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研读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的含义。
2.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掌握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分类的方法,理解常见的不同类型物质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关系。
4.知道胶体是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与溶液的简单鉴别方法和胶体的重要应用(胶体的渗析、凝聚、布朗运动和电泳等性质不作要求)。
5.了解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并能进行有关计算(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关计算不作要求)。
6.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考情透析预计高考有下列趋势: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的关系仍将是考查重点;分散系的知识会继续依托科技、生活、生产的新信息进行综合考查。
试题的形式仍会是选择题。
质量分数的考查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不过一般不会单独考查,而是与物质的量浓度结合在一起进行命题。
分类方法有多种,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物质进行不同的分类。
对物质进行科学的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和手段,是记忆的基础之一,是高考的重要考点。
常用计量是中学化学最基础的知识,每年必考,既可以单独成题,也可以融合在其他知识点中进行综合考查,灵活性极强。
从考查内容上看,重点主要集中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应用;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进行一些量的换算;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溶液的稀释问题等。
溶液的配制考查有所减少。
从考查形式上看,往往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考查。
题目简单,但迷惑性强,需要认真理解这一部分的基本概念。
课时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分散系一、元素1.概念:具有相同(或)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分类:按性质可分为和。
3.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有态和态,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五位的元素依次是(由多到少的顺序)。
二、物质的分类1.树状分类法2.交叉分类法Na2CO3按阴离子分类属于盐,按阳离子分类属于盐。
1.分散系(1)概念:化学上指所形成的混合物。
(2)分类:依据分散质,分散系可分为、、。
2.胶体(1)概念: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大小介于之间的分散系。
(2)分类:按分散剂状态不同,可分为、和。
(3)胶体的性质及应用①丁达尔现象: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看到。
可用此性质来鉴别。
②电泳: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胶粒做的现象。
可用于、等。
③聚沉:使胶体凝聚形成析出的现象。
使胶体聚沉的方法:a. ,b. ,c.加入与。
聚沉的应用,例如:制作豆腐、明矾净水等。
1.物质的组成关系可概括为:2.化学反应的树状分类法3.对化学物质常用树状分类法: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1 nm 1 nm~100 nm >100 nm分散质微粒成分离子或小分子大分子或分子集合体大量分子集合体外观特征均匀、透明均匀、透明或半透明不均匀、不透明稳定性稳定,静置无沉淀较稳定不稳定,静置有沉淀或分层分散质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分散质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分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悬浊液、乳浊液实例食盐水、蔗糖溶液Fe(OH)3胶体泥水5.胶体的性质(1)丁达尔效应:①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物理性质;②丁达尔效应可用来鉴别胶体和溶液;③丁达尔效应能说明胶粒的大小范围;④丁达尔现象是胶粒对可见光的散射作用而形成的。
(2)电泳:胶粒细小而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选择性地吸附胶体中的某种离子而带有一定电荷。
在直流电场中,胶体微粒会向带相反电荷的电极定向移动。
(3)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叫聚沉。
发生聚沉的条件是加入强电解质(中和胶粒电荷)、加热、加入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主要是中和胶粒所带电荷,减弱胶体的稳定性。
(4)渗析:把混有杂质离子或分子的胶体装入半透膜袋,浸入溶剂中,使离子或分子从胶体里分离出去的操作叫做渗析。
渗析是一种可用来分离溶液和胶体的方法。
[例1](2010·北京市东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A.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D.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方法点拨]氧化物属类别的判断方法(1)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就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就不是酸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或碱。
(4)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除了生成碱外还生成其他物质,如O2)。
(2010·苏州中学模拟)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组合中,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A 盐酸水煤气硫酸醋酸HDB 冰醋酸福尔马林苛性钾碘化氢乙醇C 火碱蔗糖溶液氯化钠氨水三氧化硫D 胆矾石灰水硫酸钠HNO2 NH3X Y Z例氧化物化合物纯净物A 苯芳香烃有机化合物B 溶液分散系混合物C 强电解质电解质化合物D 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粒子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方法点拨]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胶粒带电荷是胶体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都属于胶体分散系。
(2010·福建理综,8)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正确说法是( )A.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B.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的焓变相同C.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D.从HF、HCl、HBr、HI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Cl、Br、I的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胶粒特有的运动方式。
