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湖北省选调生考试历年真题

2015年湖北省选调生考试历年真题

2015年湖北省选调生考试历年真题2015年湖北省选调生考试公告、报名注意事项、职位表等最新资讯及免费备考资料请点击一、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考试时限为180分钟。

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5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30分钟。

满分100分。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二、给定资料1.近年来,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周边省市众多就业、定居、求学市民百姓的不断涌入加剧了城市的人口负担,促使商品房房价日益飙升,也使得一般或较低收入人群无法承受。

针对这些问题,北京市已经建立起以廉租房、限价房、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房为主的较完备的住房保障体系。

此惠民政策让广大老百姓成为最终受益者。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表示,住房制度改革推进了城镇住房的发展,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

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1998年的18.7平方米提高到2010年的31.6平方米。

“十一五”期间,全国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1630万套,基本建成1100万套。

到2010年底,全国累计用实物方式解决了近2200万户城镇低收入和部分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实物住房保障受益户数占城镇家庭总户数的比例达到9.4%,还有近400万户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享受廉租住房租赁补贴。

保障性住房建设,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2.2012年7月22日晚,北京暴雨后的第二天,王磊领着怀孕的妻子来到刚交房的新房,打开灯发现,客厅和厨房窗户下方的墙面渗水,湿了一大片。

8月1日下午,北京又下了两天雨后,他再次来到新房查看,发现漏水面积比上次更大了。

王磊购买的是同馨家园的房子,由北京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10年开发的限价房项目。

作为符合保障房申请资质的北京市民,2010年,王磊和妻子摇到号,以7080元/平方米的价格买下了这套90平方米的三居室,6月8日收房。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套位于一层的三居室中,厨房窗户下方的墙面和地面,以及客厅暖气片下方的墙面墙根,均有明显渗水痕迹。

住在同单元7层的王彩先家中,客厅和两间卧室墙面也出现渗水现象。

下午,雨还在下,施工单位之一的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的老张坐在20号楼前,他的身旁不断有工人提着水泥桶回来。

老张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施工的640户已全部交房,截至24日,共接到100余起业主投诉。

“保障房是政府委托开发商代为建设,建完之后交给政府的,现在很大的问题就是在保障房移交给政府之前,没有一个真正的主人在负责监管。

开发商自己卖的房子,会找人进行监管,但这个房子是交给政府的,他就不会花太多精力去做这个事情。

”一位关注保障房的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障房建设仅仅依靠政府的质量监督站是不够的,应建立一个监管体系,对保障房建设过程进行监管。

3.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受国务院委托,姜伟新报告了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工作情况。

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在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指出,住房保障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但同时,住房保障工作任务仍很艰巨。

据调查,到2010年底,我国仍有2000多万户城镇低收入和少量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不成套,设施简陋。

其中1000多万户居住在棚户区中。

姜伟新表示,从总体上看,我国住房保障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如分配和运营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家庭和个人住房、收入以及金融资产等情况基础信息不足,核定有一定难度。

一些地方出现了骗租、骗购的情况。

有的家庭收入增加了,但仍然不退出保障性住房,群众意见很大。

这就需要我们及时总结经验,加强管理。

4.2013年10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推进以法治方式织牢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

会议认为,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一项保民生、促公平的托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

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保基本、可持续的社会救助制度,编织一张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确保网底不破,可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避免陷入生存窘境,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和心理底线,也能让人民群众消除后顾之忧、安心创业就业,这对于推进市场化改革,促进社会公正,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5.在街道做保洁工作的沈大姐来京两年半了,一直拿着最低工资——来北京第一年是960元,第二年涨到了1160元,今年则涨到1260元。

虽然只是“最低工资”,但在沈大姐看来,工资能“破千”要放到河南周口的老家可算个“正经工作”,而且工资发放规矩而踏实,不必扯皮,因此她和老公还比较愿意出来打工,每年上涨的工资可以多寄点回家给孩子上学、零花。

不过,沈大姐坦言,“北京是大城市,东西涨得很快。

”她更加期待,自己的工资能更加“给力”,最好“每年都涨个一两百的”。

对于有工作或者曾经有工作的劳动者来说,参加和享受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自不必说,但尚在上学的孩子、无工作的残疾人生了病怎么办?因历史原因没上过班没工龄的老人找谁领养老金?对此,北京市近年来陆续出台完善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以及福利养老金制度。

2007年,北京市出台“一老一小”大病医保,2008年将无业人员纳入医保,标志着本市医保实现制度全覆盖。

2011年起,上述三类人员医保制度“三合一”为“城镇居民医保”,在医保缴费标准、缴费时间、报销待遇上实现统一,并统一享受每人每年460元财政补助用于缴费。

从2008年起,北京市开始实施《北京市城乡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办法》,年满60周岁的城乡无保障老年人每月可领取200元“福利养老金”。

2009年,又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居民养老保障制度,同时将56至59岁的城乡女性一次性纳入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体系,这一“扩军”使本市养老保障制度实现了全覆盖。

