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ppt课件
HIE发病机制
1.脑血流改变:缺氧→脑血液自调
+失调→损害(坏死、软化、出血)
2.脑代谢改变 ①糖酵解↑ --低血糖、代酸, ATP ↓
②ATP减少: Na+ 泵功能减弱—脑水肿
HIE脑损伤后神经病理学改变
足月儿: 皮质、深部灰质核坏死
早产儿:
①脑室周围及脑室内出血 ②脑白质病变—软化
HIE临床表现
足月儿>2周 早产儿>4周
持续时间
结合Bi
退而复现
<26μmol/L
无
>26(1.5mg/dl)
有
病理性黄疸的常见原因
间接胆红素血高 1、新生儿溶血: * ABO、Rh溶血 * 遗传性:RBC内在因素 * 药物性
*血管外—颅内出血、硬肿症 2、母乳性黄疸 3、红细胞增多症
病理性黄疸的常见原因
结合胆红素高 1、新生儿肝炎 2、先天性胆道闭锁
二、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
1.生理体重下降:下降<10%,10d 内恢复。 2.生理性黄疸:黄疸轻,一般情况好。 3.上皮珠(马牙子):上皮细胞堆积。
4.假月经:女婴生后5~7天阴道少量出血
5.乳腺肿大:3~5天出现,2~3周消失。
三、护理措施
出生后护理: 1)呼吸道 2)保暖 3)脐带 4)五官 5)皮脂 日常护理: 1)五官 2)衣服 3)哺乳 4)防感染 5)维生素 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社会心理发育、 护理照顾
Y、Z蛋白少 肝酶酶活力低 生后血糖下降
肠菌少、葡糖醛酸苷酶、胎粪中胆红素高
生理性黄疸特征
①时间:2-3天出现,4-6天高峰
②程度:< 205.2--256.5μmol/L ③一般情况 :好
足月儿 ④持续时间: <2周 产生机理:综合因素
早产儿 < 4周
病理性黄疸特点
1、出现早, < 24小时 2、黄疸重:Bi >205.2—256.5μmol/L;黄 疸进行性加重,升高>85μmol/L.d
混合性胆红素高--- 感染性
1.败血症,尤其是大肠杆菌败血症
2.各种重症感染(细菌和病毒)所 引起黄疸—肺炎、尿路感染等。
新生儿溶血病
ABO溶血病 1.第1胎即可发生 2.ABO不合率20%,仅10%发病 3.多为母亲O型血,婴儿A或B型 Rh溶血病 1.第1胎不溶血(流产,母输血史例外) 2.程度重中期:改善脑血流,促进神 Nhomakorabea细胞代谢,
恢复脑功能。 1.药物:促神经细胞代谢 2.高压氧 3.保证热卡供应 后期:坚持治疗,加强功能训练,减少 后遗症
二、新生儿黄疸
红细胞过剩 1、胆红素生成多: 血细胞寿命短
新生儿红胆素代谢的特点
白蛋白运送胆红 2、转运能力不足: 素能力不足
3、肝功能不足:
4、肠肝循环增加:
HIE病因
1.缺氧:窒息、呼吸暂停、肺感染
2.缺血:心跳骤停、心衰、休克
引起窒息的原因即HIE的病因:
产前缺氧50%、产时40%、产后10% 1.母亲因素:疾病,病理产科,吸烟吸毒, 年龄过大过小 2.产时因素:脐带,胎位,助产,药物 3.胎儿因素:大、小,畸形,呼吸道阻塞, 宫内感染 4.新生儿因素:呼吸暂停, 肺炎,心血管 疾病,shock,et al.
HIE 治疗、护理
早期:内环境稳定,对症--控制NS症状。 1.通气+吸氧,酸碱平衡(呼吸机、监护) 2.维持血压,保证脑灌注(监护) 3.维持血糖在正常高限 4.控制惊厥(Lumina) 5.降低颅内压(地米、速尿、甘露醇) 6.脑部降温(足月、监测、身体保温) 7.消除脑干症状
HIE 治疗、护理
1.外观:反应好,哭声响
一、正常足月新生儿的特点
2.呼吸:节律不规则,暂停, 频率40次/分 3.循环:早期杂音;Bp 50~80/30㎜Hg。 4.消化:12h内排胎便,注意溢乳。 5.泌尿:生后24h内排尿。 6.神经:原始反射、巴氏征、克氏征 7.免疫:IgG可通过胎盘,缺乏IgM。 8.体温:不稳定
• 窒息史:宫内、产时、生后 • 神经系统表现:
基本表现:意识、肌张力、原始反射
严重表现:惊厥、前囟、呼衰、瞳孔
• 临床分度、病程及预后(表)
临床表现观察重点
• 轻度:症状在24h内明显 兴奋,无惊厥,拥抱反射亢进 • 中度: 24-72 h内症状最明显 嗜睡、惊厥、前囟紧张、拥抱反射弱
• 重度: 生后昏迷,呼吸不规则;12h内惊
(HIE )
二、新生儿黄疸 三、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
• 新生儿窒息:生后无自主呼吸,全身缺 氧,脑损伤—颅内出血、HIE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由各种围产期
因素引起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
致的脑损伤。
HIE 概述
• 目前产伤↓,缺氧窒息↑。
• HIE造成:死亡/伤残,脑瘫重要原因
3、持续时间长: <2周/ < 4周
4、退而复现 5、结合胆红素高: >26μmol/L
新生儿黄疸分类
生理性黄疸
出现时间
病理性黄疸 24h内(<36h)
足月儿 >205(>12mg/dl)
2~ 3 天
足月儿 <205μmol/L
程度
每日升高
<85μmol/L
足月儿≤2周 早产儿≤4周
>85(5mg/dl)
厥,囟门膨隆;肌松弛,拥抱反射消失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预后
轻、中度:<5d恢复,预后好 中度:昏迷>7d,预后差 重度:预后差
HIE辅助检查
• 头颅超声: • 头颅CT/MRI:判断脑梗死
脑出血等 • 脑电图:判断病情、预后 及惊厥的鉴定
• 血离子、血糖、血气等
HIE 治疗、护理
原则:1.争取早治 2.采取综合措施 3.及时、细心 4.保证足够疗程 5.建立治疗信心
1.保暖:22~24℃,湿度55~65℅;空气 新鲜、光线充足; 2.喂养:生后半h开奶 3.防感染:24h后沐浴/天,防尿布疹;喂 奶前后喂温开水清洁、不擦;1%硝 酸银或红霉素药水防淋菌性眼炎。
三、护理措施
4. 脐带:残端干燥
5.会观察、健康教育(抚触交流、接种)
新生儿疾病护理
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第六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 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概 述
新生儿定义: 生后断脐到满28天。 围生期:妊娠28周至生后7天。 • 新生儿分类 1.胎龄、2.体重、3.胎龄+体重
• 高危儿: 危险因素
第二节 正常足月儿特点和护理
1.正常足月新生儿: 胎龄满 37 ~ 42 周,体重 2500 ~ 4000g ,身 长>47cm,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婴儿。 2.早产儿: 胎龄28~37周,体重<2500g,身长<47cm 的活产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