钢管片建造了柏林隧道;1913年德国建造了 断面为马蹄形的易北河隧道; 1917年日本采用盾构工法建造国铁羽越线,后因地质条件差而停止使 用; 1931年苏联用英制盾构建造了莫斯科地铁隧道,施工中使用了化学注 浆和冻结工法;1939年日本采用手掘圆形盾构建造了直径7m的关门隧 道;1948年苏联建造了列宁格勒地铁隧道; 1954年中国阜新建造φ2.6m的圆形盾构疏水隧道;1957年中国北京建 造了φ2m、2.6m的盾构下水道隧道;1957年日本采用封闭式盾构建造 东京地铁隧道。 总之在这50~60 年的时间里盾构工法虽然也有进步,但这一时期的特 点是盾构工法在世界各国得以推广普及。
1.2 盾构发展历史
1806, Brunel’ shield
18世纪未英国人提出在伦敦地下修建横贯泰晤士河隧道的构 想,并对具体的掘削工法和使用机械等问题做了讨论。到 1798年开始着手希望实现这个构思,但由于竖井挖不到预定 的深度,故计划受挫。但横贯泰晤士河隧道的设想与日俱增, 4年后Torevix 决定由另一地点建造连结两岸的隧道,随后工 程再次开工。施工中克服了种种困难,当掘进到最后30m时, 开挖面急剧浸水隧道被水淹没,横贯泰晤士河的设想再次破 灭,工程从开工到被迫终止用了 5 年时间。横贯泰晤士河的 计划在以后10年中未见显著进展。
Permeability Factor k (m/s)
Slurry / Hydro
10 10 10
- 10 - 11 - 12
EPB
Tunnelling Equipment
Clay
––
泥水平衡式盾构机与土压平衡盾构机工作特点对比表 泥水平衡式盾构 土压平衡式盾构
砂、粉砂和粘土等各类软土地层
通过改良充满土舱的开挖土并保持适当 的压力来支承开挖面的土压力和水压
地层情况与盾构选型的关系
不同类型的盾构对地层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土压平衡式盾构较适应于粉细颗粒地层, 使切削的碴土易获得塑性流动性和不透水性。而泥水平衡式盾构机较适应于较粗颗粒地层 及水压较高的地层,通过泥浆在砂土地层形成泥膜,以保持开挖面的稳定。两种盾构机的 适应范围见地层颗粒粒径分布与盾构机选型关系图。
1.
1、适应土 层
2、工作面 稳定
中细砂、粗砂和砂砾石等各类软 土地层
通过注入适当压力的泥浆来支承 开挖面的土压力和水压
1.
3、压力波 动敏感程度 及地表沉降
2.
泥水中,压力波动敏感, 即泥水压力传递速度快而 均匀 开挖面平衡土压力的控制 精度高,对开挖面周边土 体的干扰减少,从而地面 沉降量的控制精度提高
1818年Brunel观察了小虫腐蚀木船底板成洞的经过,从而得 到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盾构工法,并取得了专利。这就 是所谓的开放型手掘盾构的原型。Brunel对自己的新工法非 常自信,并于 1823 年拟定了伦敦泰晤士河两岸的另一条道 路隧道的计划。随后,这个计划由当时的国会确认,工程于 1825年动工。隧道长458m,隧道断面为11.4m×6.8m。工 程进展顺利,但因地层下沉,致使工程被迫中止。但Brunel 并没有因此而灰心失望,他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对盾构做了 7 年的改进,后于 1834 年工程再次开工,又经过 7 年的精心 施工,终于在1841年贯通隧道。Brunel在该隧道中采用的是 方形铸铁框盾构。自Brunel向泰晤士河隧道挑战到隧道峻工 前后经历了20个春秋,Brunel经过不懈的努力,克服了种种 困难,终于最后取得了胜利。此时,他已是 72 岁的老人。 Brunel对盾构工法的贡献极为卓著,这是后人的一致公论。
2.
因为原状土的塑流性较差,相对 泥水压力波动敏感度较差即土压 力传递速度较慢 开挖面平衡土压力的控制精度相 对较低,对开挖面周边土体的干 扰较大,从而对地面沉降量的控 制精度降低
4、刀盘及 刀具寿命
切削面及土仓中充满泥水,对刀 刀盘与开挖面的摩擦力大,土仓中土碴 具、刀盘起到一定的润滑作用, 与添加材料搅拌阻力也大,故其刀具、 摩擦阻力与土压盾构相比要小, 刀盘的寿命比泥水盾构要短,刀盘驱动 因而相对土压盾构而言,其刀具、 扭矩比泥水盾构大 刀盘的寿命要长,刀盘驱动扭矩 小
1
1. Zeile bleibt immer frei
2
EPB / Mixshield Range. 粒径分布与盾构选型图
Sieve Size Sand Medium
3
4
5
Portion of grains < d in % of the total amount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825/43, Brunel’ shield
1825/43, Brunel’ shield
1882, Thames Irruption water
1876, mechanised shield

自Brunel的方形盾构以后,盾构技术又经过了23 年的改进,到1869年建造横贯泰晤士河上的第二 条隧道,首次采用圆形断面,外径2.18m,长 402m,这项工程由Burlow和Great两人负责。 Great采用了新开发的圆形盾构,使用铸铁扇形 管片直到隧道掘削结束未出任何事故。随后 Great在1887年南伦敦铁道隧道施工中使用了盾 构和气压组合工法获得成功,这为现在的盾构工 法奠定了基础。从起初Torevix反复失败和受挫折, 到引出Brunel的盾构工法,及进而改进成为Great 的盾构工法前后经过80年的漫长岁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盾构实际上是盾构机的简称。它是一个横断面外形与隧道 横断面外形相同、尺寸稍大,内藏挖土、排土机具,自身设 有保护外壳的暗挖隧道的机械。 以盾构为核心的一整套完整的隧道施工方法称为盾构工法。 盾构工法的设想19世纪初产生于英国,已有200年的历史。 盾构工法问世以前隧道施工主要靠开挖法。但就城市隧道施 工而言,开挖法存在受地形、地貌、环境条件的限制;开挖 法给城市交通带来极大不便;开挖产生的地层沉降较大;施 工机械的噪声和振动;施工对环境构成的污染等诸多不利因 素。相对而言,盾构工法不存在这些缺陷,故受到人们的极 大重视,并得以迅速发展。 人们不仅开发了软土盾构工法,而且还开发了适于卵石地层 等多种其它地层的盾构工法。此外,还在提高安全性、提高 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及降低成本等方面作了精心的研究和开 发,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功。目前盾构工法在城市隧道施工技 术中已确立了稳固的统治地位,且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通 用隧道施工技术。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Clay
Fein-
Grob-
Sand
Mittel-
Grob-
Fein-
Gravel
Grob-
0 10 20 30 40
Fine gravel
–– –– –– –– –– ––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