家住在西城区校场口6号院的刘淑霞大妈就是“一老一小”政策实施的受益者,刘大妈的小外孙曾因重大疾病做过手术,就是因为办了“一老一小”,才过了这个难关。

转眼间五年过去了,当年二年级的“小娃娃”如今长成了1.71米的“大个子”。

“我们手术非常成功,每年寒暑假都要去儿童医院复查,基本没有什么问题。

”刘大妈言语间掩饰不住对外孙的疼爱。

这些年孩子的医药费老人没细算过账,因为“一小”医保650元起付线以上部分报销一半,女儿单位能给孩子再报销一部分,“算上复查时的血液、胸片、彩超,一年看病钱也就几百块。

”6.在3年前,30多岁的素素是不敢进医院的,“疼也扛着。

”3岁得的类风湿病,“如今身上所有的关节都是死的。

”有一天街道大妈登门说:“你申请个低保吧。

”从此素素人生中第一次有了280元的收入,“能买点止疼药了。

”没过多久街道大妈又来了,“国家给重度残疾人入‘三险’,听说每个人每月国家要补贴6000多元呢。

”听了这话,素素妈的眼泪掉下来了。

街道大妈说:“别哭,你这姑娘命不好,但真赶上好时候了。

”奔医院的路上,素素觉得这是她一生中最轻松的一段路。

她甚至爱上了医院的味道。

去年医院留下她住院——被类风湿病折磨了30年的素素终于敢住院了。

“平常一个月去趟医院,有时候难受了一周就去趟医院,但是全年下来,医药费自费的部分只有几百元。

‘三险’给报销70%,剩下的30%中‘低保’再给报销70%。

所以,自己掏不了多少钱。

”过去3年,素素的低保金也在年年上涨,从最初的280元,到如今的520元,因为是重度残疾,国家另外给了补贴,加起来有700多元。

现在又有了每月160元的残疾独生子女补贴,现在素素每月可以拿到小900元钱了。

整个人忽然白净起来,漂亮起来。

素素妈说:“我这心呀,敞亮呀!”2014年1月份,铜川市人社局、市残联组织开展了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为符合认定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登记失业的残疾人等援助对象提供就业帮扶活动。

据了解,活动期间各区县也举办了招聘服务活动,积极为就业困难人员搭建就业对接平台,并采用排查到人、实名登记、信息入库的方式全面摸清辖区内各类就业困难人员的数量,准确掌握其就业需求状况,在活动期间开展岗位收集工作,对采集到的岗位信息及时予以发布,建立岗位信息库,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需求做好岗位储备。

同时,各区县人社局、残联结合春节慰问活动,对援助对象进行就业帮扶,及时为援助对象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对重点对象实行“一人一策”、“面对面”的就业帮扶。

7.冬日羊城,寒风冷雨,贫困村民黄邓强的新家却暖意充盈。

新家三房一厅,坐落在广州北部山区派潭镇亚口冚村,一年前那片破败的泥砖房已不见踪影。

“去年过年才搬进来的。

”谈起现在的生活,黄邓强的爱人话里话外都是满足:“我婆家穷啊。

过去家里七口人就挤在40多平方米的老泥屋里。

多亏政府改造泥砖房,才住上了这新房子。

”走进位于芳村区龙溪大道边的芳和花园小区,只见树木葱茏,绿草如茵,19幢高楼矗立其间。

居民们有的到健身广场活动筋骨,有的在球场上投篮比拼。

作为第一批廉租户,黄秀凤离婚后独自一人带着儿子生活,靠做保姆维持生计,后来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劳动能力。

如今,母子住进了芳和花园新房。

黄秀凤说:“最开心是租金便宜,每平方米1块钱,加上物业管理费一块三,每月只要花90块钱。

距地铁100米,20多条公交线路经过,还有小学、幼儿园、菜市场……在周边这至少要1500元才能租到。

”至今,广州已累计开工建设和筹集保障性住房23.17万套,保障范围已经覆盖至年人均收入低于全市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0%、人均住房面积15平方米以下的困难家庭。

广州虽然是珠三角发达城市,可在从化、增城、花都等区市农村,仍然有3.6万户困难群众,住在老旧破败的泥砖房中,雨天一地水,晴天满屋灰。

2008年广州市就着手开展农村危险房屋改造工作,五年来投入财政补助4.83亿元。

“补助标准为低保低收入家庭5万元/户;非低保低收入家庭3万元/户。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房屋和物业管理处处长谢云里介绍。

在增城市派潭镇高滩村,28岁的潘叔庭正准备发动摩托车外出。

村里条件好的早就建了新楼,有钱的更是去城里买了房。

正当一家六口郁闷叹气的时候,镇上通知他们,镇里鼓励村民进行泥砖房改造。

“很划算!盖一层楼大概8万—9万就够了,政府补三万五,自己贴个4万—5万就能住上新房子。

”为使村民改造期间居有定所,派潭镇就近搭建了多个临时安置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