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九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一、积累与运用(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写指定位置上。

)(30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A.诱.惑( yòu ) 凝.聚( níng ) 点缀.( zuì ) 锐不可当.( dǎng )B.祈.祷( qí ) 取缔.( tì ) 琐屑.( xuè ) 头晕.目眩( yūn )C.笨拙.( zhuō ) 饶.恕( ráo ) 酝酿.( niàng ) 小心翼翼.( yì )D.玷.污( zhà n ) 贪婪.( lán ) 虐.待( nuè ) 长吁.短叹( x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A.禁锢断壁残垣按步就班粗制滥造B.像样不可明状眼花缭乱川流不息C.修葺绵里藏针谈笑风生销声匿迹D.恻隐绿荫蔽日不记其数无耻谰言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谈论柳州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

B.提高学习成绩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过程,想靠考前突击,一口吃成胖子,显然是不切和实际的。

C.开展“清洁家园”活动以来,我市各乡镇、村屯根据实际,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垃圾处理模式。

D.纷扬的白雪里,一个小女孩兴高采烈....地在冰冻的湖面上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

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 分)细细一盏清茶,里面有着说不尽的意蕴。

清幽淡雅的绿茶,清澈透明,沁人心脾;雅俗共赏的花茶,齿颊留香,妙不可言;外刚内柔的乌龙茶,甘而不浓,回味无穷。

文人喝茶,喝出的是茶外茶。

郑板桥喝出了“汲来江水烹新茗”的,杜耒喝出了“寒夜客来茶当酒”的,梁启超喝出了“饮茶之乐乐无穷”的。

A.品尝绝妙意境浓情厚谊独特感受B.品赏浓情厚谊绝妙意境无限乐趣C.品赏浓情厚谊闲情逸致无限趣味D.品味闲情逸致浓情厚谊独特感受5.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2分)⑴这种列车利用磁场让车身悬浮在铁轨或者导轨上方。

⑵研制高速磁悬浮列车的想法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浮出水面。

⑶现在,磁悬浮列车已经在一些国家投入运营,最著名的当属德国和日本的示范项目。

⑷从理论上说,由于车轮不与铁轨接触,减少摩擦,所以它的速度要高于传统的列车。

A.⑶⑵⑷⑴B.⑴⑶⑵⑷C.⑷⑵⑶⑴D.⑵⑴⑷⑶6.对下面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2分)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

在垒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取向之间常会有一些误解,但绝大多数不是恶意..。

国际社会关于中国发展充满惊异和好奇,但普通外国民众对中国,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真正的活力知之甚少。

中国应该向世界打开自己,特别是最能触动人心灵的文学、文化的交往,这种沟通....不是为了让人们变得相同.而是为了理性平等地认识、欣赏并尊重彼此的不同。

A.加点的词语“误解”“恶意”都是动词,“中国发展”“这种沟通”都是偏正短语。

B.“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

”这个句子中,主语是“文化”。

C. “这种沟通不是为了让人们变得相同.而是为了理性平等地认识、欣赏并尊重彼此的不同。

”这个复句是并列复句。

D.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但”改为“而且”。

7、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仿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相同。

(2 分) 牵挂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有了妈妈的牵挂,朴素平凡的生活便溢满了温馨的记忆;,。

8、名著阅读(4分)⑴赛会虽然不象现在上海的旗袍,北京的谈国事,为当局所禁止,然而妇孺们是不许看的,读书人即所谓士子,也大抵不肯赶去看,只有游手好闲的闲人,这才跑到庙前去看热闹;我关于赛会的知识,多半是从他们的叙述上得来的,并非考据家所责重的“眼学”。

选段出自作品()(2分)A.《无常》B.《五猖会》C.《二十四孝图》D.《琐记》(2)虽然敌人的箭仍旧不绝地射来,许多枝箭射中了眼镜玻璃片,可是这至多不过把玻璃片伤损一点罢了,并无大碍。

现在我把所有的铁钩都拴好了,一手拿着绳结,用力一扛,可是一艘船也拉不动,就放下绳索,铁钩仍旧搭在船上。

我拿出小刀决意把船上的锚索割断,这样一来我脸上手上又中了二百多枝箭。

接着我又拾起搭着铁钩的绳结,很方便地把五十艘最大的敌舰拖走了。

这段文字出自《》,讲述的是主人公在国的故事。

(2分)9、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12分)(1),在水一方。

(《蒹葭》)(2)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3). ,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4).安得广厦千万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 ,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

(7).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把《孟子》中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

(8).请写出两句描写边塞风光的诗句:,。

(9),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二、古诗文阅读(20分)(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问题(8分)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词语。

(4分)(1)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2)援疑质.理(3)俟.其欣悦(4)卒.获有所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2分)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3.选文记述了作者年轻时求学经历,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些关于求学的道理,例如:“从尝寻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一句中可以感悟到:在求学过程中不要不辞辛苦,向名师求教。