据此把胶体和溶液、悬浊液区别开来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现象C.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D.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的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1.(2010·北京市西城区高三年级抽样)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蔗糖水 B.食盐水C.豆浆D.小苏打水2.(2010·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纳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蔗糖和麦芽糖的化学式都可用C12H22O11表示,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聚乙烯、聚氯乙烯、纤维素都属于合成高分子。
③明矾、石膏、冰醋酸、水都是电解质。
④盐酸、漂白粉、水玻璃都是混合物。
⑤分馏、干馏、裂化都是化学变化。
⑥植物油、直馏汽油都可与溴水反应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④D.②④⑤3.(2010·河北省邯郸市高三模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沼气均属于可再生能源B.明矾、水分别属于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C.纯碱、生石灰分别属于碱和氧化物D.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均属于大气污染物4.(2010年高考最后一卷(六))下列现象或应用中,不能用胶体知识解释的是( ) A.清晨,在茂密的树林,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B.电影放映时的丁达尔效应C.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D.在饱和Fe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5.(2010年高考重庆卷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铝制容器可盛装热的H2SO4B.Agl胶体在电场中自由运动C.K与水反应比Li与水反应剧烈D.红磷在过量Cl2中燃烧生成PCl3必修部分专题1 第1单元课时1学号姓名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溶液与胶体B.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C.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D.CuSO4·5H2O是一种混合物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B.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C.金刚石粉末和石墨粉末混合后得到的是纯净物D.胶体一定会发生丁达尔现象3.生物学家借助新的显微技术,成功观察到小于200纳米的微粒。
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半径最小的是()A.雾B.蛋白质溶液C.石灰乳D.KNO3溶液4.奥运会会标是五环旗,假定奥运五环旗中的每一环表示一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常见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
且四种反应中必须包含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及复分解反应,适合的一组是()选项蓝黑红黄绿A SiO2CuSO4溶液O2NaOH溶液AgB O2稀H2SO4CO2Fe NaOH溶液C O2稀H2SO4Al(OH)3NH3NaOH溶液D Mg CO2KOH溶液Al Fe2O3带动的技术革命及其对人类的影响,远远超过电子技术。
下列关于纳米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可制得液溶胶B.用纳米级金属颗粒粉剂作为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将单质铜制成“纳米铜”时,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说明“纳米铜”比铜片更易失电子D.银器能抑菌、杀菌,将纳米银粒子植入内衣织物中,有奇异的抑菌、杀菌效果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丁达尔现象可以鉴别胶体和溶液B.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与胶体的聚沉有关C.胶体与溶液的分离可用渗析的方法D.KCl溶液、淀粉溶液和纯水都属于分散系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有单质参加或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生成物只有一种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C.生成阳离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D.有电解质参加的化学反应一定可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8.下列现象或应用不能用胶体的知识解释的是()A.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B.土壤表面积巨大且一般带负电,能吸收NH4+等营养离子,使土壤具有保肥能力C.水泥、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会出现白色沉淀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有氯化钠溶液、水等B.在1 L 2mol·L-1的Fe(OH)3胶体中含有氢氧化铁胶粒数为2 N AC.在Fe(OH)3胶体中滴入少量的硫酸将有沉淀产生D.胶体粒子能作布朗运动10.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做法的解释或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①生产面粉的工厂车间应“严禁烟火”:面粉颗粒很小,悬浮在空气中的单位质量的面粉与O2的接触面积大,遇到明火易发生爆炸②使用冰箱贮存食物可延长食物保鲜期:冰箱内气温较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率慢③镀锡铁桶在镀层破损后破损处很快会出现破洞④铝比铁性质活泼得多,但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得多:铝表面能形成致密性氧化物保护膜⑤用酒精擦拭皮肤后,相应部位有清凉感:酒精具有消毒杀菌能力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⑤11.(2009·上海)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工生产中的“三酸”“两碱”是指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B.医疗上的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而土壤保肥与胶体的性质无关C.硫酸的消费量常被视为一个国家工业发达水平的一个标志D.能源、信息、材料通常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13.据中科院网报道,纳米Fe3O4晶体材料中可以作为核磁共振造影增强剂,用于疾病的诊断和作为药物载体用于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