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素养教育-EPS数据

信息素养教育-EPS数据

15
2.起草《指导意见》思路与历程

中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调研(沈阳师大 2015)
总体而言,我国高校图书馆基本形成了以信息检索 与利用相关课程、专题培训讲座以及新生入学教育 为主体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普遍拥有较好的教学 硬件与师资条件,整体上为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较 好地发挥了支撑作用。 ‒ 然而,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规模差异较大、水平 参差不齐,特别是现有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不能适 应新的信息环境和高校教育环境的变化需要,其内 容和模式都亟待突破与创新。
4.有效使用信息:
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individually or as a member of a group, uses information effectively to accomplish a specific purpose.
5.相关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
1.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前期标准
信息素养
指包括信息的反思发现,理解信息如何生产与评价, 以及利用信息创造新知识、合理参与学习社区的一组 综合能力。
超越“标准”:
‒ ‒ ‒
强调动态性、灵活性、个人成长和社区学习 认为信息素养将延伸学生学业中的学习范畴,并与其他学 术和社会学习目标相融合 强调融入学术研究,注重能力培养,促进学术交流

北京高校信息素养标准 ‒ 清华图书馆、北航图书馆等单位研制、北京高校 图工委于2005 年发布《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 力指标体系》 ‒ 7个维度,19 个二级指标,61 个三级指标
指标1:了解信息以及信息素质能力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价值与力量 指标2:能够确定所需信息的性质与范围 指标3:能够有效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指标4:正确地评价信息及其信息源,并融入自身的知识体系中 指标5:能够有效地管理、组织与交流信息 指标6: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来完成一项具体的任务 指标7:了解相关的法律、伦理和社会经济问题,合法利用信息 11
1.识别信息需求
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determines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the information needed.
2.有效获取信息:
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accesses needed information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

13
2.起草《指导意见》思路与历程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教高[2015]14号

促进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指导和规范 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
第二条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 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 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 建设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 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
6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67个三级指标
1. recognizes the need for information and determines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the information needed. 2.finds needed information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 3.critically evaluates informa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seeking process. 4.manages information collected or generated.
7
1.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前期标准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2015)
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Higher Education ‒ 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发布 ‒ 替代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2000)
背景:信息环境变化 ‒ 站在高等教育变化、以及越来越复杂的信息生态环境角度 重新审视 ‒ 只有通过一套更丰富、更复杂的核心理念,信息素养作为 一项教育改革运动的潜力才能得以充分实现 ‒ 专门使用了“框架”( framework )一词,是一组基于互 相关联的核心概念的集合 ‒ 可供灵活选择实施 8
9
1.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前期标准 六个框架元素(frame)
1. 权威的构建性与情境性(Authority Is Constructed and Contextual)
2. 信息创建的过程性(Information Creation as a Process )
3. 信息拥有价值(Information Has Value)
23
1. 信息源的认知与选取

学习目标 解决信息查询与获取的来源问题。

当前信息环境下,信息来源日趋多元化。

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权威性与信息生产过程、生产者专业 水平、使用者知识水平和使用环境相关,信息源评价标准 并不是唯一的。 要求学生以辩证式、开放式的思维理解信息源评价标准, 根据具体问题,结合学科和使用环境,正确选取信息源, 在各类信息中获取有效信息。
2017年全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研讨会
上海同济 2017.11.13
21
22
一.信息素养教育内容 高校学生应该具有的信息素养能力
信息素养 是指以辩证式思维,有效认知、查询、获取、利用 和交流信息,促进学习、研究和创新的综合能力。 1. 信息源的认知与选取
2. 信息的查询与获取 3. 信息的管理与利用 4. 信息利用的规范与安全 包含:学习目标、学习内容
4. 探究式研究(Research as Inquiry)
5. 对话式学术研究(Scholarship as Conversation)
6. 战略探索式检索(Searching as Strategic Exploration)
信息素养的核心概念(阈概念),知识技能,行为方式
10
1.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前期标准
2016.03.08沈阳师大 2016.04.19清华大学 2016.07.08同济大学
2016.09.13江苏大学
2016.12.09重庆大学
2016.11.04沈阳师大
19
2.起草《指导意见》思路与历程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素养教育研讨会
贵阳
2017.10.27
20
2.起草《指导意见》思路与历程
信息素养教育:从标准到框架
——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指导意见》思路与历程
邓 景 康
教育部高校图工委信息素养教育工作组
2018.5.19 2018全国财经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研讨会 天津财经大学
1.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前期标准
2.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信息素养教育 的指导意见》思路与历程 3.尾声
2.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信息素养教育 的指导意见》思路与历程
国内高等学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调研 翻译美国高等学校信息素养教育框架(2015版) 《指导意见》主要内容
12
1.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前期标准

教育部1984年发布开 设“文献检索与利用” 课程的通知 1985 、 1992 年 国 家 教委又相继发布“文 献检索课程”专门指 导文件
24

1. 信息源的认知与选取
Hale Waihona Puke 学习内容• 认识到当今各类信息(如纸质信息、数字信息、社交媒体 信息、科学数据等)产生途径、呈现形式(如数字、文字、 图像、音频、视频等)、交流方式(如开放获取、社交网 络等)的多元化。 • 认知不同来源信息的产生过程、特点与适用性。 • 结合不同来源信息的特点和问题需求,合理选择信息源。
3.批判性评估:
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evaluates information and its sources critically and incorporates selected information into his or her knowledge base and value system.

16
2.起草《指导意见》思路与历程

《美国高等学校信息素养教育框架》翻译 由ACRL授权翻译 (清华大学,2015)
中文翻译稿发布在:

ACRL官方网站: /acrl/standards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年第6期 清华图书馆主页-公告消息
17
‒ ‒
2.起草《指导意见》思路与历程
5.applies prior and new information to construct new concepts or create new understandings.
6. uses information with understanding and acknowledges cultural, ethical, economic, legal, and social issues surrounding the use of information.

图工委信息素养教育工作组成立起草小组

清华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江苏大学、同济大学等6个图书馆 的一线教师

起草工作的总体思路
‒ ‒ ‒
以《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为指导 以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研究成果为参考 从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出发,结合中国国情
18
2.起草《指导意见》思路与历程
5
1.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前期标准

英国国立及大学图书馆协会:信息素养七大支柱 ‒ SCOUNL: Seven Pillars of Info Literacy, 2011 ‒ 6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67个三级指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