请你从文中另找一个记述作者求学经历的句子,并且说出自己的感悟。

(2分)(二)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问题(8分)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予委废①单弱②之中,宦③学婚嫁,一出其力。

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④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⑤,不减扬雄⑥,以吝故不及。

”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有删减)【注释】①[委废]家境衰败。

②[单弱]弱小,无所依靠。

③[宦]出仕。

④[工]擅长。

⑤[行义]行为道义。

⑥[杨雄]人名。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4分)(1)奉继母益至.()(2)一.出其力()(3)鲜.能过也()(4)遂与之.异()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安石轻富贵,何吝也?3:曾巩为什么认为王安石“吝”?用自己的话说说文段中曾巩的哪些品性值得我们学习。

(2分)(三)阅读古诗,回答问题(4分)送李端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1.诗的前四句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象?试加以描述。

(2分)2. 结合全诗,写出尾联中“空相向”“何所期”所表达的情感。

(2分)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选文,完成习题(22分)总有人为弱者转身①陶安说,我爸爸说了,他不来。

②陶安的父亲是个酒鬼,陶安打电话的时候,他正在一家狗肉馆喝酒,从中午一直喝到晚上,嘴里骂骂咧咧的,说,别说是你们老师,就是市长见我,我也不见。

③陶安有爹有娘,却比孤儿还孤单。

他上学,一直是姐姐在供着,姐姐一个人漂在北京,很不容易。

崔老师泡了两袋方便面,汤水足足地,端到陶安面前说:“赶紧吃了,你饿了吧!”陶安端起泡面的缸子,还是不敢看老师,蹲下来,吸溜着吃了起来。

吃着吃着,两颗很大的眼泪落在了缸子里。

④下午,一个学生丢了钱。

满宿舍的人,都认为是陶安偷的。

原因是,下午就他一个人回过宿舍。

陶安说,我没拿,我真的没拿过钱。

其中一个不由分说,一下子扑上去打了陶安,还说,不是你偷的,谁会偷?你说还会有谁偷?陶安站在那里,一下手也没还,任由那个学生拳打脚踢了半天,只是不停地说,这钱不是我拿的,这钱不是我拿的。

⑤“拿,拿,拿,你连个偷都不想说。

”另一个学生恶狠狠地一脚飞踹过来,陶安“咕咚”一下子就被踹倒了。

陶安愤怒地盯着对方,眼里像要着了火,但没有站起来反抗,在地上坐了好半天。

⑥班主任崔老师很快知道了这件事,他把陶安领到办公室,问他情况。

“老师我没拿,我真的没拿别人的钱。

”陶安深深地埋着头,不敢看崔老师的眼睛。

崔老师“嗯”了一声,然后,轻轻为他拍去裤子上的脚印。

⑦“老师也知道你没拿,你不会拿别人的东西,你也不是那样的孩子。

”崔老师故意在最后一句话上加重语气。

但是,崔老师很担心,这样下去,会对陶安的成长不利。

崔老师借口成绩的事情,想把陶安的父亲约来,好让他关注一下儿子的成长,关注一下他的心理健康,他真的怕这样下去,陶安会有个三长两短。

可是,这个父亲已经不健康了,这个家庭也极端不健康了。

想到这里,崔老师不由自主地“唉”了一声。

⑧陶安突然抬起了头,盯着老师看。

刚才老师的一叹,像针一样,扎在了他的心上。

⑨几天后,崔老师在班里开了个主题班会。

主讲人是请来的,陶安看了一眼,心里就“咚咚”地跳,他知道这一定是崔老师故意安排的。

同学们很兴奋,因为主讲人有在那所著名大学就读的资历,实在是让他们仰慕。

那天,请来的人滔滔不绝,讲了很多学习方法,以及为人处世之道。

最后,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⑩“我在学业之余,常在外面打临工。

有一次,在一家餐馆帮忙,不知道是谁碰倒了一摞餐盘,碎了一地。

收工的时候,老板问是谁打掉的,开始大家都说不知道,后来,却都指向了一个人。

这个人是个孤儿,一只眼睛先天弱视,仿佛他打碎餐盘,是天经地义的。

谁知老板一笑,说:‘我小时候家里很穷,在外面被人打了,回家后还要被妈妈打一顿。

然后,还要等着打我的孩子来,妈妈抱着我,让那个孩子打,打够了才走。

这件事,让我知道,这个世界上,当人穷了,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有一种天理,叫蛮不讲理;有一种公道,叫惨无人道。

而且,在这样的公道和天理面前,你还得装聋作哑。

仿佛,所有这一切,都是你应该承受的。

因为,没有人愿意听弱者申辩理由。

但我相信,这个尘世,一定会有人为弱者转身。

因为,永不泯灭的良知,就像太阳一样在头顶照耀,也总有人会因为良知,而为弱者转身。

相关主题