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莫里斯设计思想的先进性与局限性
威廉.莫里斯(1834—1896)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设计家、诗人、思想家与社会活动家,“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奠基人与领导者。
所谓“艺术与手工艺运
动”是针对工业革命后艺术设计之贫弱、传统手工艺之式微,而力图通过复兴传统
手工艺以及重建艺术与设计的紧密联系,来探索新的社会背景下艺术设计发展道路
的一场改革运动。
它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的英国,在1880—1890年间达到顶峰。
虽然该运动主要局限于手工艺设计领域,而且具有反对机械化大生产和提倡中世纪
哥特式复兴的不足,带有一定的乌托邦色彩,但它毕竟是现代设计史上第一次大规
模设计改良运动。
它所提倡的“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原则,有助于弥补艺术与设计
的隔阂;它所开创的真实自然的设计风格,有助于消除雕琢堆砌、玩弄技巧的设计
弊病。
从这意义上说,它标志着现代艺术设计史的开端,作为该运动的领袖人物,
莫里斯也就被后人尊为“现代设计的先驱”。
莫里斯早年学习过哲学、神学、建筑与绘画,而后由于强烈不满设计领域复古思潮、庸俗美学的大行其道以及对新技术、新的生产方式的滥用,而转向各类日用
品的设计。
1861年,他组建了著名的“莫里斯商行”,自行设计、生产、销售装设
精美、工艺考究、趣味古朴、格调高雅的家具、织物、陶瓷、玻璃以及金工产品。
在设计思想领域,莫里斯继承了著名艺术理论家约翰.拉斯金的思想,主张从更广
泛、更深刻的社会与伦理的角度去审视设计问题。
首先,他主张艺术家与手工艺人的合作以实现改良日用品的目的,认为艺术的主体部分应该是实用艺术,反对在观赏性的“高等艺术”与实用性的“次等艺术”间强
调分高下;其次,他重视传统手工艺的挖掘整理和发扬光大,力图通过手工艺的复
兴来消除工业生产所造成的设计与制作相分离的弊端,因为他认为,这种分离既妨
碍设计者进行合乎功能的设计,也不利于人的创造性的发挥;最后,他反对机器生
产的滥用和工业化对人性的扼杀,希望通过设计的改革,美的教化,实现社会主义
的宏大理想,而对工业社会的不满,又导致了他对中世纪的迷恋,对哥特式风格的
过度崇拜。
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与装饰艺术家,他的设计开一代新风;作为一名思想深邃、眼光独到、立意高远的思想家、理论家、他关于艺术与手工艺的主张影响了几
代人,不仅直接促成了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高潮的到来,而且还影响到欧洲大
陆以及北美地区的“新艺术运动”。
进入20世纪后,莫里斯的影响并为完全消退,
无论是德国的“包豪斯”,还是北欧的“早期现代主义”设计思潮,都或多或少、或直
接或间接地受到了其启发。
六七十年代之后,随着西方社会由工业化的转型,莫里
斯的学说因其对文化与人性的重视,而再次受到了设计理论界的垂青。
莫里斯关于艺术与手工艺问题的思考,集中体现在发表于1877—1894年间的35
篇演讲稿中,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装饰艺术》(1877),《生活中的次等艺术》(1882),
《艺术与社会主义》(1884),《手工艺的复兴》(1888)
其次威廉。
莫里斯的主要设计思想可分为以下四类:1、强调实用与美的统一。
2、设计为大众,而不为少数(反复强调的原则)。
3、主张艺术家与工匠团结合作(反复强调的原则)。
4、提倡中世纪哥特式和自然注意风格。
但在这些设计思想的原则上,他虽然强调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但是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对于他来说依然采用手工艺方式,采用简单哥特式和自然主义装饰。
因
而将美的设计与机械化完全对立起来,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同时这也是他的设计思想的局限性。
建筑的四个基本原则
第一,在形状、装饰和材料上,每个室内都应该是结构和面的逻辑派
生。
第二,每个室内都必须具有与它的功能相适应的个性。
第三,每一个室内都应该如实地展现其结构成分。
第四,每个室内,从最大的面积到最小的细节,都必须使用与
整体相协调的材料。
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集大成者为威廉莫里斯。
在政治建树上,莫里斯继承拉斯金的设计思想,并进一步深化工业美术的风格特征。
首先,艺术、
设计是为大众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
虽然这一设计原则比较具有科
学的预见性,但其所进一步强调注重设计的产品的手工艺制作。
生产效率较
机器化大生产低,成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缺陷;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
械化批量生产,认为手工制品永远比机械产品更容易得到艺术化;在产品的
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古典主义复兴,主张艺术家和技术
家团结协作,设计是艺术家、技术家团结协作的创造活动。
在具体实践创作
上,作为威廉·莫里斯的代表作、同韦帕共同设计的新婚住所“红屋”,在设计
上采用非对称形式,注重功能,完全没有表面装饰,采用红色砖瓦,既是建
筑材料,又是装饰,在细节的处理上大量采用哥特式建筑手法,“红屋”的成
功建成是威廉·莫里斯设计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设计上,不仅仅单纯把功能放
到第一位,威廉·莫里斯还从统一的设计思想出发,亲自设计了市内的家具摆
设,并形成设计环境的和谐。
作为“现代装帧第一书”的《桥沙集》,集中展示
了莫里斯的自然主义创作手法,吸收东方装饰风格及纹样空间处理,展现了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对自然注意的推崇,呼应了艺术家“向自然学习”的口号。
莫里斯设计各种图案,色调优雅,采用美丽流畅的曲线形花草植物纹样,形
成以优雅、华丽著称的装帧艺术风格。
由于时代的环境局限性,莫里斯的消
极一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新艺术运动的发展更加凸现出来,过分推崇手工及
到后期创作过分强调形式美。
总之,莫里斯在近代设计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动
摇的。
莫里斯、拉斯金设计思想的传播、承载“协会”、“图书”等载体,扩大
了知识面的传播层面,积极促进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及影响,在英国工
艺美术运动的引导下,使整个欧洲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
正如威廉•莫里斯所言“不要在你家里放一件虽然你认为有用,但你认为并不美的东西。
”技术是产生新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艺术又通过无限的创造性力和审美性特征来推动设计的发展。
的确,近20年来,美国、日本、德国等通过设计将科学与技术商品化,使科学这一巨大的资源顺利转化为社会财富,从而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
中国自古本来是发明强国,但由于长期不重视科学技术成果以及市场化设计,知名品牌却难以形成。
在设计多元发展的今天,我们反思威廉•莫里斯的设计思
想,研究设计的性质和内容,对文化和人性的重视,因而再次受到了设计理论界的垂青。
探讨中国特色的设计教育的发展规律,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批判与继承、创造与转化、综合与创新、超越与发展是中国设计及设计教育的必行之路。
莫里斯抨击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大批量生产毫无美感可言主张复兴中世纪主张实用美寻求自然美与设计的结合希望通过美术工艺品的设计来美化世界提高人的审美品位莫里斯家境很好所以自己开办了一个手工工场生产装饰品他在英国非常有名很多人都记得他然而太想用传统的方式设计现代的东西这无疑是一种挑战莫里斯反复强调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即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
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